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天气肆虐,给山东数百万新能源车主带来史无前例的考验。截至2021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4600万辆,仅山东省就有96.6万辆纯电动汽车。

然而,高温天气让这些电动车主陷入了"烫手山芋"的困境。数据显示,山东境内共有24万个充电桩,使用中的约20万个。但随着温度攀升,使用率却猛增至60%,充电"一桩难求"。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高温对电动车又有何影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 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 请理智阅读 仅供参考

新能源汽车高温问题

新能源汽车在夏季高温天气下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系统。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车辆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是由许多独立的电池单元组成的。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电池单元出现故障,都将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性能下降。电池的生产制造工艺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其整体性能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工艺不够精良,就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或其他问题。其次,高温环境会增加电池自燃或爆炸的风险。

当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加剧,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导致热失控,最终引发火灾或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一些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案例,高温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在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加快,从而加速电池的衰减。

一些车主反映,夏天使用新能源汽车后,续航里程明显下降,充电速度也变慢了。除了电池本身的问题,停放环境的高温也会对新能源汽车造成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停放在露天的高温环境中,电池管理系统会因为高温而失灵,导致电池无法正常使用,一些车企还推出了电池租赁服务,让车主可以定期更换电池,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高温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确实存在,但只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能源汽车在高温下的解决方案

首先是新型电池的研发。目前,固态电池被视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与传统的液态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具有耐高温、能量密度高、充电更快的优点。

此外,固态电池还拥有更高的安全性,不存在电解液泄漏的风险。不过,推广新型电池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的研发和量产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对中小车企而言,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除了电池本身,车身结构和散热系统的优化也有助于解决新能源汽车高温难题。

比如特斯拉通过设计大型散热系统,让电池组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此外,充电桩的建设也不容忽视。目前,充电设施数量和兼容性还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需要提高充电桩的稳定性,并加强与车载电池的兼容性,让车主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充电。最后,车主的使用策略同样至关重要。

高温环境下,应合理规划行程和充电点,避免让电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单次的续航里程,避免给电池带来过度损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车企的APP还提供了"电池百分比"显示功能,让车主可以实时掌握电池状态。可以看出,这需要电池供应商、整车企业、基础设施运营商以及车主的共同努力。

只有从电池本身、车辆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习惯等多方面着手,才能真正让新能源汽车在高温环境下也能运转自如。不过,新能源汽车高温难题并非一蹴而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固态电池为例,虽然有诸多优势,但离量产还需要一些时日。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预测,固态电池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能实现规模化应用。

因此,在新技术、新设施全面落地之前,消费者购车使用时还需要保持耐心。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企业也要加大投入,加快新型电池和新技术的研发进度,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

毕竟,高温问题的根本解决,不仅关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也是推动智能出行的关键一步。新能源还被寄予解决环境污染的厚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首先,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电池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电池的使用寿命仍是一大挑战。

据行业数据显示,目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约为8-10年,而三元软包电池则更短,只有5-8年。电池的短命无疑增加了车主的使用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多家车企已开始固态电池的路线图规划,有望在未来5年内实现量产。而政府和企业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从政策层面来看,购置补贴、路权优惠、设施建设等多项优惠政策已为新能源汽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各级财政也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电池和政策支持,车主的理解和耐心也至关重要。毕竟,新能源汽车是一项新兴技术,现阶段难免还存在一些不成熟之处。

对此,多家车企回应称,续航里程会受到驾驶习惯、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个别偏差属于正常情况。不过,车企也承诺将持续优化电池管理系统,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面的通力配合。政府要持续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为新能源汽车营造良好环境。

企业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升产品性能。消费者也要对新技术保持耐心,用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新能源汽车所存在的"成长烦恼"。

只有三方通力合作,新能源汽车才能尽快跨越现有的技术瓶颈,实现真正的普及和民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新技术的革新,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通力合作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关乎着能源可持续、环境保护等重大命题,每个人都肩负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政府,需要制定有利的产业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设施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燃油车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之前,应给予新能源汽车适当扶持,助力其尽快占领主导地位。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根本。

要加快新型电池、高效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进程,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表现。与此同时,也要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努力为消费者带来优质的出行体验,进而培育市场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应该抱有开放、包容的心态,给予新技术足够的耐心。虽然新能源汽车如今尚有一些"成长的烦恼",但这些问题终将被创新所解决。

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新能源汽车所承载的价值远不止出行本身,还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通力合作,新能源汽车才能乘风破浪、驶向光明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必将成为城市道路上的主力军,助力构建绿色低碳的智能出行系统。

面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战,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让我们共同为之而努力奋斗,迎接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