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520赖清德上任仅剩10天,台当局却屡屡被曝“邦谊”不稳!

今年1月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刚一结束,南太平洋岛国瑙鲁“突袭式”宣布,与台当局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不再与之发展任何双边关系,并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寻求与中国大陆恢复全面外交关系。

这给刚刚胜选的赖清德一记当头棒喝,外界纷纷猜测,类似状况是否会在520当天再次上演。对此,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给出答案,台当局“邦交”短期之内不会有问题,但有2个“邦交国”确实有一些长期的隐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钊燮透露,其中有一个“邦交国”长期动乱,需要联合国协助这个国家的重建,台当局也投入很多,虽然他们也很感谢,不过长此以往还是会担心。岛内媒体猜测,这2个国家可能是指海地与危地马拉。此外,吴钊燮还谈到他担任外事部门负责人期间,有8个所谓”邦交国”与台当局分手,国民党讽刺他是“断交部长”。

此外,最近南美国家巴拉圭总统培尼亚在接受专访时,透露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焦虑。他坦言,巴拉圭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挑战的核心,正是由于国内农业团体强烈要求政府与中国大陆建立外交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巴拉圭是南美地区唯一还与台当局保持“邦交”的国家。为了维系与其关系,自2018年至2023年期间,台当局向其提供了1.5亿美元的援助,旨在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基于这一错误立场,巴拉圭作为一个农业出口大国,无法直接向中国大陆出口牛肉、大豆等农产品,对华出口也要经由“第三国”,严重损害了巴拉圭农产者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一边,台当局提供给巴拉圭的资金,有大部分都流入了该国官员们的口袋,例如用于改善当地住房的200万美元,被挪用以维修总统专机,而该飞机维修的公司竟是该国前总统创办的企业。这样的举动无疑加剧了巴拉圭民众对政府决策的质疑,他们认为政府为了一己私利放弃和中国大陆建交,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于是纷纷呼吁与台“断交”。

事实上,不止巴拉圭民众,连巴西总统卢拉也曾公开建议巴拉圭应考虑同中国大陆建交。面对越来越强烈的呼声,培尼亚坦言,如果无法证明和台湾地区的“邦交”符合其国家利益,巴拉圭政府面临的压力会与日俱增。

台当局“邦谊”摇摇欲坠,立陶宛再来加一把火。日前该国总统瑙塞达公开表示,台当局在该国设立的所谓“台湾代表处”,应当按照国际标准改名为“台北”,并且希望通过这项调整来传达出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立陶宛总统这番表态,台当局赶忙出面找补。吴钊燮先是暗指立陶宛总统态度前后不一,随后表示就算要改名,也必须与台当局协商。目前立陶宛尚未如此要求,他们也不接受任何改变。

3年前,立陶宛不顾中国大陆强烈反对,执意与台当局互设代表处。意料之中,此举碰触了中国大陆的红线,中立关系急转直下,不仅外交层级从大使级降为代办级,两国经贸关系也跌至谷底,立陶宛的商品几乎完全失去中国市场,多类产品皆被中国海关拒于门外,对华出口几乎为零。

三年下来,立陶宛终于扛不住了。眼看形势越来越不利,考虑到本国利益和选举,立陶宛主动对中国大陆示好。面对立陶宛的反复,民进党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得听之任之。岛内媒体表示,翻来覆去一圈,被耍的就只有民进党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当局在所谓“邦交”上节节败退,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两岸关系紧张。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民进党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局势显著降温·。台湾地区再也没接到世卫大会观察员邀请,期间台当局也找过美日等国帮忙,但结果均未能达成目标。此外,蔡英文任内有10个国家与台当局断绝关系,说明台当局依靠“金援外交”维持关系的策略彻底失败。

民进党政客到现在还没有认清事实,与外部势力勾结越紧,陷得越深,“倚外谋独”只会往火坑跳。从开放“莱猪”、核食,到台积电在海外扩厂,再到购买大量外国军事装备,蔡英文已用光了所有对外筹码,赖清德上任或面临无资源可用的局面。未来台当局的活动和生存空间注定萎缩,所谓“邦交国”清零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