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丁香科研
一看文献就崩溃,一做 PPT 就心累,一开组会就犯困……
满怀希望地进了导师的课题组,结果天天不是看文献,就是在去搜文献的路上,还没开始上手做实验就已经快要淹死在文献海里了。
图源:网络
科研新人入学第一课便被浩如烟海的各种文献狠狠教育了一下 ,面对这些文献:
有些人一看起文献就发狠了,忘情了,一天读完20篇文献,文献汇报还做得井井有条、一目了然。开组会时,导师连连称赞,骄傲已经一览无余了。
图源:网络
有些人则对着电脑看一天文献,又是勾勾画画,又是整理重点,看着挺忙乎,一问才看了半篇。为啥是半篇,因为看着后面的忘着前面的,甚至看的速度赶不上忘的速度。
龟速看完文献,脑子依旧空空如也,一问三不知,最后导师轻飘飘留下一句:「练习不够。」
图源:网络
不管你是哪种状态,但毫无疑问的是几乎每个科研新人进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文献。因为 阅读文献是科研工作中最基础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文献, 科研新人可以快速构建起所在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从而快速进阶 。
可文献也不是说看就能看明白的,会读的人读起来事半功倍,不会读的人看文献则是痛苦加倍……
不过初入学术世界,看不懂文献又或是文献整合能力欠佳是常态,这并不能代表我们不适合做学术。让我们一起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吧。
图源:网络
@快乐就好lalala
我感觉我不适合科研,看文献很痛苦,也看不出来啥。
@顾我
文献读不了5分钟就想刷手机,手机扔了打开平板刷小红书,平板扔了打开网页刷知乎,这辈子除了对专业不感兴趣对啥都感兴趣。
@Fabulous(这位就是一年看了四位数文献的大佬)
有的文献是只看摘要和讨论略读的,有的是全文精读的,有的是GPT辅助阅读的 。最简单的就是让GPT总结PDF或者免费的全文网页,然后提问题、让它找方法学里的细节、辅助总结用来替换摘要之类的,反正非常推荐摸索尝试。
由此看来,小白面对大量晦涩难懂的文献一头雾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算是科研大佬看文献也不能说直接轻松拿捏,关键是要 掌握技巧,善用工具。
不过 最重要的还是减少内耗,不就是文献嘛,读就是了!
图源:网络
看文献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熟读文献三百篇,不会写作也会编,对新人来说读文献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看文献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明确目的
在开始看文献之前,先明确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还是为了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明确目的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筛选和阅读文献。
选择高质量的文献
优先阅读领域内的经典文献、高引用率的文章以及近期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研究。这些文献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代表性,能够为你提供扎实的知识基础。
泛读与精读结合
对于初次接触的领域或课题,可以先进行泛读,快速浏览文献的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研究背景。对于感兴趣或与研究紧密相关的文献,再进行精读,深入研读文章的实验方法、结果分析和讨论部分。
做笔记与总结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及时做笔记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记录下文献的关键点、创新点、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以及自己的思考和疑问。这不仅有助于加深记忆,还能在后续的研究中提供参考。
利用工具与资源
充分利用各种文献管理工具(如 EndNote、Zotero 等)和学术搜索引擎(如 Google Scholar、PubMed 等)以及 AI 工具,提高文献检索和管理的效率。
建立知识网络
将阅读过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领域内的研究脉络和发展趋势,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定期回顾与更新
科研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因此定期回顾和更新自己的文献库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定期浏览最新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方式,保持对领域内最新动态的关注和了解。
图源:网络
一千个人有一千人看文献的状态,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总之,看文献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万事开头难,但是当你真正开始后,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啦!
那么各位小伙伴们暑假期间有没有好好读文献呢?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