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5日专电

题:“集赞奖旅游”、低价旅游券背后暗藏猫腻 翻版“零团费”为何屡禁不止?

鲁畅

朋友圈集齐28个“赞”就能获得免费游港澳,“云南6天5晚品质游”旅游券只需5元;这样的好事让不少希望在春节过后错峰旅游的消费者动了心。但业内人士表示,此类免费、低价旅游实际上就是零负团费旅游的翻版,并没有“明码标价”,当地旅行社以此吸引消费者,在旅行的过程中大量安排购物,消费者往往得不偿失。

“免费游”的背后实则“高消费”

“3月8日前,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免费港澳双人游"的帖子,并集齐28个"赞",发送截屏到公共账号后,填写收件地址,就能获得免费旅游券了。”日前,北京市民曾先生无意中留意到这样一条消息,他立刻发动朋友帮忙,很快集齐了28个“赞”。

“我以为这样就完事了,没想到商家告诉我需要自付20元的邮寄费,另外旅游团从深圳出发,还需要自己掏往返深圳的机票钱和220元导游费。”收到旅游券的曾先生觉得蹊跷,便放弃了前往。

在赶集网、淘宝网上,转让、销售旅游券的店家有上百家,线路包括港澳、云南和海南游,价格在5元到60元不等。一位淘宝卖家介绍,春节过后,这种廉价的旅游券销路非常好,有一部分是公司购买作为给员工或客户的奖品,大部分是个人所买。“都是在目的地集合发团,到了当地再交给导游一部分导游费和交通费。”

已经通过集“赞”活动持旅游券前往港澳游的北京市民刘越称:“纯粹是"购物游",虽然导游没有强制买东西,但里里外外将近六成的时间都是在购物点过的。”此外,还有从云南回来的游客吐槽,住宿条件很差,一行6天换了4个导游,想讨个说法的时候,导游却对旅游券的事情表示“不清楚”。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这样的“免费游”几乎都暗藏着购物陷阱。“旅行社挑选游客,把没有购物能力的老人、小孩排除在外,还限定户籍,这样游客"人生地不熟",就容易被宰。”

“免费游”多为“李鬼”旅行社发起

国家旅游局曾在去年11月发布提示信息:所谓的“赠送”“免费”的旅游券,都是以付出更多的金钱和精力为代价的,甚至还会带来身心伤害,请广大旅游者务必谨慎选择。如需执券旅游,请向当地旅游部门核实旅游券发行方的资质,切勿盲目出行。

但实际上,微信订阅号和购物网站中的旅游券几乎都打着正规大型旅行社的旗号“招摇过市”,使得不少消费失去了防范。

在淘宝网一个销售低价旅游券的商家界面中,多款旅游券上均印有“中国国际旅游集团旅行社品质保证”,但该旅行社的出境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旅行社从未销售过前往港澳、云南和海南的低价旅游券,也没有在微信上开展过集“赞”的促销活动。

“这就像是景区散发的北京非法"一日游"广告,都标称是国旅、中青旅(600138,股吧)组的团,实际上是由一些不正规的小旅行社发起的。”刘思敏表示,微信集“赞”奖旅游、网上销售旅游券只是这些生存境况不好的小旅行社变换了销售方式,通过低团费吸引消费者到旅游目的地购物收取回扣的赢利方式没有改变。

多位参与过微信集“赞”活动的消费者也表示,给他们推送信息的公共账号都是不知名的小旅行社注册的,而且没有经过资格认证。腾讯微信官方称,不鼓励商家利用公众平台群发营销信息,强制或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的营销行为。一经发现此类信息将坚决打击,情节严重的,将被暂时封号或永久封号。

“人人喊打”的“零团费”旅游为何屡禁不止?

去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旅游法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游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不得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然而新法刚刚实施不到半年,为何翻版的“零团费”旅游这么快就又活跃在网络和手机移动平台上了呢?

刘思敏认为,旅游法实施后,团队游价格较以前上涨,一些中小旅行社没有了以往打“价格战”时的低价优势,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在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旅游服务上有所提升,生存非常困难。“开办旅行社的门槛很低,全国大大小小的旅行社有上万家,加上承包商,数量达到几十万,旅游法实施后,绝大部分小旅行社持观望态度,但当经营者觉得观望下去只有坐以待毙的时候,一些旅行社宁愿选择铤而走险,像以前一样组织"零团费"旅游。”

中青旅、国旅等旅行社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去往港澳的5天随团费用在4200元左右,与之相比,如果使用旅游券,加上导游费、往返机票钱等,要2500元左右。“这些旅行社正是抓住了部分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如果这种消费心理不改变,针对港澳、云南和海南的"零团费"旅游仍然会有市场。”

对此,有律师也表示,消费者为“零团费”旅游买账,一方面可能在旅游购物的环节被骗,或因当地地接旅行社不签旅游合同而投诉无门;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获得旅游券的过程中为商家提供了大量关于微信头像、名称、姓名、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一旦商家将这些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将会对消费者安全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