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秋节,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团圆与幸福的象征,然而在1995年的中秋节的前一天,一代才女张爱玲,用自己的死亡让这个节日多了一丝伤感与落寞。

当美国警察赶到这位女作家蜗居的公寓时,卫生间里到处都是纸巾,用过的餐叉和盘子占据了厨房不小的空间,空气里充斥的异味让每一个人都忍不住难受。

这般凄凉的结局,似乎不应该在这位曾经名噪一时的才女身上,她那张仰头的旗袍照片成了多少人心中东方美人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她与世界告别时,她的遗容却枯瘦得让人心酸。

如果说,《小团圆》是张爱玲的自传,那么,《红楼梦》这部伴随她从小到大的书,或许已经预言了她的结局。

倾心交付的背后 道尽负心汉的无情

提到张爱玲,世人都会想到那个负心且薄情的男人——胡兰成。

1944年2月,门房送来的一张便条,将胡兰成带入了张爱玲的人生轨迹,便条上写着:

“爱玲先生赐鉴,贸然拜访,未蒙允见,亦有傻气的高兴,留沪数日,盼能一叙。”

落款:胡兰成。

这样一张看似“粉丝急盼见偶像”的纸条,对埋头写作的张爱玲而言,或许就像一杯恰到好处的咖啡。

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张爱玲,正是名利双收的得意之时。

这位3岁能背诵诗文、7岁开始写作、12岁开始发表小说、16岁就拿到自己第一笔稿费的才女,是文坛上一颗夺目的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海这个充斥着浪漫与梦幻的“十里洋场”,张爱玲的小说就像一曲永不唱衰的爱情奏鸣曲。乱世出风流,才子佳人的绝唱、缠绵悱恻的乐章,引得各方读者广泛追捧。

接到粉丝来信已经如家常便饭,然而这次张爱玲选择了赴约,或许是在杂志上看到过胡兰成的文章,或许是从收音机里听过他的声音,或许只是好奇。

当她穿上自己的水獭皮大衣出门的那一刻,她的人生便开始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对于这次见面,胡兰成在多年后总结说:

23岁的张爱玲走到他面前时,就像一个穿着大人衣服的孩子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胡兰成在苏青主编的杂志《天地》上,第一次读到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这个电车里的爱情故事,让这个靠笔杆子吃饭的前《中华日报》主编爱不释手。

他好奇小说的作者是谁、有着怎样的阅历才能写出这般让人欲罢不能的篇章,连他这个从业多年的文字老手都能深深震撼。

然而在创作中文思如泉涌的张爱玲,其实简单得就像一张白纸。

她笔下的悲欢离合、两情相悦,或是来自念女校时同学们的畅想,或是在香港求学时的期待,或是听自家祖父母的经历。

这些少女梦想经过她细腻的分析和描绘,变得更为真切、入木三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被改编为电影

情爱中的甜蜜和苦涩,其实她从来没有亲身领悟,再加上家庭因素,她的交际活动少得可怜。

上学时因为经济能力受制于父母,学校里打扮时髦的同龄人,对这个穿着朴素的姑娘多有排斥,再加上不是那种擅长交际的性格,年轻的张爱玲差不多没有什么朋友。

对异性的接触匮乏、社会阅历的浅薄、对时事的漠不关心,种种弊端,让张爱玲走到胡兰成面前的那一刻就暴露了自己的单纯。

这个情场老手几乎毫不费力就叩开了她的心门,23岁的张爱玲在他的甜言蜜语中沉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忽略了胡兰成已经有妻室的事实,没有去了解他的风流韵事, 更没有去想为什么这样一位受到汪精卫赏识的“笔杆子”,会屈尊关注她这样一个年轻的作家。

1944年8月,一张薄薄的婚书,张爱玲就把自己的名字和胡兰成放在了一起:

“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没有婚礼、没有见过父母、没有通知亲朋好友相聚,胡兰成什么都没有给张爱玲,可张爱玲不仅给予他毫无保留的爱,也为他付出了巨大的金钱。

1945年,抗战胜利,汪伪政府彻底垮台,胡兰成开始了逃亡的生涯,张爱玲拿出几乎全部身家,赞助这位让她“低到尘埃”里的丈夫。

可风流多情的胡兰成,从未把张爱玲当成那个让他收心的女人,武汉的小护士、家在温州的寡妇、各色花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爱玲在上海被人指着脊梁骨痛骂,无法发表新作、没有了收入来源,胡兰成却挥霍着她的积蓄,过着携手红颜的逃亡生涯。

1946年,在温州亲耳听到胡兰成向那位和他同居的寡妇,介绍自己为“我的妹妹”后,张爱玲对这个男人彻底失望了,在回上海的船上,她哭出了声来。

命运的轮回,她也延续了母亲的悲剧,从奶奶到姑姑,再到她的母亲,家族女子的婚姻和爱情之路,没有一个是圆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