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与上年相比,两者均有所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一公布,很多人就破了防。网友们的态度出奇地一致,“从来都是平均数,从不发布中位数!”,“到底是谁在平均我啊!”年年努力赚钱,但总感觉年年被“平均”了,问题到底出在哪?

金融业和矿业最赚钱!

不同行业的工资水平,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最突出的就是金融业和矿业。

202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门类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及增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门类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及增速
2023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门类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及增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门类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及增速

作为跟钱打交道最多的行业,金融业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中的平均工资增速分别为13.4%和13.2%;采矿业紧跟其后,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中的平均工资增速分别为11.1%和10.4%。

原因解释起来也比较简单。

之前金融业从业人员里,保险代理员也就是保险销售,占据了大部分基层岗位。

但随着保险行业的营销模式转型,这部分底薪低、提成高的基层员工数量大幅减少,导致整个保险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大幅提高。

采矿业也是一样。随着绿色转型,市场对锂矿资源的需求升高,矿业公司的生意也在向好发展,加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矿产品的开采效率大大提高,采矿业人员的工资水平自然也随之上涨。

诸多行业中,房地产行业就显得不那么乐观了。

或许是受到前些年口罩时期的影响,这两年房地产行业的销售量持续下滑。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增速也随之降低。2023年城镇私营单位中,房地产行业是唯一一个平均工资负增长的行业。

多重影响下,非私营与私营单位的工资差距

不论是在繁华的北上广,还是在西藏、新疆等欠发达的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与私营单位之间的工资差距普遍存在,平均达到两倍左右,甚至有些地区的差距接近2.5倍。

这种差距,我们其实也能找到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北上广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虽然私营单位的数量很多,也确实为当地经济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受限于政策支持和市场准入等条件,非私营单位往往能占据更多的资源优势和政策红利。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公务员岗位和国企岗位竞争越激烈的原因。

而像西藏这样的偏远地区,私营单位面临的困难更多。非私营单位的社会表现更加活跃,也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职能,这些体现在工资水平上,就是非私营单位与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差距进一步拉大。

这些差距不是一日形成的,即使国家也在加强对私营企业的鼓励与资源帮扶,但这依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同为打工人,大家更为纠结的,可能不是私营单位与非私营单位工资上的差距,而是不同地区的薪资水平。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目前已经突破20万元的大关。而大多数人,一年到头来,加上年终奖,可能也赚不到10万块钱。

这种明晃晃的薪资差距,不仅让很多打工人对“打工”这件事感到无望,还让很多省份的“土著”暗觉低人一等。

比较全国不同区域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及增速后,我们发现,东部地区明显平均工资最高,达到76017元;西部地区则保持了较快的增速,达到了5.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其实平均工资也无法全面反映一个地区内大多数人的真实收入状况,或者说,平均工资也反映不了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平均生活水平。

要知道,很多人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有兼职活动,统计到的数据多少也会有点误差。再说了,北京确实赚得多,在那打工也花的多啊!只盯着收入而不看支出,也是不够理智。

行业平均工资升了,“我”为什么还是垫底?

就算厘清了这么多的影响因素,还是有人会不解:我这行平均工资明明升了呀,我怎么还是在拖后腿?!

这种情况,可能是少数人工资涨了,偏偏涨得还非常高,直接拉动了行业整体水平。

而平均工资的两极分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可不只是让部分网友心里发酸,临近高考,这可能还会影响到准大学生们志愿填报的选择。

像土木工程、公共管理等专业,在行业工资水平增速迟缓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家长们的不待见,可能会出现招不齐学生的情况。而金融学、计算机等专业可能会出现大热门。

毕竟以收入的绝对值来看,无论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都稳居前三。

别说家长了,现在就生出跳槽转行心思的人,想必也有很多。

但行业工资水平的差异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许要比盲目地追求“高薪资”重要得多!

作者:张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