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一半的城市,将在未来消失?”

近期,世界知名杂志《自然》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城市地面沉降的研究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内容中提到了我国大约有一半的城市都在下沉,涉及到的人口总数达到了2.7亿。此外,该报告中还提到了我国大约有1/4的沿海地区都将会被海水淹没。

可以想象的是,这份报告的发表给外界带来的恐慌有多大,尤其是对于当事国我国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这种预测成真,未来的我国将会面临何种恐怖的灾难后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不免让我们猜测,到底是何种原因会导致我国出现这种灾难?趁着灾难还未到来之前,我们能不能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这些?

地面沉降的后果

提起地面沉降事故,我们不免想起了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现地地面塌陷事件,甚至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大城市人流量聚集的地区造成了不小的严重后果。

其实,各地出现地地面塌陷事件虽然难免有人为因素的作用,但背后难免大部分都是由于客观环境改变所带来地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造成地面灾难的主要元凶就是城市地下水的严重失衡。

为什么这么说?

都知道城市是建立在地质土层之上,虽然难免会由于土层质地原因导致城市出现内陷,但基本上这种概率是很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中国大部分城市在过去的几百上千间早就有城池存在了,属于经过了时间检验的靠谱地带。

排除了这种原因之后,剩下的最大因素就是地下水地失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地下水压力只有在平衡地情况下才能保证地基安稳,一旦由于开采过量导致严重流失,出现地下水压力失衡地状况,那么地面出现塌陷几乎就是必然地结果。

再者,由于地下水的流失,导致了原本非常饱满的土层会随水分的流失而干燥,进而引发收缩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转变是不可逆的,而造成的灾害自然也是不可逆转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基本也印证了上面的猜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北京、天津、哈尔滨和长春等地,这些城市除了同样拥有巨量人口之外,最大地共同点就是地下水的开采量都比较恐怖,这也导致了这些城市无一不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而根据世界知名杂志《自然》发布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一半城市都不同程度存在地下水沉降的问题,波及到的总人口高达2.7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论调一出来,难免会引起国内民众的恐慌,先不说《自然》杂志得出的结论准不准确,即使把这个数字打个折扣,对于我国来说也是不能承受的代价。

更何况,除了地下沉降对国内城市带来了隐患,沿海城市更加倒霉,因为还有个海平面上升带来地困扰也早已悬挂在了这些城市地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这些年全球变暖带来的“温室效应”对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恐怖影响。

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随着近些年全球变暖的加剧,只需要大约50年的时间,不断上涨的海平面就会淹没大部分的沿海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我国来说,到时候受到波及的沿海城市可能会达到1/4左右,这是一个足够令人感到恐怖的数字。

当然,除了我国之外,全世界的沿海城市都将免不了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了应对这种可能到来的灾难性的后果,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呢?

中国的应对措施

拿地面沉降这个事情来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两方面下手,即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首先是地下部分,最为重要的就是解决地下水失衡的问题。而地下水失衡的主因就是开采过量,因此所有的措施都应该集中在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这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们普通人做的就是需要节约用水,不要浪费每一滴水资源,时刻将节约用水的思想牢记在心中,如此一来,地下水资源的用量自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当然,节约用水只能缓解地下水开采的速度,无法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国家层面所采取的努力。

为了解决居民用水导致地下水开采过量的问题,我国早就在2012年的时候,就出台了关于更好管理地下水资源的法案,在该法案中规定,为了更好的管理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是合法合规的,不能过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在具体措施上,我国也实施了诸如南水北调这样的超级工程以此来达到调节国内水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现如今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成功完成,我国北方城市的用水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在地上部分我国也开采了有利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针对地上部分过于聚集而导致的地面压力过大的问题。

涉及到具体实施层面上就是将地面的建筑尽可能地向城郊推进,并且所修的新建筑也主要采用了低楼层、重量低的建筑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种措施对于国家的国土条件要求比较高,像一些小国寡民的国家是根本无法开展这种做法的,除非像俄罗斯一般可以拥有广袤的国土空间可以实施。

最后就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的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像我国早就承诺要在本世纪中期左右完成碳中和目标,而碳达峰在我国不少地区早已得到了实现。

此外,在国际其它国家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国际社会的一致努力下,相信未来的温室效应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本身生存的这个星球是很脆弱的,因此在现如今工业文明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真正的灾难到来之后才开始悔不当初。

爱护自然资源,对于全世界来说,都应该是一件放在心头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