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未来是电动的,但过去并未结束。”

(文/周盛明 编辑/高莘)据德国媒体《全球名车录》(Auto Motor und Sport)报道,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Arno Antlitz)日前在慕尼黑表示,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保持对燃油车的投入,资金投入将占集团资金的三分之一(约 600 亿欧元),以确保集团燃油车的竞争力。

大众汽车集团 CEO 奥博穆(Oliver Blume)此前宣布,大众汽车集团将在 2023—2027 的5年间,投入 1800 亿欧元用于重点领域,包括电池业务、扩大北美地区影响力、提高在中国的产品竞争力等。其中,超过三分之二(68%)的投资将用于数字化和电动化领域,而在上个五年计划中,这个比例是 56%。

本次,阿诺·安特利茨强调了这一投资细节,他指出:“未来是电动化的,但过去并未结束。(对内燃机的投资)将继续占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燃油车业务(包含混动车型)仍然是大众集团的销量支柱。数据显示,2023 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的交付量同比增长 12%,达到 924 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 77 万辆,仅占总交付量的 8.3%。

在中国,大众汽车集团各品牌 2023 年全年在华累计交付车辆 323.6 万辆,较 2022 年增长 1.6%,其中纯电车型共交付约 19.18 万辆,占总销量的 5.9%。

相比起完全投入纯电动车的做法,大众汽车集团认为同时拥有内燃机和电机的插混车型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奥博穆此前表示,并不认为插混是一项过渡性技术。在他看来,长续航插混产品能够让客户更加贴近纯电车型的使用感受,“插电混动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会增加产品阵容,尤其会在所有产品当中增加插混车型。”

就中国市场而言,上汽大众与一汽大众均已启动长续航 PHEV 项目的自研工作,预计最快会在 2025 年推向市场。据悉,在该项目上大众方面会完全放权,由中方全权主导研发工作。

燃油车在大众的业务中占比依然很大,除了此次宣布的对内燃机的 600 亿欧元的投资之外,大众汽车集团还计划到 2027 年在中国提供 30 款本土生产的燃油或插电式混动车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