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模式”的背后是人文情怀

乌镇旅游成为全国旅游行业的一张名片,当乌镇戏剧节一届比一届有影响力,当世界互联网大会选择乌镇作为永久举办地,世人都将目光聚焦乌镇,都在惊叹这个小镇究竟要干什么。许多人都在研究和学习“乌镇模式”,都着眼于乌镇旅游的开发保护模式和景区管理运营模式,其实这些都不是“乌镇模式”的核心和本质。

乌镇旅游这些年的成功和转型,并没有固定模式可言,“乌镇模式”也只是别人给予的认可。但有一点,却是乌镇旅游从开始之初到现在乃至未来,一直秉承的初衷和理念——怀着人文情怀做旅游,致力于保护和挖掘本土文化。这主要体现在亮点:第一是在浮躁的世界里,保持初心,做一些温暖的事;第二是追求卓越,将事情做到极致。

文艺复兴路上的里程碑式一步

2013年首届乌镇戏剧节的举办,是乌镇旅游从休闲度假向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小镇文艺复兴路上里程碑式的一步。戏剧相比旅游,是更纯粹直接的文化,乌镇戏剧节的举办加速了当地文化的复兴。

乌镇戏剧节走到第三届,以“承”为主题,文艺复兴之梦更加明确清晰。有生命力的戏剧必定是贴近生活的,所以我们有了上千场的古镇嘉年华;高水准的戏剧必定要有得到专业认可,所以我们有了世界级的特邀剧目;有创造力的艺术必定是新鲜流动,所以我们有了青年竞演;有传承的艺术必定是经典永恒的,所以我们有了戏剧小课堂。所有这一切,都彰显了乌镇戏剧梦背后的实际内涵。以戏剧为纽带,将国内外优秀文化汇入乌镇的历史长河,培植本土青年人才和熏陶大众审美。

乌镇戏剧节世界唯一性背后的原因

乌镇戏剧节迈出的这一步,对于小镇文艺复兴之路来说,虽然至关重要,但它并不是第一步也不是最后的一步。当世界各地的知名导演、演员来到乌镇,惊叹古老与现代在乌镇这个地方结合得如此完美,东西方美在此交融如此和谐,他们毫不掩饰地盛赞乌镇戏剧节的唯一性。

乌镇戏剧节走到第三年,它已经成为国内文化界最受瞩目的文化节庆活动。乌镇戏剧节期间,全国大半文艺青年和演艺界人士相聚在乌镇,共话共赏这一文化盛事。当国内最深入人心的戏剧节遇上国内最具特色的古镇景区,究竟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且看乌镇戏剧节背后的众生世界。

乌镇戏剧节的高度评价

“一个戏剧节应拥有专属精神、使命和目标,而这些正是乌镇戏剧节具备并吸引我的地方。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它便营造了特定的戏剧氛围,邀请的中外表演团队有恰如其分的比例。同时,教学工作坊、大师对谈,这些艺术家和热心观众的交集是乌镇戏剧节最本质、最具特色的性格。我非常感谢可以出任2014乌镇戏剧节的荣誉主席。”——尤金尼奥•巴尔巴(2014乌镇戏剧节的荣誉主席)

“我参加过阿维尼翁戏剧节,也去过爱丁堡戏剧节,其实很多戏剧节都会把演出集中在一个剧院,方在同一个舞台呈现,于是这个舞台就成了整个戏剧节最闪耀的中心,这一点也是很多戏剧节的共性。但是这里有很多街道、路径,戏剧在哪里都是,整个小镇都是戏剧的发生地。乌镇是个很美丽的地方,我很喜欢你这样的戏剧和古镇结合的方式。”——谢蒙·亚历山德罗夫斯基(2015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我们存在》的导演)

“乌镇有着古老的部分,也有现代的部分,乌镇很有品味,我觉得这个地方很适合做一个戏剧节。我曾经出席过很多世界各地不同的戏剧节,但是我觉得乌镇戏剧节,把中国最好的,最出色的戏剧工作者,还有西方很优秀的戏剧人聚在一起,我觉得这个组合提高了水平,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标志。”——黄哲伦(美国著名华裔剧作家、托尼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