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旅游独家稿件,图文作者:喜琳。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并保留图片水印。

达人简介:喜琳。网易旅游名博。80后自由撰稿人。 爱生活,爱做梦,爱旅行,爱用图片和文字记录行走中的点滴故事。

微信公众帐号:hello_xlynn

山麓上的苗寨

郎德上寨是一个苗族村寨,位于黔东南雷山县雷公山麓,这里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雷山县政府7公里,依山傍水,四面青山环抱。早在500多年前这里就成为苗家儿女的聚居之地,全寨现有100多户,500多人,全部是苗族同胞。苗族以宗族或聚族而居,苗族村寨隐现于山林之间,在贵州,有着“高山苗”、“苗家住山头”的民谚,而郎德上寨村民则说:“鱼住滩,人住湾”。

相传早年郎德上寨的苗族先民,为了躲避外族和敌人的侵扰,最初住在寨后山梁上,随着苗族人口日益增多,社会治安逐渐好转,在元末明初时期,住在高山上的苗族村民才慢慢搬迁到山麓地带。在山麓安家,既便于下田干活,又便于上山种地,还能确保住房不被水冲。

沿着群山之中的一条小石板路走近郎德上寨,一片片平整的稻田最先映入眼帘,寨前水流清澈的巴拉河缓缓流淌,上寨的木质吊脚楼民居倚山顺势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古旧斑驳的木板墙,青瓦层叠的屋顶,演绎着苗寨建筑饱经岁月洗涤的古朴风情。

功能独特的山寨门

郎德上寨有东门、中门和西门三座寨门,是出入寨子的必经之处。古寨的寨门,形如“牌楼”,状如“凉亭”,虽然造型各异,但都是木质结构,无门板,上盖小青瓦,且门楼内安有“美人靠”。

郎德寨门,是村民迎来送往,与客人唱拦路歌,向客人敬拦路酒的地方。拦路酒从公路边的石板台阶一直到山坡上的寨门,短短一段路设有12道拦路酒。身着盛装的苗族村民,提壶端杯,轮番向客人敬酒,最后一道寨门拦路酒更是把土碗改用牛角杯。喝“寨门拦路酒”时,有经验的客人,绝不伸手接牛角,否则,主人一松手,客人得将“牛角酒”喝完才能进寨。

寨门不仅是村民迎来送往的公共活动场所,在某种意义上,也有“护寨”功能。每年冬季“扫火星”,村民于寨门外用茅草扎个草标,插在地上,示意“不能进寨”,以为如此,灾星出得去,进不来,有利于防火。逢年过节祭祖时,需将祭品端到寨门外,孤魂野鬼才能享用。在村民心中,寨子内外之间,有道明显的防线,就是“寨门”。

吊脚楼与“美人靠”

古寨的民居建筑,几乎是清一色的穿斗式木结构吊脚楼。吊脚楼的外部造型,大多为四榀三间,上下三层,底层进深很浅,只能圈养牲口。二层半虚半实,即所谓的“半边楼”。二层一般三面带廊,从长廊进入堂屋,这里是全家日常生活起居之地。楼空部位,上铺楼板,与实地平。此外,还有三开间带一耳房,三开间带一迭落、三开间带两迭落、四开间吊脚楼、五开间带两耳房等多种户型。

在吊脚楼堂屋外廊上通常会装有被称作“美人靠”的长条靠椅。由于苗寨多在山麓间,其住房也多是背山面水而立,斜倚在“美人靠”上,可以欣赏到远处绿水青山的美景。“美人靠”两端檐柱上,挂有镜子,堪称苗族妇女开放式的“梳妆台”。女人们常爱坐在明亮的“美人靠”上做针线,是苗岭山区特有景致。

吊脚楼屋面多为歇山顶,也有少数悬山顶,唯独杨大六故居为庑殿顶。杨大六被称作“平杨王”,是清代领导贵州苗民起义的首领,从清咸丰年到同治十一年,曾率义军反清征战18年,后终失败。杨大六率众在郎德上寨修建的围墙、战壕等遗迹已被参天大树所覆盖,而位于寨内西南隅的杨大六故居依然完好保留,成为村民缅怀之地。

