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总是与水连在一起的。水,又总是连着山。所以,有山有水的地方,必然会有龙的存在。

山高海阔的崂山,雪瀑明漪的崂山,自然是龙喜欢潜栖、蟠卧、骧驰、腾飞之地。崂山怀抱里的一些村落,也就自然而然将“龙”冠在了自己的名号上。

山人数了数,崂山百余个村落,名字里有“龙”的,就有七个,他们是卧龙、五龙、五龙涧、北龙口、南龙口、雕龙嘴、龙泉。

适逢甲辰龙年,遂编了一个崂山“龙村”小辑,展示给喜欢东海崂林泉村落的山友们。

生查子·卧龙

何处是君家,九水村前过。

三十里乡音,长与清泉和。

篱落不扃扉,时有云来坐。

无意问行藏,深岫任龙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文:望之崂山 书法:沈志宏

卧龙村,坐落于北九水景区的青山绿水之中,白沙河从村前淙淙流过。

卧龙这个名字,据传来源有二。其一是明朝永乐年间,卧龙村孙氏先祖从云南(云州之南?)窝洛村迁来崂山安居立村,以念乡铭源之故,沿用窝洛村名,后衍为卧龙。

另一个来源,是北窝洛村后山岗上,有一肖人象形石,远观如手执羽扇的孔明先生,所以起名“卧龙”。

卧龙村南有大崂观,曾是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一。

九水深处的卧龙,一年四季皆画境,而樱桃花开、樱子红时尤为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查子·五龙

何处是君家,北宅神仙府。

林壑水龙行,岭上云龙舞。

汲泉沃时蔬,笑与山人语。

隐此赋园田,甲子何须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宅街道五龙社区,位于崂山西麓,五龙河流经村子,地铁11号线从村东驰过,隔河与埠落相望,邻华阳、五龙涧、七峪,村南山上有个山洞,传说曾经蟠着五条龙,因之得名“五龙洞”,并以其名村为“五龙村”。

五龙洞外,五龙村还有“崂山七十二庵”之一的莲花庵,南山顶石崮上有一天然石臼,类似于崂山长岭的“天心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查子·五龙涧

何处是君家,叠巘苍苍涧。

九水玉鳞潜,五岭青龙见。

石门长不扃,泉濑云心远。

深巷吠松风,邈邈村炊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崂山二十多年了,直到癸卯年秋天,才第一次造访了五龙涧这个小山村。

没去过陶公笔下的桃花源,不过去了趟五龙涧,觉得这里应该就是桃花源的样子。

静静流淌的五龙河,苍苍杳杳的华楼山,深涧,岩泉,脚步很慢的云,山野之间的茶园、灌木,路边的篱笆和幽幽绽放的牵牛花,年纪比在小巷聊天的老人更老的石头房子,这是那个秋日的下午,五龙涧给山人留下的一些映像。

那次回来,给五龙涧写了首词,配图发在公众号上,有朋友看后道:咋不说一声,我就在村里住呢。

呵呵,原来,想到这个梦里山村小隐的,不止山人一个呢。

当然,大多数的山外人,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羡一羡这个层次上。小隐村山,虽有难度,然掷浮生半日,去走一走、看一看,还是可以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查子·北龙口 南龙口

何处是君家,翠岭龙头举。

金口紫霞生,玉口青云吐。

霖涎河之源,乾惕行风雨。

长佑我乡黎,仓廪俱丰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癸卯年冬天,为给“家在崂山”系列的牟家、枯桃、张村河等村落拍摄配词图片,山人数次登上枯桃村后的将军山。

将军山北望,群山嵯峨,村舍历历,在海大之北、张村河畔,就可以望见北龙口与南龙口。

两个龙口村之名,据传源自村东山峰上的两块巨石,一块朝南,一块向北,仿佛巨龙启口。于是两个村子即以相对“龙口”的坐落方位,分别冠名“北龙口”、“南龙口”。

“龙口”开阖之间,是东海崂的林岚山霭,是张村河的潺潺泉漪,是学泮的朗朗书声,是村巷的暧暧人烟,也是苍黎百姓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望和希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查子·雕龙嘴

何处是君家,家在雕龙嘴。

仰口发千帆,古刹华严美。

岭上白云生,海底玉如翡。

朴树老虬根,扎此应无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创作“家在崂山”一村一词文系列之前,山人曾写过一组七篇《在王哥庄漫漫地走》,其中第三篇,就是专为雕龙嘴村的古朴树写的。

每次去崂山东麓,经过雕龙嘴,山人都会停下来,到雕龙嘴踞海高崖上的那棵朴树前看一看。

真好,真是难得,于断崖之上立锥,把根深深地镂进坚硬的花冈岩里,栉沐了数百年的烈风、海雾、盐、凇雪,这株朴树依然蟠龙苍虬,枝干健旺,默默地守望着这一片海、一群山、一个敦璞安静的小渔村。

崂山的每一块石头,山中的每一棵树,都是一个老人、一部大书,都在无声地讲述着许多故事,以及一个个古老而又长新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查子·龙泉

何处是君家,珠毓双龙口。

沧海唤泉心,背井长河走。

撷我劳山霞,斟我东山酒。

大石总关情,恒若足和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石和龙泉,三十年前是一个村。编村志,崂山其他的村各自单独成册,大石和龙泉两村村志集于一书。

1990年,因兴建大石村水库,桃园涧、九水菴、河西崖、鹁鸪窝等自然村村民搬迁到南龙口村后,始称“大石新村”,1998年新设为行政村,名“龙泉”。

龙泉之名,来自于大石村的龙泉观,也叫“九水庵(菴)”,原坐落于大石村九水河北岸,后因修建大石村水库,原址淹没于库底。

在青岛,有一条中国最早的公路——台柳路。资料记载,台柳路始建于1903年,起自青岛市台东,经双山、河西、李村、北龙口、汉河,抵达崂山柳树台,全长约31公里,1905年竣工。这条路上,当时修建了很多桥梁、涵洞,其中有一座以其桥拱之形名曰“弹月桥”,跨“一脉崂山双九水”之南九水,就在大石村前。

大石村林山苍翠,多象形奇石,如船头石、靴子石、把刀石等;多俊秀山峰,如小崂顶、团崮顶等;多幽深谷涧,如峨涧、鹁鸪窝涧、桃源涧、汉褡岭涧等。

龙泉村毗邻南、北龙口,仿佛龙口中衔着的一颗明珠,村子亦是群山环抱,林木葱茂,张村河水淙淙流过,周边还有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第六十八中学(原崂山二中)、院士智谷、华东葡萄酒园等。

大石,龙泉,弹月桥,九水,双龙口,张村河……只是听听名字,就可以想往——这里的山水该有多灵秀,这里的风景该有多琦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将军山,北望,大雪沃龙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在崂山,心爱崂山。千里万里,要来崂山。

“千难万难,不离劳山”。千好万好,不如东海崂。

千言万语,千诗万赋,也说不够、道不尽这大美的崂山!

有个崂山,从此不思远方……

本文编辑源自“看山人”公众号,作者“望之崂山”。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