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最近成为旅游业的一大热词。何谓“旅游+”?国家旅游局李金早这样阐述:“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在此过程中,“旅游+”也有效地拓展旅游自身发展空间,推进旅游转型升级。

广东旅游正处在转型升级的节点,在刚刚结束的2015中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下称“旅博会”)上,“旅游+”可谓大放异彩,美食、航空、老字号等等纷纷与旅游行业紧紧“相拥”,催生出另一片蓝海。

旅游+美食

让广东变身为接地气的“吃货天堂”

在旅博会上,美食成功“吸睛”。不仅来自新疆的烤羊肉串、梅州的蜜柚等地方特产,在老字号馆中,久负盛名的广州酒家、陶陶居、北园酒家、王老吉凉茶、九江双蒸、致美斋等食品界“大佬们”,也将拳头产品带入现场,吸引众多观众前来扫购。

实际上,广东旅游的特色与亮点,与美食息息相关。“美食天堂”是广东旅游名片之一,餐饮业的发展不容小觑。根据中国饭店协会今年上半年发布的《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2014年广东餐饮销售收入为2836.6亿元,排在全国第一位,同比增长8.3%,广东被称为最“能吃”的省份。

餐饮业的高活跃度,为旅游注入了活力。中国餐饮展以及中国厨师节首次纳入旅博会,在提升餐饮业关注度的同时,亦为旅游提供了更多可看可观的元素。在此次的中国厨师节上,吸引参会代表包括5000多名餐饮、酒店的烹饪大师和总厨;全聚德、百胜餐饮、麦当劳、真功夫、广州酒家、外婆家、东方宾馆、白天鹅等3000多家餐饮、酒店和团膳企业;广东各地及香港、澳门、北京、上海、天津、安徽、新疆、陕西、青海、吉林、内蒙古、辽宁、山东、黑龙江、广西、福建和美国中美餐饮联盟等地区的团体代表。大师名厨们精彩绝伦的厨艺比武、绝活展示,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

在旅游业界看来,将餐饮、美食、老字号等元素纳入旅博会,丰富了参展内容,但于旅游整体营销而言,从小处着手更具实效。广东知名旅游、美食评论员劳毅波认为,旅游推广应该根据消费环境整体的变化而变化,不能长期以同一种方式推广。尤其在目前“国八条”以及各个方面的消费环境影响下,餐饮消费的支出都是自掏腰包。因此在宣传推广方面,不妨着重突出早茶的包装,早茶消费不高,而且是现场烹饪,需要人们提前住下来,慢慢品味新鲜、热气腾腾的美味。在他看来,过分地强调一个菜系,命题太庞大,且与一般市民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广东,本来就是接地气的美食天堂,吃货天堂。

旅游+养生

重点发展养生医疗和养老旅游新业态

在旅博会上,专门设立的中医药养生旅游展区,重点展出具有广东特色的中医药养生产品。推进旅游+健康养生,是国家旅游局的战略部署。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国家旅游局与国家中医药局密切合作,共同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试点城市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产品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在业态创新、机制改革、集群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国际交流合作,中医药文化通过旅游更有效地走向世界。旅游+养生,在广东旅游发展中已有迹可循。

实际上,广东有着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养生文化由来已久,中医药养生旅游,是广东旅游的一大特色。早在2009年,广东率先启动中医药文化养生专项旅游;2010年,广东省旅游局、省中医药局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制定了《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试行)》,2011年,诞生了首批19家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广东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养生医疗和养老旅游新业态,将食疗、药疗、心疗、理疗与休闲度假相结合,中医药养生、现代医疗保健与旅游产品相结合,建设一批全国养老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基地。

一边是政府层面的推动,另一边厢,市场对养生旅游的需求亦日渐强烈。近日,专注做亲子游的旅游电商童游与中医养生专家合作,其广东养生类亲子游产品一经上线并受到家庭游客的广泛关注,市场反响强烈。

旅游+酒店用品

创新发展谋求新增长

“世界酒店用品看中国,中国酒店用品看广东”,这句话并非夸夸其谈。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酒店用品总产值将突破20000亿元,比2014年增长约12%。广东省达8000亿元以上,占全国总产值4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

实际上,酒店用品的迅猛发展,基于庞大的酒店市场需求。根据STR最新报告,2015年全球将新增酒店2400家,客房供应增加542207间。其中中国的新增酒店最多,达到460家,占总量的19%;提供客房增量140952间,占总量的25%,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随着制造业发展整体陷入疲软期,酒店用品业亦需要谋求更多新的发展思路。如何与旅游更好地结合,成为待破之题。中国酒店用品协会会长张汉泉表示,旅博会提供了大量的隐形机会,存在很多潜在客户,让企业能在后续中持续受益。在旅博会上,酒店用品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参与互动,上下游顺畅对接,压缩了诸多中间繁琐环节,让参展商和采购商能互惠互利。

“个性、经济、特色化的产品更具吸引力。”多位酒店用品采购商表示,随着自由行市场的逐渐壮大,符合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才更具价值。

除了与专业买家的对接,酒店集团打造线上商城,亦是酒店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本土酒店集团如铂涛、东呈等,都在打造住宿+购物的综合体验消费平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酒店用品业与传统酒店业、互联网业抱团发展,让酒店用品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实。

旅游+装备制造

借旅游之势,寻求装备制造业发展转折点

房车、游艇,这些广东旅游装备制造业中的明星,再次成为旅博会上的焦点。广东是装备制造业大省,然而近年来,广东装备制造业整体经营情况并不乐观。2014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进出口总值2.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同期全省进出口下降2.5%,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32.7%。其中,出口1.1万亿元,下降16.2%,进口1.1万亿元,下降13.8%。

如何借旅游市场蓬勃发展之机,寻求装备制造业的新突破,有待广东通盘考虑。实际上,游艇、邮轮及房车旅游,正在国内初步兴起。据交通运输部预计,2020年中国邮轮旅客数量将达到450万人次,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有活力和最大的邮轮市场。目前,中国邮轮旅游的巨大市场潜力,已经成功吸引了全球邮轮巨头的陆续入驻。

有关专家指出,在做好国内客源市场的同时,亦需要重视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市场的开发,依托邮轮公司,拓展旅游目的地,如大力发展特色沿岸航线,并培育海洋文化,出台扶持政策,不断推进国际、国内客源市场规模。

而房车旅游的发展,广东已先行一步。云浮今年率先建成了广东首个房车露营基地。据金水台温泉度假区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房车露营基地自对外开放以来,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房车预订比较紧张,周末经常出现满房的情况。为满足市场需要,金水台度假区还计划增建营地,采购更多房车进园。

“发展房车旅游,能够吸引自驾游客和户外运动爱好者。”云浮市旅游局副局长叶金波对这一新业态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而相对团队游客,自驾游客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停留时间较长,亦能进一步带动当地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综合性消费,对延长旅游产业链的收益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业界人士表示,中国房车旅游发展仍面临法律法规、土地财政政策不完善等问题,露营地土地落实成为房车市场发展最大的瓶颈,露营地建设和房车制造也没有明确的标准。房车旅游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广东需要在市场中摸索,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科学引导。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