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0年3月18日,蒙古国通过了《蒙古文字国家大纲》,计划从2025年起正式恢复传统蒙古文的使用。

那么蒙古国曾经使用的是什么语言?为何会宣布恢复传统蒙古文呢?

这一切,还要从传统蒙文的发展开始说起。

一、传统蒙文的形成与发展

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族并没有文字,只是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发音,由祖辈口口相传,形成了早期的蒙古语言。

也正是因为文字的缺失,使得蒙古各部落之间的交流只能依靠口语。不仅信息传达速度慢,还容易出现失误,造成严重的损失。

尤其是在蒙古族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传统习俗没有文字作为载体,很难准确流传下来,影响了蒙古族文化的传承。

1204年,乃蛮部被成吉思汗大军所击败,乃蛮部国师被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成吉思汗就已经发现文字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行军打仗时,仅仅依靠口头向各部落传达命令,很容易造成遗失战机、信息传递错误等问题。

恰好这个国师精通回鹘文,成吉思汗便命令他创造蒙古文字。

而回鹘文的起源,还要从丝绸之路开始说起。

随着商业的往来,粟特人将阿拉米字母与本族发音相互对应,创造了粟特字母。

同样没有文字的回鹘人受到启发,便直接将粟特字母整体照抄,用来翻译回鹘发音。

从这之后,粟特字母拼写的回鹘语就成了回鹘特有的语言文化,也叫做传统回鹘文。

成吉思汗覆灭乃蛮部时,回鹘文字已经十分完善,国师将回鹘文的字母与蒙古发音相对应,创造出了上文提到过的传统蒙古文。

传统蒙古文字属于拼音文字类型,书写方式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趣的是,回鹘人并没有一直采用粟特字母,而是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改为阿拉伯字母,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回鹘文,反倒是传统蒙文一直保留着回鹘字母。

等到忽必烈接管蒙古后,传统蒙文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不过传统蒙文却有一个缺点——无法更好地与其他语言相互翻译。

但作为疆土辽阔的大国,与外国的交流必不可少。但由于各种原因,忽必烈不得不采用汉语对外交流。

思来想去之下,忽必烈命八思巴创造出了一种,名为“八思巴文”的新的蒙古文。

实现了与汉语、波斯语等语言的翻译,甚至强制推广“八思巴文”,限制传统蒙文的使用。

只不过传统蒙文简单易懂,一直在草原生活的蒙古人一直使用传统蒙文。

等到蒙古的中原政权覆灭后,退回草原的蒙古人只能继续使用传统蒙文,“八思巴文”则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此后的时间里,传统蒙文虽然也受到过其他语言的挑战,却没有受到毁灭性打击,一直延续至今。

但在蒙古国独立的同时,传统蒙古文却受到严重冲击。

二、苏联煽动,蒙古国独立

作为能征善战、又地处偏远的游牧民族,自从蒙古族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远离中原政权,也一直不停地侵扰边境,企图前往富饶的中原定居。

所以对于大多数帝王来说,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一直是困扰国家安定的心腹大患。

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所致。即便蒙古人曾经建立了统一政权,却也无法真正统一所有蒙古部落。

等到元朝政权瓦解后,蒙古族继续各自为政,不断入侵中原地区。直到清朝时期,所有蒙古地区才重新归顺朝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好地治理蒙古人民,清朝廷尊重蒙古内部的差异,将蒙古地区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内蒙古和外蒙古(蒙古国)。

只不过在这个时期,蒙古国还是我国领土。虽然有沙俄在旁虎视眈眈,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但随着北洋政府的成立,沙俄想要控制外蒙古的野心再次萌芽。

为了达到目的,沙俄一面派人对外蒙古的宗教负责人洗脑,一面又派人与北洋政府取得联系,威逼利诱袁世凯承认外蒙古的自治。

利欲熏心的袁世凯急于上位,险些将外蒙古分离出中国。

好在袁世凯很快便被赶下台,沙俄也爆发了十月革命,在外蒙古的驻军陆续撤回了国内。

中国政府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收回外蒙古的好机会,便派西北守边使徐树铮率军进入外蒙古,恢复了领土主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直皖战争发生之后,驻扎在外蒙古的中国军队主力被迫撤出。

1921年2月,苏联强行派兵到外蒙古,占领了库伦。

7月10日,在库伦以哲布尊丹巴为皇帝的蒙古君主立宪政府正式成立并宣布独立。

这一行为虽然受到北洋政府的谴责,但苏联不想放开对外蒙古的控制。

他们一边与北洋政府虚与委蛇,声称尊重外蒙古属于中国的事实,一边又在暗地里向外蒙古继续派兵,煽动外蒙古分裂势力。

1924年5月,蒙古取消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共和制,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