铜鼓坪上的苗家歌舞

穿过青石和鹅卵石铺成的狭长小道,来到寨中一片面积较大的平地,场子用青褐色鹅卵石拼贴成古代铜鼓上太阳纹的图案,共砌有十二道光芒,朝着十二个方向延伸,这是寨中节日聚会或重要活动的场所,被称作“铜鼓坪”。2008年,郎德上寨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贵州凯里站的传递出发地点,古寨里的铜鼓坪,就是当年举行点火传递仪式的会场。

苗族自古视铜鼓为神器,每当祭祀祖先、神灵时有敲击铜鼓作舞的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少祭祀性的舞蹈慢慢转化为民间的仪式性或自娱性舞蹈。而且在少有平地的苗寨中,为给举行集会提供方便,人们会选择恰当的地方修整出一块平地,以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用鹅卵石或青石按照铜鼓鼓面的太阳纹图案拼合成铜鼓坪。

身穿盛装的苗家男女汇聚在铜鼓坪,准备着铜鼓舞、芦笙舞的表演。郎德上寨苗族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又被称为“长裙苗”。苗家女身穿蓝布上衣,衣边及背上绣着龙、虎、羊、鱼等动物图案。下着青色家机布长绉裙,外罩二十四条红底绣有花、鸟、虫、龙、凤图案的花飘带,花飘带随着她们的舞动在空中画出优美的弧线,格外好看。身上还佩戴着银冠、银簪、银手镯、银锁、耳环、戒指各种银饰,轻轻一动,银子互相摩擦碰撞,哗啦啦地响成一片。

表演先是苗家女们的舞蹈,她们和着鼓声,环绕着场子中央的铜鼓舞动起来,眩目的彩色裙摆飞舞着,细碎的银饰的撞击声变得更有韵律和节奏感。接下来,男人们手捧芦笙登场,他们身穿蓝布上衣和蓝布长裙,在芦笙声中,围着铜鼓绕圈舞蹈,他们的动作简单而稳健,长短不同的芦笙发出高低起伏的声音,上演着旋律古朴悠扬的芦笙合奏。

千年护寨树

苗族先民信奉自然,崇拜树木。苗寨周围一般都生长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这些古树称为“风水树”或“护寨树”,主要有枫树、青松、杉木、香樟、楠木、银杏等,寨旁古树参天,整个寨子被隐藏在密林之中。

郎德上寨自元末明初建寨以来,村民即有着传统的护树意识,进入寨中,一棵棵古树映入眼帘,粗壮挺拔,直插云霄。郎德上寨的护寨树不仅仅是一棵棵,一窝窝,而且是一坡坡。在郎德上寨,凡被视为护寨树的所有树木,一概不能砍伐,即便枯枝败叶,也不能背回家烧。在护寨树下,不能说粗话,如有哪位幼童无意犯忌,家长必以酒、鱼等来“祭树”,为其“赎罪”。

苗民特别崇拜的是枫木,他们认为天地万物起源于枫木。在《苗族古歌》里面有记载,苗族始祖蝴蝶妈妈在枫树里生出来的。在苗族人心目中,最高的神是生命始祖枫树和蝴蝶妈妈。因此在苗寨的村头寨尾,到处可见高大的古枫树,苗民房屋供奉祖先牌位处的梁柱,一定要用枫木建造,就是这种族源神话在居住建筑上的反映。

周边古建筑&交通指南

推荐雷山县苗寨游览线路:

郎德上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苗寨超短裙村新桥苗寨——芦笙舞的故乡南猛苗寨——银饰艺术之乡麻料、控拜、乌高苗寨——铜鼓舞的发源地掌坳苗寨

