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备受关注的2024年养老金调整方案终于尘埃落定。然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调整方案似乎来得稍晚了一些,直到6月才正式揭晓。这一消息对于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但他们更关心的是今年自己到底能加多少钱,而这个问题需要等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调整细则出台后才能揭晓。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家层面的调整方案。根据公布的信息,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比例为3%,这一比例相较于去年有所降低。对于这一调整比例,不少退休人员表示失望。他们原本预计今年的涨幅会在3.5%至3.8%之间,但结果却远低于这一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养老金调整比例会逐年下降,今年更是大幅降低0.8个百分点至3%,未来是不是还有可能再创新低呢?我们来聊聊决定养老金调整比例高低的深层次原因。

先来看看物价涨幅对养老金调整的的影响。

毫无疑问,养老金的调整与物价涨幅是息息相关的,上调养老金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物质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物价仅上涨0.2%,今年一季度物价与去年同期相仿。这意味着最近一年多里整体物价水平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虽然政府报告中的2024年CPI涨幅目标为3%,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年的物价涨幅很可能远低于这一预期。

因此,在物价涨幅较小的情况下,养老金的调整比例自然也会相应降低。比如,物价涨1.5%,养老金涨3%,不仅抵消了货币实际购买力的下降还让退休人员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考虑物价因素外养老保险基金能否承受得起持续的高额支出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采用是“现收现付”制,什么意思呢?指的是现在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正在工作并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提供。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需要领取养老金,而缴费的人却逐渐减少。这种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压力逐渐增大。

同时,为了给企业减负,降低缴费比例也成为了一种趋势,进一步加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会从财政资金中拨出一部分来补贴养老保险基金。然而,财政资金也是有限的。

这两年国家推动降税减负政策,增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推行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等让税收收入增速下滑,个别月份甚至出现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增反降的情况。房地产市场低迷也影响了土拍市场,使得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土地出让金备受打击。对财政而言能够拿出来补贴养老保险的资金无法持续、无限制地增加。

在缴费筹资端存在压力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端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给广大退休人员加养老金属于养老保险支出的一部分,随着退休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均养老金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因此,在基金收入有限、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养老金调整比例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比例降低至3%,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调整比例会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

从历年的调整比例来看,养老金的涨幅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2016年开始,养老金调整比例进入下降阶段,当年涨6.5%;2017年下降至增加5.5%,之后几年一直是5%;到了2021年又开始下降,之后的2022年和2023年维持降势,分别调整4.5%、4%和3.8%;2024年涨幅出现大幅缩水,确定为不超过3%。

不难发现养老金的调整比例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下降并不是无止境的。

那么为什么说3%的上涨比例基本上是今后的调整下限了呢?还是和物价上涨有关,我国的长期通胀目标是2%,有时候高一些、有时候低一些,每年至少调整3%的养老金是为了抵消CPI的涨幅,不至于让退休人员的物质生活相比前些年因货币购买力的下滑而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在未来的某个特殊时期如物价大涨,如CPI年率涨超3%,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国家可能会适当提高养老金的上涨比例以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且难以预测,所以我们不能将其视为常态来看待。

综上所述,2024年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出台虽然让一些退休人员感到失望但这也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做出的必然选择。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养老金调整比例的下降同时也要积极寻求其他途径来提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如尽早规划投资理财,在缴纳社保的同时参保个人养老金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同时,政府也需要继续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缩小地区及城乡间的差距,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