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全方位的博弈中,有一场地缘政治博弈是新颖但又重要的,那就是太平洋岛国。拜登政府后知后觉要打这张牌似乎是有点晚了,中方不仅先发制人,而且有一个美方绝对拿不出的东西,让中美在该地区的博弈提前分出胜负。

中美都在积极提升自己的国际、地区影响力,双方分别在欧洲、东亚、美洲开始布局,双方“攻守”不一,可以说各有胜负。可在太平洋群岛国家,中美两国却分出了输赢。今年5月份的时候,美国总统太平洋岛国谈判特使尹汝尚直言不讳地表示“将与帕劳和密克罗尼西亚续签战略协议,并希望与马绍尔群岛就协议达成一致。美国想借此加强对太平洋岛国的影响力,从而‘抗衡中国影响力’。”可以看出,美国的被迫害妄想症已经蔓延到太平洋,而这种“争宠”行为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在谈及太平洋岛国时曾疯狂吹嘘美军在二战时期英勇抗击日军的“壮举”,所以我十分期待美日一同在太平洋岛国上演讲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要知道,日、韩两个国家也将触手伸向了太平洋岛国,而目的都是增强自身或同盟影响力,以抗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美、日、韩以及澳大利亚如此重视,都是因为该地区的战略意义十分深远,不仅是第二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东亚海上贸易的交通枢纽。考虑到中国粮食、能源是十分依赖海上运输通过,而解放军现在的区域拒止能力已经超出了第一岛链,五角大楼的万全之策只能退到第二岛链。所以美国政府能否成功拉拢太平洋岛国,以此为加固、稳定第二岛链,加强对中国的封锁便至关重要。

从行动上来看,拜登政府掏出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来维护所谓的“气候安全”,并且打嘴炮地说要斥400亿美元的巨资用以基础建设投资。单从数目上看,美国确实是下了狠心,可老毛病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许多承诺的援助项目到现在连一分钱都没见过。反倒是中国的各种援助不仅准时到账,而且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因此整个太平洋岛国对中美博弈呈现一种“亲中远美”的态度,连基本的续签和开设大使馆都成问题。这体现出美国人的鬼话信不得,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了,而这个趋势在全球多地都有体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声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推崇,体现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对此,中央外办主任王毅曾对中国与太平洋群岛国的政策发表了“四个坚持”的概括,认为坚持平等对待;坚持相互尊重;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开放包容。这“四个坚持”,中方是说到做到,拿出了实际行动也收获了成果,而美国恐怕连说都不会说这些话。只会笼统的去提“人权”“民主”,然后堂而皇之的说为了“自由”,理应去推翻“独裁”。这件事并不需要历史去反复地证明,作为前车之鉴的叙利亚、乌克兰,时至今日仍处于炮火的洗礼中,“自由”又去了哪儿呢?美国接二连三地在国际舞台上“翻车”,早就信用全无,现在在太平洋岛国上一败涂地,也算不上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