苗寨景观: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部,距雷山县城36公里,距凯里市19公里,共有1300多户,5400多人,是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历史悠久,有2000多年建寨历史,是苗族第三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素有“苗都”和“千户苗寨天下西江”的美誉,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艺术天然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气势磅礴的吊脚楼建筑群是中国干栏民居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银饰种类繁多,造型古朴别致,纹理细密。西江的古歌、飞歌、情歌、木鼓舞、铜鼓舞和芦笙舞构成西江歌舞的海洋。

新桥苗寨

新桥苗寨最大的特色就是妇女的裙子短得出奇,被称为“超短裙苗”。裙子长度普通只有15至25公分,用靛青布折叠做成。平时一般穿一两条,节日盛装则穿上三四条,裙外罩花围腰,另穿小库脚长裤或打绑腿。上装穿绣花衣或对襟衣,腰间前后分别系上宽15公分,长2米的花彩带。并垂八根花带于身后,如锦鸡羽毛。发式类似“古仕女髻”,耸于头顶,簪大木梳,戴银冠,冠上有花鸟龙凤,冠下系一圈齐眉的银铃、银链,别具风韵。

新桥的芦笙舞独具一格,芦笙舞曲调有卜余种调门,舞步旋转和弯曲的动作幅度大,节奏轻快,花带飘逸,银饰闪烁。苗族“锦鸡舞”的创意即源于此。新桥苗寨还有别具一格的水上粮仓。为了防火、防老鼠和防蚂蚁,保护粮食,新桥把粮仓都建在寨中的水塘上,一家一户一座粮仓。

南猛苗寨

南猛苗寨距雷山县城13千米,属郎德镇,全村140户720人,均为苗族。南猛村由上、中、下三寨组成,房屋依山而建,这些传统样式的吊脚木楼,在丛丛翠竹点缀和高大古枫、杉木、香樟的映衬下,显得环境清幽,古朴典雅。寨中有一长方形芦笙堂,为老一辈芦笙手向新一代传授芦笙吹奏法、跳法及节日芦笙盛会的专用场所。

南猛苗民能歌善舞,酷爱芦笙吹奏艺术,尤擅高难度的芦笙舞蹈。在这“芦笙之乡”,小孩从十一二岁就学吹芦笙,老年直到六七十岁仍然喜欢芦笙,每年农历6月“吃新节”开始,到农历10月过“苗年”节期间,村子的上空几乎天天回荡着悠扬委婉的芦笙曲调,这里以芦笙吹奏的曲调最丰富,吹奏法最多而闻名,是一个女子也能吹笙狂舞的村庄。

掌坳苗寨

掌坳在苗语中意为“生长八月竹的地方”。掌坳村位于雷山县城南往榕江方向的7公里处,背靠青山坳,以铜鼓和铜鼓舞闻名于世,这里是铜鼓舞的发源地,面临巴拉河。寨子住地斜平,块状聚落。全村176户人家,四个村民组,668人,全为吴姓苗族。

掌坳苗寨每年过苗年和吃新节时,都要跳铜鼓舞。村里专开辟两个鼓场,每个场地可容观众二千余人观赏铜鼓舞。掌坳铜鼓舞在雷公山区所有的铜鼓舞中,可谓独树一帜。它的鼓点复杂多变,声音粗犷激越,舞步奔放雄浑而热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沉而稳健。动作随着鼓点,多方向跳跃旋转交错组合,其幅度之大,难度之高,实为民间舞蹈中少见。

交通指南:

从贵阳搭乘公交或者火车先前往凯里,到达凯里后,从凯里长途汽车站城坐前往雷山方向的车,在朗德下寨路口下车;也可在凯里市租车前往。

!

