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实

近日,河北廊坊部分市民收到廊坊市人民医院的短信,称按上级要求退还2020年至2021年核酸检测费。有市民不知真假,怀疑收到了诈骗短信。廊坊市12345工作人员回应称,此事属实,退费是执行相关政策,收到短信的市民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廊坊市人民医院办理退费。此前也发过通知,但都没有人来,也没有人问真假。

在防控新冠疫情的早期,一些地方做核酸收取了费用,后来在全面免费做核酸期间,有医院提供加急检测服务并收费。河北廊坊市按照政策要求退费,按说市民应该有积极的响应,医院发了几次通知后却得到“零回应”,这一现象可以作出多种解读。

当前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很多人担心受骗,直接将医院的短信当成了诈骗短信。疫情期间,自费做核酸有时显得很合理,谁能想到,事隔几年之后,这些费用仍然可以退回,说明相关部门维护群众利益的态度很坚决。

从“零回应”到受到广泛热议,这一变化的背后,还带有居民的普遍期待。一些网友希望自己所在地也能迅速跟进,把过去收取的核酸检测费退回,不能因时过境迁而马虎对待群众的利益。只要条件具备,其他一些利民惠民政策也要敢“算旧账”,力求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热议的背后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现在退费现象比较普遍,比如公安机关在诈骗案件侦破后返还当事人被骗的钱,税务机关退回个人和企业缴纳的部分税款,一些地方返还住房购置税或车辆购置税等,这些退费既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又鼓励和带动了消费,可谓好处多多。但“退费”也是电信诈骗的惯用伎俩,假如“退费诈骗”能够得到很好的防范,电信诈骗的数量可望明显减少。

为退费建立专门的渠道,或许能解决好这道难题。比如在反诈软件上开发退费功能,让比较零散的退费可以委托反诈软件管理机构全权代理,假如这一退费渠道广为人知并建立起了较高的权威性,这条渠道可以变得很通畅。此外,现在缴费多采取支付宝和微信等移动支付方式,假如能够针对退费强化信息开发,在技术上应当可以做到按缴费路线原路返还。如此不仅有望实现快速且安全地退费,而且预防电信诈骗的作用也不容低估。

网友热议“医院通知退核酸费”,背后既有赞许和期待,也有提示和启示。群众利益无小事,该退的费不怕晚,该建立的防诈堤坝要更加牢固……这些背后的深意看似缺乏足够的关联性,但都符合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这个共同的目标。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