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2月,毛主席纪念堂内,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

身着军装的白发老人站在水晶棺前,看着沉睡其中的毛主席,泪流满面的喃喃道:

“主席呀,得志来看你了……”

这位面对伟人落下热泪的老人,便是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开国上将杨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访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杨建华少将:讲好长征故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红军时期的杨得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一剑曾当百万师——杨得志是这样走过长征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永葆共产党人本色的战将杨得志》),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为求出路 加入红军

1911年,杨得志出生于湖南醴陵,原名杨敬堂。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哥哥杨海堂和一个姐姐杨桂泗。因为母亲早逝,杨得志和哥哥姐姐全靠当铁匠的父亲养活,日子过得很是艰苦。为了帮父亲分担压力,杨得志从小就跟哥哥一起到处打工干苦力活。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杨得志跟着哥哥挖煤矿、挑石灰,几乎把所有累活脏活都做了一遍。然而,黑心资本家对老百姓的肆意剥削,却让杨得志无比痛恨。他希望能找到一条消灭封建势力的正确道路,让穷人们获得应有的权利。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杨得志接触到了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得志

1928年4月,朱老总带领工农红军抵达湖南,联合当地党组织发动了湘南起义。随着红色苏维埃政权在当地建立,年轻的杨得志也毅然投入到了革命洪流之中,成为红军第7师的一名红军战士。入伍后不久,杨得志便随军登上井冈山,见证了朱毛会师这一历史性时刻。

1928年5月初,为庆祝朱老总、陈毅和毛主席的胜利会师,井冈山军民专门举行了庆功大会。大会宣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的消息,并任命朱老总为第四军军长。随后,毛主席作为红四军党代表上台发言。那一刻,成了17岁的杨得志最难忘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台上,毛主席身着一身灰布军装,向全体红军将士发表了重要讲话。毛主席用“荷花”、“如来佛”、”“孙悟空”这些耳熟能详的形象,指出红军只有先抓住敌人弱点才能掌握战斗主动权。杨得志虽没怎么读过书,但经由毛主席这番通俗易懂的比喻,心中亦豁然不少。

之后不久,杨得志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调至红四军特务营负责警卫工作。因为职务关系,杨得志经常会在站岗放哨时遇到毛主席、朱老总等党中央领导人。毛主席留给杨得志的印象最深刻,尽管他多数情况下都是匆匆走过,但其身上所散发的亲切气质也总能感染到杨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为扩建中央苏区,毛主席带领红军部队向赣西南地区转移。然而随着蒋介石的“围剿”行动变本加厉,中央苏区的安全也受到了威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杨得志作为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长,跟随红军主力踏上了漫长的长征之路。

伟人教诲 影响深远

行进途中,红军各部队都肩负着作战任务,杨得志的团主要负责大部队的保卫任务。在三甲嶂战役中,杨得志率领部队打退了陈诚的三个师,积攒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也因此,在之后的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等作战中,杨得志的红一团始终都能取得不俗的表现。

1935年9月,杨得志改任第一纵队第一大队队长,率部抵达甘肃通渭。几日后,毛主席带着两名警卫员骑马前来探望,杨得志闻讯后亲自前去迎接。在汇报完部队情况后,毛主席让警卫员拿来辣椒粉拌梨吃,并借此向杨得志传授了管理部队和鼓舞士气的经验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月后,直罗镇战役爆发,毛主席跟随杨得志的第一大队行动。此战中,毛主席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始终沉着指挥着部队。如果有战士出现消极情绪,毛主席还会为他们加油鼓劲,帮助大家放松心情。而毛主席的一言一行,也对杨得志的革命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

1936年春,杨得志出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先后参与了山城堡战役和西征战役。次年2月,组织将杨得志安排至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委任其队长一职。在此期间,毛主席曾多次来到抗大为学员们做演讲。杨得志从演讲中学到了很多,对毛主席的崇拜之情也更深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延安抗大讲课的毛主席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抗日烽火燃遍全国,杨得志归队出任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同年9月,杨得志带领685团全歼小寨村附近的日军先头部队,为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1940年,杨得志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来到了毛主席身边效力。

1944年1月,杨得志率部抵达陕北,随后出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一旅旅长。在执行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任务时期,毛主席曾单独在枣园窑洞里接见了杨得志,从他那里了解了冀鲁豫军区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听闻杨得志在抗大常听自己的演讲,毛主席微笑着对他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打仗创造了很多经验,我只是简单地演讲而已。不过,我还是建议你有机会可以去党校住一段时间。你现在才只有三十多岁,今后还来日方长呢!”

伟人的谆谆教诲让杨得志受益匪浅,1945年中共七大刚结束,他便去了中央党校学习。但随着解放战争的打响,杨得志又重新回归前线。1947年,36岁的杨得志出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奉命率部攻打新保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保安是平津战役的关键,只要拿下此地和塘沽,敌人向南逃窜的后路就会被彻底切断。这一点,在毛主席发表的《关于平津战役中的作战方针》里被明确提出,杨得志所率领的十九兵团更是全程都在和毛主席保持电报联络。可以说,毛主席的电报在那时相当于“定心丸”。

“各个歼灭”、“围而不打”……毛主席这些重要指示的提出,让杨得志的战斗思维豁然开朗。1948年12月27日,新保安被杨得志部成功拿下,毛主席也发来了“全歼新保安之敌甚慰”的贺电。在这之后,杨得志又率部解放银川、兰州,极大推动了西北站场的最终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一为杨得志(抗美援朝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本有心投身于国家建设工作,但朝鲜战争的爆发又将他再次推回战场。为打击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杨得志毅然带领十九兵团赴朝参战,在上甘岭战役中有着极为精彩的表现。1955年,杨得志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自此重心转移至军队建设方面。

进入和平年代后,杨得志不再像以往那样天天上前线,和毛主席见面的机会也变多了。1958年6月的济南军区党代表大会上,作为司令员的杨得志便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1964年6月“全军大比武”期间,杨得志还向毛主席汇报了军事表演的情况,得到了伟人的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杨得志

1970年4月,毛主席乘坐专列外出视察工作,在途径济南时接见了杨得志。像往常一样,杨得志向毛主席汇报了山东的生产建设和战备训练等情况,毛主席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于杨得志这些年在工作上的成长,伟人由衷感到高兴,他对杨得志风趣的调侃道:

“你们现在得志了,这里也升平了!过去不平,现在也就平了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人悼念毛主席

那之后,杨得志继续负责山东省的工作,但他从那以后再也没能见到毛主席。就在这次会面的六年后,人民领袖毛主席永远闭上了双眼,离开了他热爱的国家和人民。因为职务需要,杨得志直至1983年才得以返京与主席道别。再然后,就有了文章开头出现的那一幕。

站在空旷无人的纪念馆里,望着水晶棺里毛主席安详的面庞,杨得志的眼泪止不住往下落。从井冈山到天安门,他在毛主席的指引下不断迎来蜕变,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离不开伟人的帮助。杨得志多想再和毛主席讲讲心里话,可惜,他老人家永远都不会听到了……

#文章首发挑战赛#

参考资料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访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杨建华少将:讲好长征故事》;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红军时期的杨得志》;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一剑曾当百万师——杨得志是这样走过长征的》;
【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永葆共产党人本色的战将杨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