点击图片下载苗村侗寨摄影攻略

>>>>更多中国古建筑摄影攻略

听一场侗族大歌

小黄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从江县高增乡境内,距离高增乡约15公里,距离从江县城20多公里,寨中处处可见缓缓流淌的小溪,几百栋吊脚木楼依山傍水,寨子四周青山环抱,这里更因侗族大歌而名满天下。初听“侗寨大歌”几个字还以为是形容侗寨小伙,其实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合唱形式,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侗族大歌以其多声部的奇妙组合震惊世界,被许多音乐家誉为“独秀西南”的歌种。

小黄的侗歌在侗乡中很有名,侗语称之为“嘎小黄”,即“小黄的歌”。大山深处的小黄与外界交流十分有限,整个村寨都保持了比较原始的风貌,许多古老的习俗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演唱大歌便是其中之一。这里的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唱古老的多声部侗族大歌,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村内寨外,处处仙乐飘飘。

乘车来到群山之中的小黄侗寨,油绿的梯田尽头有一座风雨桥,走几步就是小黄鼓楼。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和大歌是侗族原生文化最突出的标志,被称作“侗寨三宝”。侗族的大歌表演便在鼓楼举行,表演者已经围坐在鼓楼里。

小黄侗寨女人们身穿无领白色暗花长袖上衣,下着黑布短式百褶裙,头戴银钗,脖颈佩挂着多层银项圈。小黄男子头包蓝白格的长布,身穿白色立领对襟衣和黑色闪光长裤,咿咿呀呀的歌声响起,节奏时紧时慢,整个演唱过程无人指挥,不同声部之间或高亢有力,或温婉低沉,浑然天成于一首曲目中。几曲唱罢,末尾还表演了一首妙趣横生的抢婚曲目,边唱边表演,虽然听不懂在说什么,但从眼神动作,也能猜出七八,引得满场众人笑声不断。

形似杉树的侗寨鼓楼

鼓楼是“侗寨三宝”之一,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形似巨大的杉树,村民称之为“遮荫树”。在没有鼓楼的年代,人们的许多活动是在古杉树下进行的。后来,为了满足社会和文化活动的需要,修建固定建筑物时便以杉树为原型。文献资料称:“侗人居溪峒中,春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这就是最初的“鼓楼”。

鼓楼显著的特色是全用杉木凿榫衔接,未有一钉一铆,结构牢固又精巧。经过若干年代的发展,侗寨鼓楼在保持“遮荫树”造型的基础上,工艺大大提高。其立面造型有三重檐、五重檐、七重檐直至十五重檐,平面投影为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顶有单檐悬山式、重檐歇山式等多种式样,而在楼面、楼脊、翼角、封檐板特别是一、三重檐之间的醒目部位,彩塑、彩绘为极富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场面及各种吉祥物。

鼓楼位于侗寨中心,是族中聚会、议事、休息、娱乐的场所,其他建筑围绕着鼓楼层层辐射开来。一般一寨一鼓楼,也有些侗寨有一姓一鼓楼,形成“鼓楼群”。小黄侗寨内有多座鼓楼,其中有座鼓楼年代久远,上面保留着风趣幽默的彩塑和形象生动彩绘图案。鼓楼分阁底、塔身及亭顶三个部分,塔身有九层。塔身第二层的檐角处,站立着一对侗族男女彩塑,再上一层是只锦鸡彩塑。锦鸡的上方,六至九层的飞檐是三只首尾相连的“小猴”,让人不禁想起“水中捞月”的故事。阁底的门框上有块横匾,上面写着“歌舞常臻”四个字,表明了小黄侗寨对侗族大歌的态度。

侗乡风雨桥

除了鼓楼,小黄建筑中的风雨桥也格外引人关注。风雨桥与长廊相似,桥由梁、廊、亭等部分构成,桥面建有长廊,廊上安装长凳,可供路人小憩,为人们挡风避雨,故被取名“风雨桥”。许多风雨桥上彩绘着各种花纹图案,又被称为“花桥”。

