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宝石”,“爱情鸟”,“吉祥鸟”,“和平鸟”……
这些美好的词汇,都指向同一种生物——朱鹮。
这种曾经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的鸟类,如今却成为全球濒危物种,它的命运,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2024年10月,日本政府宣布将16只在日本出生的朱鹮归还中国,这一举动再次将朱鹮推向公众视野。
朱鹮背后的生态与文化意义
朱鹮,学名Nipponianippon,是一种对环境极其敏感的鸟类。
它们偏爱清洁的水源和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小鱼、虾、蟹、蛙类和昆虫等为食。
二十世纪中期之前,朱鹮在中国、日本、俄罗斯远东及朝鲜半岛一带很常见。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污染、农药滥用以及栖息地破坏,朱鹮的生存空间急剧萎缩,种群数量断崖式下跌。
上世纪八十年代,野生朱鹮已经非常少了。
朱鹮在中日两国的文化里都有特殊的含义,在日本,朱鹮被誉为“圣鸟”,象征着高贵、纯洁和长寿,甚至与皇室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日本皇室的传统服饰和仪式上,都能看到朱鹮的元素。
在中国,朱鹮一直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幸福、爱情和和平。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也常常出现朱鹮的身影,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为全球濒危物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朱鹮差点就从地球上消失了。
苏联、朝鲜等国相继宣布在本国境内未再发现朱鹮踪迹。
在日本,野生朱鹮的数量曾经减少到只剩个位数,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日两国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在中国,找野生朱鹮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一样难。
197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鹤鹮考察组”,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全国范围内的搜索。
考察组成员踏遍了崇山峻岭、江河湖泊,经历了无数次的失望和挫折。
最终,在1981年,考察组在陕西省洋县发现了七只野生朱鹮,这一发现为中国朱鹮的保护带来了新的希望。
与此同时,日本也在积极开展朱鹮的保护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日本本土朱鹮最终还是走向了灭绝。
1995年,日本仅存的一只老年朱鹮也离开了这个世界,面对这个难题,日本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
1998年,中日两国相关部门决定,中国将赠送日本两只朱鹮,帮助它们进行人工繁育和种群恢复,这标志着两国在保护朱鹮方面正式开始了合作。
日本归还朱鹮
1999年,两只来自中国的朱鹮“友友”和“洋洋”抵达日本,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
此后,中国又陆续向日本赠送了“美美”、“华阳”、“溢水”、“楼楼”和“关关”等朱鹮,为日本朱鹮种群的恢复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
在保护朱鹮的过程中,中日两国进行了很多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
中国的专家多次赴日指导朱鹮的饲养和繁育工作,分享宝贵的经验,而日本的研究人员也积极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不断改进人工繁育方法。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日本在朱鹮的人工繁育和保护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中方提供的朱鹮基础上,日本朱鹮的数量从最初的两只,逐渐增加到数百只,成功地将这一物种从灭绝的边缘拉了回来。
这不仅是日本科学界的成就,也是中日合作的结晶。
朱鹮的数量增加不仅仅意味着数字上的变化,更代表着希望和新的开始,它表明,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濒危物种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这也为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2024年10月,日本政府宣布将16只在日本出生的朱鹮归还中国,这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基于两国之前的协议。
当初中国送给日本的朱鹮,双方约定日本要用这些朱鹮繁育的后代中,一半还给中国。
如今,日本履行承诺,将16只朱鹮归还中国,这既是对等交换的体现,也传递出两国加强合作、共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信号。
为了迎接这些特殊的客人,中国方面做了详细的准备。
北京动物园被选定为接收地,这里拥有经验丰富的饲养团队和先进的设施设备,能够为朱鹮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科学的饲养管理。
另外,中国还将对这些朱鹮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和基因检测,以确保它们能够顺利适应新的环境,并融入中国现有的朱鹮种群。
此次朱鹮的回归,不仅是物种保护领域的合作,也为两国在科学和文化层面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
中日两国可以进一步加强在朱鹮研究、保护技术、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共享经验,共同推动朱鹮保护事业的发展。
还可以通过举办展览、研讨会等文化交流活动,向公众普及朱鹮的知识,增强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朱鹮的回归并不意味着中日两国之间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两国之间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双方一起解决。
野生动物保护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中日两国在保护朱鹮方面的合作,给其他国家树立了好榜样,也为保护其他濒危物种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这种合作方式不仅适用于当前的项目,还能扩展到其他重要领域,比如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大家一起努力解决全球性的难题。
生态外交现在在国际关系中越来越重要了。
通过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可以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化解分歧,促进和平与发展。
中日两国在朱鹮保护上的合作,正是生态外交的成功案例,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地球上的生命,维护生态平衡。
朱鹮的命运,提醒我们,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共生。
濒临灭绝的扬子鳄,是如何“重生”的呢?
人类活动的触角不断延伸,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挤压着扬子鳄的生存空间。
历史的长河中,西晋末年、唐代中期和宋金交战时期,三波浩浩荡荡的人口大迁徙,犹如洪流般涌入江南。
到了南宋,开垦荒地、围湖造田的热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扬子鳄的家园,就这样被一点点蚕食。
明清之后,中国的人口如雨后春笋般疯狂增长,曾几何时,扬子鳄的吼声如蛙鸣般此起彼伏,现在却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昔日适合扬子鳄栖息的河滩水域,如今已被农田和村庄取而代之。
更令人唏嘘的是,明代学者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了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明太祖朱元璋因为扬子鳄的别称"猪婆龙"与自己的姓氏"朱"谐音,竟下令大肆剿杀。
这场无妄之灾,让苏浙一带的扬子鳄遭遇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灭顶之灾"。
步入近现代,扬子鳄的命运更是雪上加霜。
栖息地被肆意破坏,人类的捕杀如影随形,环境污染如同无形的毒药,再加上自然灾害,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织就了一张让扬子鳄难以逃脱的大网。
就在扬子鳄命运似乎已经被判了死刑的时候,一线希望的曙光悄然升起。
扬子鳄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政策的保护下,扬子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截至2023年,保护区实施扬子鳄野外放归已经12次了。
这场生命的接力已经连续进行了12次,就像12次温柔而坚定的推力,将1480条扬子鳄送回了它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
这个数字,1480,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它代表着1480个重获新生的机会,1480个对未来的希望。
这个放归计划,就像是为扬子鳄种群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为这个濒危物种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可能。
参考信源
极目新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