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过去数年里,西方国家一直在努力打破中国在国防和绿色产业所需关键矿产方面的控制力。尽管他们尝试了多种策略,但令人惊讶的是,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的主导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强。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相关产业所需的镍、锂和钴矿方面,中国依然保持着压倒性的竞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料镍为例,中国企业在印尼的镍加工厂正在积极扩建并大量开采。相比之下,瑞士矿业巨擘嘉能可却因资金困境而不得不暂停其在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的镍工厂运营。同时,英国Horizonte Minerals公司在巴西的新矿项目也因投资者撤资而遭受挫折。 此外,西澳洲至少有4个镍矿已经停止生产。

在电动汽车电池另一关键原料锂矿方面,中国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锂产量急剧增长,而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锂矿项目却因各种原因被推迟或暂停,这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全球锂市场的领导地位。

不仅如此,美国在钴矿方面也遭遇困境。美国唯一的专用钴矿在开工仅仅5个月后便停产了。更令人震惊的是,去年非中国加工的精炼钴产量降至了15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再次证明了中国在全球钴市场的不可或缺地位。

大宗商品资讯提供商Fastmarkets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在国内和海外的锂矿开采市场份额占比已由2018年的14%大幅增至35%。同时,中国国内完成的锂加工全球占比也从2018年的63%飙升至70%。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佩恩研究所的所长巴吉里安指出:“中国并不会停滞不前,等待其他国家迎头赶上。他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建立了关键矿产供应链,并且还在此基础上持续追加投资。”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市场的领导地位仍将难以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