风雨桥的结构精巧,桥墩多为大青石,桥身为纯木质结构,多用杉木横穿直套,孔眼相接,结构精密,不用铁钉连结,别具一格。桥亭用青瓦盖顶,桥面用杉木铺就,长廊两旁的柱子、栏杆以及梁上绘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反映侗族人们的生活场景和美好愿望的图画作装饰。风雨桥不仅便利行旅,还是侗族人们欢唱歌舞、吹笙弹琴、娱宾迎客的场所,成为侗寨建筑的又一道风景。

苗族人们崇拜枫树,在侗族村民心中杉树占有非比寻常的地位。他们认为,杉树被砍伐后还能发出若干嫩芽,继续生长发育,象征着生生不息。鼓楼以杉木建成,造型酷似古杉;花桥同样用杉木架设,所不同的是前者立着,后者躺着,形成“鼓楼矗立、花桥横卧”的格局。许多花桥的长廊上都建有凉亭,远远望去,一竖一横,就像立着和躺着的大杉树。

侗寨民居和戏楼

侗寨民居以鼓楼为中心,逐层扩展开来,形成民居建筑群。鼓楼和萨堂是侗族的神域,民居则是烟火俗事的凡间。侗寨民居属于干栏式木楼建筑,所谓干栏式建筑,是指在地上或水中打桩立柱,将房屋构筑其上,用木料构筑成屋架,顶上盖以茅草、树皮或瓦,铺板为楼,合板为隔墙。高脚楼和吊脚楼是最为典型的干栏式建筑,高脚楼修在平坦的地面上,吊脚楼则建在斜坡面上,而小黄侗寨的民居也多以高脚楼和吊脚楼为主。

侗族人喜欢唱侗戏,戏楼在侗寨建筑群中同合仓、寨门、凉亭一样,属于建筑小品一类。一般来说,一个侗寨总会有一座戏楼,有的寨子多至四五座。侗寨戏楼多建于寨子中央,与鼓楼、歌坪相结合,构成侗寨的“心脏”。

侗寨戏楼是用优质杉木建成的,楼顶多盖杉树皮,有的也盖小青瓦。侗寨戏楼与民居一样,是一种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台面离地1.7米,戏台一般面阔14米许,进深7米至8米。台侧有楼梯,作上下台之用。台面后面有木板墙壁,两面各有一圆拱门,供演员出入用。台前罩面枋上多有木雕装修,彩绘龙凤呈祥、人物故事、花鸟虫鱼,琳琅满目,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周边古建筑&交通指南

推荐从江县周边侗寨游览线路:

小黄侗寨——银滩侗寨——龙图侗寨——肇兴侗寨(黎平县)

侗寨景观:

银潭侗寨

银潭侗寨距从江县城20公里,从江到谷坪公路从寨边经过。全村共323户,1669人,寨子周围青山环抱,古树参天,栉次鳞比的民居,杉木结构的吊脚楼依山傍水,13层鼓楼鹤立寨中。一条清澈的小溪穿寨而过,蜿蜒流淌,村寨周围是稻田和溪流,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银光,故名银潭。这里民族风情原始古朴、独特,有金道抬官人、“腊汉”“腊面”(侗语称男女青年)在红豆杉树下荡秋千传情等习俗。

龙图侗寨

龙图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东北部,因其北面有座高耸的山峰,其山势形态像是传说中龙的头部,龙头因此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龙图。这里是典型的侗族山村,村中大小道路全是水泥路,新式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和古老的叠檐鼓楼相互呼应。人们既保守着古老文化的习俗,但又不拒绝现代文明的融入。在龙图侗寨有200多栋气势雄壮的“碰柑洋楼”(种碰柑致富后修建的)散落在各处,好似一局美丽的棋局尽收眼底。

肇兴侗寨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到2012年,占地20万平方米,居民1100余户,6000多人,号称“侗乡第一寨”。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交通指南:

先从贵阳搭乘汽车前往从江,后在从江出发,前往小黄侗寨,从江至小黄27公里,柏油路面,车程约一个小时。每天两班从江至双江客车途经小黄,从江开出时间为8:00和14:00,双江至从江约9:30和15:00经小黄。从江至小黄的车票约为1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