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过人类足迹的国家。但是,自从1972年以后,美国就再也没有派遣过宇航员登陆月球,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火星和其他行星。

美国认为月球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探索的了,甚至还把自己收集到的月球岩石当作礼物送给了其他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有一克月球岩石被送给了我国。然而当嫦娥五号从月球上满载而归时,美国后悔不已,因为嫦娥能够成功登月,离不开那一克月球岩石的帮助。

那么我国从一克月球岩石中获取到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赠与我国

这块岩石是在1970年由阿波罗15号任务带回地球的,属于一种叫做玄武岩的火山岩。它被封装在一个透明的塑料球里,附有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签名和一张美国国旗。

这个礼物是在1978年由美国驻华大使布鲁斯。亲手交给了我国总理周恩来的。当时是为了将两国的关系更为的紧密,才来送上大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克月球岩石

当时,美国可能觉得这是一种友好的外交姿态,也许还希望借此拉拢我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块岩石竟然成了我国探索月球的铺垫。

其实当时的美国已经把这块岩石研究透彻,在自己手里没有了价值。而且美国一共去了月球六次,带回来了383公斤的月球岩石样本,所以还真不差这么一小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这块黄豆大小的月球岩石,就这么送给了我国。并且没有给任何详细的信息,连一段简短的介绍都没有。

它对美国来说没用,不过对于当时还没有技术探索月球的中国来说,意义却很大。

随后这块样本,被送往了我国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由欧阳自远带队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自远

研究了个透彻

很多人都不知道欧阳自远这个名字,然而现在关于他的头衔数不胜数,并且每一个分量都很重。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中心主任。

他被誉为“中国月球之父”,因为他是我国首个提出月球探测计划并坚持推动实施的科学家。正是因为他不断努力才推动了我国对月球的探索之路。

欧阳自远出生于1937年10月15日,今年已经86岁高龄。他从小就对天文学和地质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曾经在北京天文台当过一年多的业余观测员。

欧阳自远最初是从事地震地质和构造地质研究的,但他很快就转向了月球和行星地质研究。1964年,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绕月卫星探测器“游骑兵1号”,并传回了月球背面的第一批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自远看到这些照片后,立刻被月球上奇特的地貌结构所吸引,并开始了对月球背面地貌特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陆在月球上,并带回了21.5千克的月球样本。

欧阳自远通过分析美国公布的样本数据和照片,发现了月球上存在着一种新型火山岩——玄武质玻璃珠,并提出了它们是由于火山喷发时岩浆飞溅形成的假说。

这一发现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并为他赢得了1978年度霍伯特·雷伊·霍顿奖章,这是国际行星科学界最高奖项之一。

1970年,欧阳自远接到上级任务,接手了研究月球样本的任务。这让他十分兴奋,一直以来自己都是纸上谈兵,如今终于可以接手观摩,自然是充满了期待。

不过看到仅有一克重的样本之后,他们左思右想之后,决定采取剥洋葱法则。既是一步一步的来,从最表面开始慢慢研究,研究岩石,在研究粉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

因为当时我国的科研水平都处于刚起步阶段,所以别看这样的研究听起来简单,但这也需要调动全国的力量,经常需要好几个实验室来回折腾。

不过好在,多亏了这些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欧阳自远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各部门的帮助,完成了信息确认,直接将这块岩石,研究了个透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

无论是表面的结构,还是在什么环境下生成的,亦或是岩石中的成分,甚至连这块岩石的大致位置都研究了出来,还包括这是美国什么时候采集。直接对着这个仅有一克的岩石,生成了十几篇论文。

这样详细的论证,直接让美国傻眼了。因为美国不止是像中国赠送了样本,一共有135个国家都收到了这个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还有这比中国科技更为发达的国家,可中国的研究论文确实最为详细和真实的。对此美国专家还对欧阳自远的团队说:“我们什么都没有说,你们就什么都知道了。”

更加的详尽

然而这在欧阳自远看来还是不够的,于是他不停的对比着这些数据,并于1978年完成了我国第一幅1:500万比例尺的月球地质图。

这幅地质图是当时世界上最详细、最全面的月球地质图之一,为我国后来的月球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代,欧阳自远开始了对月球资源和环境的研究,并提出了利用月球资源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和月球基地的设想。他还参与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方案的制定,并为火星地质和资源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4年,欧阳自远正式提出了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并组织了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他坚持认为,月球探测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是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和国际地位的必然选择。

他说:“我们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走,我们要有自己的创新和突破。”而这一坚持就是十年,这也是他被称为开拓者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欧阳自远终于在2004年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批准,正式启动了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

这一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绕月、着陆和返回。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绕月探测能力的国家。

在这里有着最为艰难的地方,那就是如何着陆。我们对于月球是未知的,于是美国送来的月球样本就又派上了用场。

那时我国的科学家仅凭着这颗样本,便模拟出了月球的表面环境。于是科学家们就对着这个模拟的样本,选择了探测器的着陆点,这里是美国都没有涉足的地方。

但要想真正的落实,顺利的带回来样本,进入月球表面进行考察。仅仅凭借着模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嫦娥一号就此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嫦娥一号,也顺利带来了一份月球的全方位照片。通过这些信息,我国才构建了更加符合实际的月球模型。

为了让信息没有偏差,2009年11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绕月探测技术。毕竟太空上,一个细节都会引起巨大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二号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陆在月球正面虹湾地区,实现了我国首次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这次证明了先前的所有推测都是正确的,没有丝毫偏差的,而且月球表面的详细信息更加的明显,为今后的路开展了正确的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就可以完成第三步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登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始了我国首次月球样本返回任务。此次任务十分顺利,一切设想的问题都没有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嫦娥五号返回带回来了1731克月球表面样本的时候,这就代表着我国已经踏出了太空研究的一大步,而美国送来的月球岩石也就此成为历史。

这些样本对于揭示月球的起源和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也是自1976年以来,人类首次从月球带回的新鲜样本。而且,它们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美国送给我国的那一克岩石。

我国可以有着大量的资源供科学家们研究,月球的奥秘就这样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在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背后,都有欧阳自远的智慧和汗水。

他不仅是这些任务的总设计师和总科学家,也是这些任务的最忠实的粉丝。他每次都会亲自到现场观看发射和着陆,并为每一个成功而欢呼雀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12月16日晚上9点59分,欧阳自远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当他看到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在草原上时,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并高呼“中国加油!中国航天加油!”他随后乘坐直升机前往着陆点,亲手抚摸了返回器,并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欧阳自远表示,这次任务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月球科学研究的一个新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自远

他说,从月球上带回的样本将为我们揭示月球的起源、演化和资源分布,为我们探索月球的奥秘和潜力提供宝贵的资料。

他还透露,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还将继续进行,下一步计划是在2024年发射嫦娥六号,实现在月球南极地区采集样本并返回地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美国可能真的后悔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也是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拥有月球岩石的国家。

我国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施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等更多的月球探测任务,甚至建立一个月球科学研究站。

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不仅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为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台。

我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分享月球探测的成果,共同推动太空探索的发展。这是一种真正的大国担当,也是一种真正的人类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美国也没有想到一克月球的岩石样本,就可以帮助中国完成这样的一项壮举,实在让他们傻了眼。(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