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溘然长逝,举国哀悼。

中央为了妥善安排毛主席的身后事,专门成立了治丧委员会,负责确定亲属守灵人员名单,以及参加追悼会的人选。

然而毛主席的长女李敏,却在看完治丧委员会拟定的守灵名单后,对着工作人员露出了不赞同的目光:

“怎么没有我的哥哥毛岸成?”

很多人一听这话便心生疑惑:毛岸成是谁?

那么,李敏提到的毛岸成究竟所谓何人呢?他与毛主席又有何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敏提到的毛岸成,其实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那就是贺麓成。

贺麓成与毛主席的亲缘关系极为深厚。

他的父亲毛泽覃是毛主席嫡亲的三弟,而他的母亲贺怡则是贺子珍的同胞姐妹,所以他既是毛主席的侄儿,也是毛主席的外甥。

只可惜,贺麓成从出生起就没有见过他的父亲与伯父,而他与母亲贺怡,也只是有过短暂的相逢。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便要归结于那个特殊的时代。

时间回到1934年10月,彼时中共中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部队不得不退出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大转移。

毛泽覃与贺怡夫妇并没有跟随大部队离开,因为他们被安排留在了苏区,进行游击战争。

红军长征出发前,贺子珍找到了妹妹贺怡,将她与毛主席的儿子小毛毛,托付给了贺怡一家照顾。

只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之后小毛毛,会因为多次转移而彻底失去了消息。

以至于后来一些悲剧的发生,也与这件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1934年12月,时任红军独立师师长的毛泽覃接到组织命令,要求他带部队转战闽赣边界。

他的妻子贺怡当时怀有身孕,不能与他同行,所以便在组织的安排下,贺怡带着父母,来到赣州一带从事地下工作。

1935年是中共白区工作最为艰苦的一年。

贺怡与父母抵达赣州后,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只能住在城郊的一个村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整个赣州都被白色恐怖所笼罩,国民党保安团经常来村里搜捕可疑人士,而贺怡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坚持完成了党的地下工作。

1935年2月,贺怡临产生下了一个男孩,并取名为毛岸成。

“岸”指的是辈分,表明他与毛岸英、毛岸青是同辈,“成”则有革命必定成功之意。

生下毛岸成后不久,贺怡一家的生活愈发困窘。

她与母亲只能白天砍柴开荒,晚上再做一些袜子拿到城里去卖,维持一家人的基本需求。

5月的一天夜里,一位交通员行色匆匆地来到了贺怡家中,他一见到贺怡便面带悲戚地说道:

“贺怡同志,毛师长在战斗中牺牲了。”

贺怡一听这话顿时呆住,交通员只能眼含热泪地,给她讲起了毛泽覃牺牲的经过。

原来,毛泽覃率领的独立师在转战闽赣边界后,便由于苏区中央局和福建省委坚持推行的错误“左倾”路线,而损失惨重,一度只剩下了十几个人。

1935年4月25日深夜时分,毛泽覃率领残余部队抵达瑞金,计划在这里稍作休整。

谁知,还没等到第二天天亮,敌人的排长秦坤便在叛徒何某的引领下,带兵包围了他们驻扎的地方。

面对敌人的突然袭击,毛泽覃迅速作出反应,果断地指挥其他战士们向后山撤退。

他自己,则勇敢地跑向一个高地,端起手中的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为战士们的撤退提供了掩护。

而后激烈的战斗中,毛泽覃不幸被敌人射来的一排子弹穿透了腿部,鲜血瞬间染红了整个衣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失去行动能力后,自知难逃一劫,便将中央军委授予他的勋章,从内衣口袋中取出,用尽力气丢向了小溪边的杂草之中。

之后又一排子弹朝着毛泽覃飞来,他无力躲闪,只能任由子弹穿过了他的胸膛。

最终,毛泽覃永远地倒在了血泊之中,牺牲时年仅29岁。

而那枚被他扔出的奖章,后来在解放后被当地有关部门找到,珍藏在了瑞金市纪念馆中,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

毛泽覃牺牲的消息对于贺怡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但身为一个历经磨炼的共产党员,她并没有让自己过度地沉溺于悲伤之中。她很快擦干眼泪,重新投入到了对敌斗争当中。

随着局势的变幻,地下工作的危险性不断提高。

贺怡不得不将几个月大的儿子送到亲友家中寄养,而贺麓成这个名字,便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之后几经周折,贺麓成最终被寄养在贺怡的远亲贺调元家中。

当时贺调元所在的新县花汀村,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显少有外人打搅。

再加上他家中十分富庶,所以贺麓成的童年生活,算得上无忧无虑。

只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贺麓成的聪明才智越发显现。

他敏锐地注意到,爷爷贺调元时常会收到来自各个地方的信件,而这些信件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对家中情况的关心。

后来又长大几岁,他才终于知晓了那些信件的来历——原来,它们都是母亲贺怡寄来的问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由于爷爷贺调元也仅只是知道他父母的名字,所以贺麓成,一直不太了解他真实的身世背景。

