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子航

作者简介:资深媒体人 旅游达人 自由撰稿人

我是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过后的第三天来到了洛阳,虽然立春已过,而此时的洛阳城依然寒气逼人。苍劲如虬的高大树木光秃秃的矗立在道路两侧,河堤两岸的芳草尽是枯黄。可即便如此,春的讯息早已在洛阳城里显露端倪,你看洛阳民俗博物馆外那金黄色的迎春花,再看丽景门古巷里正吐露芬芳的白色玉兰花;还有街头巷尾那一朵朵云鬓高绾,薄施粉黛,身穿汉唐服饰行走着的“花”。

说到洛阳的花卉,自然绕不开牡丹。自古赞美牡丹的诗词便不胜枚举,我个人最欣赏唐代诗人徐凝的那首《牡丹》,他以瑰姿艳逸、柔情绰态的洛神比作牡丹,由此可见,牡丹是多么的美丽。就在我步行去牡丹广场的路上,途经一家书店,我发现书店门口摆放着两盆正盛放的牡丹,惊喜之余不免心生疑惑,距离牡丹的花期还有一段时间,缘何此时盛开,想来还是要归功于花圃匠人的精心栽培,但我个人更倾心于时令花卉,反季节的花卉如同反季节的水果与蔬菜一样,虽有其形,甚至有其神,但缺乏“味道”,而“味”也只能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才会淳淳流溢出来。在道家的精神世界里,向往自然之美,顺应自然之道是一切万物的根本精神之所在。说到道家学派,其创始人老子曾在洛阳居住数十年,他的一生与洛阳有着浓厚的历史情结与不解之缘。

借着出差的机会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我的习惯,记得十年前我曾向河南博物院提议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讲解员,十年后的今天,众多志愿者讲解员早已出现并活跃在各大博物馆的那方“舞台”上,他们身上有几点共同的特质: 热爱自己的家乡;熟知家乡的文化与历史;乐于分享。

我在洛阳博物馆先后聆听了几位志愿者讲解员的讲解,他们在给参观者讲解文物的过程中,我从他们的眼神里捕捉到了“自豪”与“热爱”。洛阳的大小博物馆多达一百多座,其实也不难理解,北宋司马光诗云:“若论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在史学家眼中,洛阳都城的发展史,构成了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的主线。所以说洛阳城有太多可以向世人展示的“宝贝”了。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今天的他早已不再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洛阳一定是那颗最为耀眼的星。

我在参观游览洛阳各处的名胜古迹时,总会时不时地听讲解员提到“河洛郎”,后来方知河洛郎就是指今天的客家人。我在广州生活的这些年结识了很多的客家人朋友,他们来自福建、江西与广东,有位广东梅州的朋友跟我说,他的祖先是在北宋末年从洛阳一路南下经大庾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最后定居在了梅州。据我了解,当时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莆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历史上的客家人有过六次大的迁徙,时延1500年,南迁的原因莫过于战乱与自然灾害,还有少数人是因为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是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说到广东的客家人,我曾有幸参与了2015年9月由河南省旅游局主办的“重走客家路”大型主题旅游广东推广活动,记得当时我从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手里接过那面意义非比寻常的大旗,它意味着广东客家人的中原寻根之旅就此拉开了序幕。

身在异乡即为客,内含的是永久的对家乡的怀念。无论先民们的脚步走到天涯还是海角,但对故乡的思念永远不会停息,寻根问祖,拜谒祖先,才会延绵不绝。

中国的四大石窟各有千秋,洛阳龙门石窟的魅力在于所有佛像均系人力在坚硬的石壁上一点一点凿刻而成,还有就是与石窟隔河相望的香山曾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时期的精神栖息地。

说起白居易,我认为他最大的魅力就是“中隐”与“乐天”,若论颂扬大唐盛世的诗作上有李白,若论直面社会现实的诗作上有杜甫,可他笔下的卖炭翁、琵琶女、唐玄宗、杨玉环却鲜活千古,也正是因为《长恨歌》,令他钟爱一生的女子湘灵也随之鲜活千古。

行走在龙门石窟景区里,我想最吸引我的是建筑规模较大一些的佛窟内的那种很特别的空间感,走进去,抬起头,整个人像是步入到了另一个时空维度里,可以确定的是,那里没有任何人间的气息。佛窟里的佛祖盘坐在莲花石台上,菩萨站立在佛祖的两旁,佛教艺术和基督教艺术一样,神啊主啊菩萨啊,都不能做得太像凡人,佛祖面带微笑,菩萨个个慈悲,那一张张的面孔被雕刻得很是美妙,很是超凡入胜,但人间没有这样的脸。或许古人就是想营造出一种“距离感”吧,它时刻提醒着凡人,人和神是有距离的。而那些面目狰狞的罗汉按照等级非常对称地站在了菩萨的身边,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宗教的深沉感与自在感,也写满了把握真理的自信,以及不容辩驳的傲慢,看着他们会令观者不由地从内心深处去服从他,敬畏他,甚至惧怕他。中国的雕塑艺术与中国绘画之间有着某种关联,它们都很注重抽象形式美和情感表现性,龙门石窟的那些石像雕刻在抽象与具象之间获得了广阔的审美张力,而当我站在那些个大的佛窟空间里,我能直观地感受到古代匠人在开凿与雕刻时的思考格局有多么的大。

从周公营造洛邑那刻起,“洛阳”二字便赫然出现在了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它曾跟随着商队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它也曾跟随大小船只在隋唐大运河上一路向北,一路南下。有人说,在洛阳两手一摸就能摸到河洛文化,双脚一踩就能踩住秦砖汉瓦。此言不虚,沿着洛河自东向西排列的五大都城遗址有着“地下金字塔”的美誉,在众多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难以计数的精美文物,四分之一的文物已醒来,四分之三的文物仍沉睡于地下,为了更好的保护它们,就不打扰它们的清梦了。

(本文图文均为作者邱子航原创,已授权网易旅游发布。转载授权请联系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