5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9场发布会,介绍“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 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的情况。

会上,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表示,近年来,在新一轮产业发展变革中,安徽立足自身的产业基础,围绕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 图据国新网

目前,安徽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都已经超过万亿元,安徽的新材料和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也都超过5000亿元。特别是汽车产业发展非常迅猛,去年汽车产量是249.1万辆、居全国第2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是86.8万辆、居全国第4位;汽车出口114.7万辆,差不多全国每出口4台汽车,就有1台是安徽制造。十年来,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翻了一番。

据介绍,安徽取得这样的发展态势,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集群式发展的方向。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路径,坚持不懈推进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比如,以奇瑞、蔚来、江淮、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为龙头,吸引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超过4千家。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470多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是坚持走“科创+产业”的路子。发挥科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创新资源为产业服务、向企业集聚。比如,正在实施“2个80%”,就是每年新认定的产业创新平台中,企业牵头的要达到80%;每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中,由企业“出题”的也要达到80%。安徽还持续开展“双倍增”行动,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在2021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去年,安徽平均每天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

三是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的推进机制。邀请龙头企业、专家团队加入新兴产业推进组,共同制定产业规划、绘制产业链图谱,积极用好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等模式,通过市场力量发现产业资源。同时,与国际商协会、双边基金等合作,推动安徽优势产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