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社交媒体上

有部分家长反映

自己通过小天才电话手表App

跟孩子聊天时

“我是你妈”“打断你腿”等表述

被系统提示

“可能含有不适宜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教我们学做人

手表教妈妈学说话”

社交媒体上,不少家长贴出了

自己通过小天才电话手表App

跟孩子聊天时

许多表述都被系统禁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怡(化名)近期通过小天才

给孩子发送的一条消息

“孩子问我咳嗽药一天喝几次

我说一天三次

然后系统就提示

‘该消息可能含有不适宜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天才电话手表

对于图片的发送也有限制

去年11月,北京的杜华

准备给孩子买一套课外阅读书

于是就把书的封面

通过小天才电话手表

发给孩子询问她的意见

结果一直发不出去

“没太明白屏蔽的点在哪儿

不理解系统的审核逻辑”

不少家长都表示

如果这种聊天内容都被限制的话

那这个手表存在的意义在哪儿呢?

回应:系统会过滤涉黄涉暴、

带有隐藏含义的词段

记者以家长身份致电小天才电话手表官方客服,对方表示,因为电话手表使用的群体大多都是孩子,小天才电话手表设计了一些保护孩子的功能。“我们也是想创造一个绿色的沟通环境,一些敏感词汇或者不文明用语都是发送不出去的。不管是家长跟孩子聊天,还是孩子之间聊天,这些内容都发不出去。”

至于违禁词的审核逻辑,小天才电话手表官方客服表示,系统既有过滤机制,也有人工审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反映,自己在安排孩子晚上做作业时给孩子发消息“晚上做”,也被系统提示“可能含有不适宜内容”。对此,客服表示,“(发)‘晚上做’得加一下后缀,做什么。这个‘做’系统是有判断的。因为有别的手表用户会发那些(违禁词),所以系统就统一都提醒一下。”

上述客服称,小天才电话手表最近加强了违禁词限制,“其实一直在加强,也一直都有人工审核,只是现在越来越强化了,(系统)提醒得更频繁了。”

专家:出发点是好的

效果还得结合用户体验看

对于小天才手表设置违禁词

有网友表示

“这样挺好,尽量屏蔽风险”

还有人“授予”小天才电话手表

“家庭版文明卫士兼和平大使”

不过也有人表示

自家孩子的小天才

“可以发”

还有一些不当图片、信息

则没有被屏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小天才电话手表对于违禁词的管控,出发点是好的,但至于管控效果如何,还得结合用户体验来看。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胡钢认为,采取技术措施筛选相关网络信息,或对网络信息设置必要的提示词、禁忌词,要严守合法、正当的原则。

据公开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儿童智能手表消费市场。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大约每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有智能手表。其中,小天才是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头部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