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马来西亚方面对外宣布将尽快重启对马航MH370的搜索工作。

截至此时,距离2014年马航失踪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但是这十年里,关于马航失踪的各种猜测和怀疑一直充斥着网络媒体。

更是有人爆出了很多马航失踪时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只不过一直以来官方并没有给出任何实质性的结论。

如今搜寻工作重启,马航失踪的真相究竟会不会被揭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中国新闻网】【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等(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中国顶尖芯片专家

据网传消息,在MH370航班乘客名单中,有60多名中国籍乘客被列为"无业游民",但实际上他们应该都是国内某些芯片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

值得深思的是,其中竟然就有4人曾在一家美国芯片公司工作,并拥有该公司一项专利技术的所有权。

更令人觉得蹊跷的是,就在MH370航班失联的第二天,那家美国芯片公司就单方面宣布,上述4人已经被撤销了该专利技术的所有权,并将该项技术的专利权彻底独占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意味着,MH370事件的幕后黑手,很可能就是针对中国芯片产业而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

目的无非是想通过暗中绑架国内芯片专家,从而窃取先进技术,进而打击和遏制中国在该领域的崛起。

虽然缺乏确凿证据,但航班上载有如此之多芯片专才的巧合,加上事件随后而来的种种离奇迹象,确实让人不禁对此产生了一些反常的猜忌和联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

多加的3吨燃油

根据英国资深波音777飞行员西蒙·哈迪的推测,MH370航班失联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

他透露机组人员在起飞前额外加注了3吨燃油,这将大大延长飞机的飞行时间。

不仅如此,机组人员还在驾驶舱补充了氧气储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异常做法似乎暗示了一种与常规不符的飞行计划。

哈迪推测机长当时可能怀有极端的自杀念头,试图将飞机蓄意迫降在一处遥远且几乎难以勘察的海域。

在他的分析中,南印度洋的吉尔文克断裂带很可能就是机长计划迫降的目标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这条长达数千公里的海沟平均深度在4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之一。

即便飞机残骸真的掉落其中,由于深不可测的巨大水压,残骸也必将遭到严重的挤压变形,难以辨识痕迹。

更为糟糕的是,这片区域还时常发生地震,有可能永远掩埋了所有证据。

如果哈迪的推测不无道理的话,那么印度洋广阔无垠的深海或许就是永远封存了这架飞机和239条生命的埋骨之地。

即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这片广袤的搜寻区域内,搜救队伍也可能徒劳无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我们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

毕竟时隔已久,缺乏确凿物证,任何推测都难免有失偏颇。

然而,从MH370航班失联过程中的多个反常行为来看,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怀疑是否有"人为因素"介入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线问题

MH370航班原本计划飞往北京,但令人不解的是,在进入马来西亚管制空域后,飞机突然脱离了预定航线,转向西北方向前进。

这一动向与赴京的航线完全相反,难道机组在中途遭遇了某种我们所不知的威胁或胁迫,被迫改变航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尽管当时飞机燃料储备充裕,完全足以抵达预定目的地,但机组却选择了一条更加曲折、行程更远的航线。

这完全背离了通常情况下航班本应选择最直线距离以节省燃油的原则。

究竟是出于何种特殊考量而不得不这样决定?亦或者,根本就不是机组在做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更加迷惑的是,MH370最终消失在雷达上时的位置,与周边可供备降的机场相距甚远。

如果机组确实遭遇了某种危机需要迫降,按照常规做法,他们理应调头飞往离得最近的机场寻求备降。

然而MH370却似乎完全无视了这一航空常规,飞机航向前所未有地扑朔迷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号问题

而根据航空专家分析,飞机上的应答系统无法被随意切断,需要输入特定代码方可操作。

这就意味着,不论是机组人员还是其他什么人,都需要对这一系统的运作原理有深入了解,才能将其关闭。

而一旦系统关闭,飞机就会在雷达上"失踪"、与地面失去联系。

而根据报道,马航曾与另一航班建立过无线电联系,而且在系统被切断后飞机做出了180度大转弯,与原定航线完全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分析人士猜测,机组人员当时极有可能遭到了不可抗拒的胁迫。

但我们还无法判断,到底是机组人员还是其他什么人涉案。

如果真是机组人员所为,动机又是什么?

而如果不是机组人员,他们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是单纯的恐怖活动还是另有其他企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疑货物

据说当时MH370机上载有2.5吨未经安检的"可疑货物"。

要知道任何航空货物在被运上飞机之前,都应当接受严格的安全检查,这是航空运输的基本规范。

而这批货物不仅未经检查,其实际内容也被隐瞒了起来,被简单列为"无害货物"。

这已经严重违反了运输规定,无疑存在重大安全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分析人士推测,这批货物极有可能与某些非法活动或恐怖主义有关。

比如,它可能是一种武器、军火弹药之类,用于某些地下暴力活动;

也可能是生化武器或者放射性物品,作为不明目的的"肃反"武器;

还有可能是毒品之类的违禁物资。

无论是哪一种,它们绝不可能是什么"无害货物"。

反而很有可能就是导致飞机失联乃至空难的"罪魁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这起运输违规行为?

是内部工作人员出于一己私利?还是某些更大的黑手介入?

搜救工作不透明

自失联事件发生之初,马来西亚政府在应对和信息发布上就存在不少疑点和反常。

一开始,马方对飞机最后已知位置的信息前后大相径庭,给人一种有意混淆视听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情况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直到马来西亚政府终于肯正式承认,飞机已经遥遥无期,机组人员和乘客恐怕无一生还。

但令人质疑的是,尽管做出了这样的严肃判断,马方却始终没有明确坠机原因,对于飞机为何会偏离预定航线这一关键也绝口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疑云重重,似乎暗示着当局方面对某些重要线索有所顾虑和忌讳,不愿过多启齿。

有人怀疑,马方当初对飞机位置的重复更改,是否与某些特殊因素有关?

更有一种猜测,马方明知飞机极有可能被某股力量操控和控制,但出于种种顾虑,不得不视而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如何,马来西亚在应对这起事件上的种种表现,都让人质疑它们是否掌握了某些并未完全公开的内幕信息。

而当局方面竟也罕有地未能够最终还原整个事件的真相经过,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重大疑点了。

当初飞机在2014年3月8日失去联系后,最初的搜索集中在飞行计划中的航道沿线,特别是马来半岛以西的海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根据卫星通信数据,调查人员推断飞机可能在印度洋南部的一个广阔区域失事。

在2015年和2016年,澳大利亚主导的搜索集中在南印度洋的一片约1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但没有找到飞机的主要残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7/30/c_128075428.htm

2018年,马来西亚政府在没有找到飞机的情况下结束了官方搜索。

尽管有一些零星的碎片被发现,比如在非洲东部海岸线附近找到的一些疑似来自飞机的部件,但这些碎片没有提供确切的失事位置。

事实上,MH370失联前曾两度通过卫星发出了短暂信号,但信号异常模糊,无法提供飞机确切位置的线索。

这无疑极大地加大了后来大规模海上搜寻的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十年过去了,MH370航班的下落之谜反而越来越扑朔迷离,真相的线索似乎遥不可及。

不久前,马来西亚方面再次宣布将重启马航的搜寻工作,我们期待这次能彻底揭开飞机失踪的真相。

期望大自然能露出一点蛛丝马迹,给这起世纪之谜带来一线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