另一边,贺怡在将儿子送养后,便开始在南昌、广州、韶关等地往返,完成组织上交代的工作。

1940年6月30日,贺怡在韶关潜伏时,不幸落入了特务的手中。

为了不被敌人掌控,贺怡在被捕的一刹那急中生智,吞下了一个金戒指、企图自我了断。

可惜,这种做法非但没有让她如愿以偿地死去,反而让她遭受了更加残酷的刑罚,甚至还导致胃部严重下垂。

当时,正值国共两党携手共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键时刻,这时,周总理出面谈判,以国民党战俘作为交换条件,成功地将贺怡从敌人手中解救了出来。

贺怡一出狱,便来到延安接受了胃部切除手术,那枚让她饱受折磨的金戒指,也是这时才被取了出来。

按照医院的规定,病人在进行手术之前必须由亲属签字确认。

然而,贺怡的丈夫毛泽覃早已牺牲,姐姐贺子珍又远在苏联,贺怡不可避免地陷入无人为她签字的窘境。

最后是毛主席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在手术单上签下了“毛泽东”三个大字,贺怡的手术才得以顺利完成。

之后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到了1949年。

这一年的8月,贺怡被中共中央华东局派遣到江西地区,担任中共吉安地委副组织部长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怡认为,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便打算将儿子接回自己身边生活。所以,她抵达江西后不久,就坐车来到了花汀村。

彼时的贺麓成已经在读初中,他虽然时刻在想念着自己的亲生母亲,但母亲的形象于他而言,仍是比较陌生的。

当贺怡身着时髦的大翻领列宁装,亲切地呼唤着贺麓成的名字时,他直接愣在了原地。

直到贺调元闻讯赶来,激动地对他说道:“麓成,她就是你日思夜想的亲生母亲啊!”

贺麓成这才恍然大悟,哭喊着扑进了母亲的怀中。

在抱住儿子的一瞬间,贺怡也不禁泪如雨下。

母子俩就这样紧紧地相拥在一起,仿佛要将这十四年的思念与期盼,全部都化作眼泪,发泄了出来。

之后,贺麓成离开花汀村,跟随母亲贺怡来到了吉安生活。

贺怡十分珍惜与儿子重逢后的生活,但她的心中仍然留有不少遗憾。

一是,姐姐贺子珍托付给她的儿子“小毛毛”至今毫无线索,二则,是她与毛泽覃所生的长女同样杳无音讯。

贺怡深知姐姐这么多年经历的苦难,所以她下定决心,势必要找回“小毛毛”,让姐姐享受到天伦之乐。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贺怡在带着贺麓成寻找小毛毛的途中,竟然发生了车祸。

当时,他们乘坐的吉普车一瞬间翻车,贺怡不幸当场死亡,贺麓成则被压在车下,失去了意识。

等到他第二天醒来时,便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怡去世后,贺子珍将贺麓成接到了上海生活。

当时贺怡的哥哥贺敏学,也在上海担任防空军司令员,所以贺麓成,是在姨妈与舅舅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

贺子珍从一开始便告诉贺麓成:“不要依赖父母的身份和地位过生活,更不要依赖毛主席家族的光环。你要像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学会自强自立。”

这些话,贺麓成都默默地记在了心里,他从上学的时候开始,便不再填信息表时写毛泽覃与贺怡的名字,只写“亡故”二字。

他尽可能地不让别人知道他的身世,也从没有利用身份,去谋求任何特权。

中学毕业后,贺麓成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化专业。

1957年,贺麓成被组织上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地对地导弹”,并且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

1961年,贺麓成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导弹工程师。

为了研制出我国自行设计的导弹,贺麓成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着,他翻译了近百万字的导弹技术资料,拟制的图纸资料更是高达数十本。

而且,贺麓成还和另一位工程师在经过反复钻研后,提出了自创的导弹控制方案,为中国第一枚自研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的成功,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1980年,国防部五院开始评定高级职称,贺麓成一跃成为了总参系统第一个被评上高级职称的人,他的职称证书上还印着光荣的“001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麓成是毛氏家族中不多见的高级技术专家,就连毛主席在世时,也对他颇为看好。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贺麓成并没有与伯父毛主席见过面。

据说,1959年毛主席曾经对即将结婚的李敏说道:

“你有个哥哥在北京,应该邀请他来参加婚礼。”

可惜,贺麓成当时所在的军事部门很难接到电话,所以李敏并没有找到他。

直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李敏在拟定亲属守灵名单时提到贺麓成,他才终于有机会见到,已然紧闭双目的毛主席。

毛主席逝世后,长女李敏却在追悼会上发火:我哥哥毛岸成怎么没来。

贺麓成从研究所退休后,便热衷于公益事业,经常捐钱捐物支持革命老区建设。

他给自己的儿女恢复了“毛”姓,并以此来纪念他逝去的父亲与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