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9日,旅客在哈尔滨站有序出行。新华社发

国庆长假,如果选择宅在家里,心里总有暴殄天物的遗憾:世界那么大那么美,朋友圈那么热闹,假期不易得,你怎么就不动身前去看看?

然而当你一迈脚,就会堵在高速上。据交通运输部统计,10月1日,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超6500万辆次,自驾出行小客车流量约占总数的八成左右。10月2日,车流量也高达6000万辆次。交通运输部研判,今年国庆假期公众出行主要以外出旅游和返乡探亲为主,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9.4亿人次,日均约2.77亿人次。

好不容易来到景点,心里还是遗憾:太阳那么毒辣,人海那么汹涌,还不如待家里。据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最新数据,2024年10月4日,西湖景区接待客流量88.55万人次,与2023年同比增长49.10%。热门景点就不要心存侥幸了,平日比较冷门的景点也热闹不少。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10月1日至10月4日,全省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146.6万人次,同比增长4.5%。

然而最焦虑的在假期尾巴来到:接下来十多天要连着应付工作,只有一天休息(10月13日)。这个时候,常有一些声音:如果不调休,这个假期可能就没这么累了。

放假洗头,是中国打工人早就有的福利

要谈调休的问题,最好从中国的休假制度说起。有人认为,公休假日制度最早起源于西方,因为周休日通称为“礼拜日”“安息日”,和宗教密不可分。其实在中国,很早就有休假制度。

学者认为,至迟到汉代,休假制度就成为定制。唐代张守义《正义》记载“汉官五日一假洗浴也”;《太平御览》说到“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唐《初学记》解释“休假亦曰休沐。汉律,使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官员可轮休,如《汉书·霍光传》载“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官吏们工作五天,可休沐一天。

休就是休息、沐是洗头。为什么洗头、洗澡就变成休假呢?这是因为古代贵族讲究沐头浴身,而沐头浴身之后,湿发无法束冠,不能坐堂理事,所以通常在洗沐之后不办公,也不见外人。沐浴既是一件颇为不便的事,也是士人享受和放松的方式。周作人在《休沐日》中说:他们留着长头发,时时要洗,必须把它晾干了,挽好了髻,才能戴上纱帽,出去办公,一整天的休息的确是必要的。

汉代的五天工作日一直延续至隋朝,隋朝诗人江总在隋朝末年写有相关内容。《山庭春日诗》:洗沐惟五日,栖迟对一丘。可印证五天工作制在隋朝末年仍实行。

到唐朝,休假福利缩减,由每五天休息一天改为每十天休息一天,称为“旬休”。据王聘三《古今事务考》载,唐高宗永徽三年以天下无虞,百司务简,每至白假许不视事,以宽百僚休沐。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正月七日敕:许自后,百官每旬节假,不入曹司……每至旬假休假,中书门下及百官并不须入朝,亦不须街集。这种十日一休的旬假制被宋代采用,如宋代太祖开宝九年四月二十四诏,自今遇旬假不御殿,百官赐休沐一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洪绶《晞发图》,洗完头了要把头发晾干。

明清两朝,旬假制基本上被取消。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后,“礼拜天”一词传入,辛亥革命后,“礼拜天”被定为七天一次的休假日。

解放后,我国实行每周单休制度,但由于没有具体的制度规定,各部门尤其是企业每周公休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

到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职工休假”。从制度上恢复了劳动者休假权利。

1994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每周职工法定工作时间平均为44小时。由于五天半工作制带来的职工休假时间难以形成有效和连续的休息,各地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周末(每周休息两天)和小周末(每周休息一天)。大周末对我国旅游有引导作用,但全民旅游处于发展初期。

1995年5月1日起正式实行“双休制”,规定职工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休息两天。“双休制”不仅直接提高了人们的休闲福利,也利于节约生产资源、提高劳动效率。更重要的是,每周两天的休息日直接推动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渐渐成为新的国民需求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国公民可享受的假日大约有这几类: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周末)、年休假(带薪年假)以及产假探亲假等。2023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文解读2024年放假安排时提到,现行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周末休息104天,年休假5-15天,总假期天数(120天至130天)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日,游客在浙江省绍兴市鲁迅故里景区游览(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调休始于1999年,催生“黄金周”

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和周六日并不是完美连在一起。通常情况下,两者中间会有上班日隔开。这时,聪明的打工人就想到了:如果上班这几天请假的话,那么假期就能连在一起。政府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是用调休的方法。

我国调休制度首次出现是在1999年。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共假期由7天提高到10天,并首次提出通过调整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的相邻周末,形成三个连续七天的长假——即“黄金周”。

这个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事实上,“黄金周”起到了超出想象的效果,长假激发了群众的出游热情,有力拉动了内需,增加了财政收入。据媒体报道,1999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而当时国内旅游全年收入为2831.92亿元,一个七天的“黄金周”就差不多占了5%。

以海南媒体发布的《1999年我国首设黄金周引发旅游热潮》为例,1999年游客突然大增,海南旅游业手忙脚乱。据悉,海南省旅游总公司国庆期间原定接待游客1000人,实际接待游客2600余人。在那个年代,这个数字让旅行社又喜又忧。海口市导游协会常务副会长、海南椰旅导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南雄回忆说:“导游人手根本不够,所以只能借调一些文职人员去做临时导游。”比如椰晖公司财务主管王定艳当年就被“赶鸭子上架”,临时当起了黄金周的半个导游,负责接船、接机、协调餐宿问题。王定艳当时大学毕业才三个月,当时是个财务新人,“完全没经验,心里又紧张又兴奋。”接受了几天紧急培训,熬夜背了几十页资料,便硬着头皮去当导游了。

那时网络还不普及,预订、协调客房都只能指望手里的一部老式蓝屏手机,而且当时的手机通讯录还不支持打汉字。颜南雄介绍说,所有的导游都随身带着一本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行程点所有酒店的前台电话。“一讲解完,立马摊开笔记本,对着本子上记的电话,一家一家开始落实住宿问题。”在9月底,三亚市的海边酒店已全部订满,市内三星级酒店房价也涨了50%左右。“一个团的客人不得不分开住在两三家不同的酒店。”颜南雄介绍说。

到了2000年的“五一黄金周”,国内旅游已经高达4600万人次,旅游收入181亿元;当年的“十一黄金周”,国内旅游更是高达5980万人次,直接比上年翻了一番,实现旅游收入230亿元。

此后几年,“黄金周”假日出行之火爆,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日,旅客在南京火车站下车出站。新华社发

“黄金周”太挤,改变从“五一”瘦身开始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群众普遍口袋里有钱了。选择在“黄金周”出游的人越来越多,自然,热门景点也越来越“挤”了。

2004年的“黄金周”已经开始显现出一些“过火”现象。2005年的十一“黄金周”,游客直接挤爆北京市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热门景点。而当年一位去过西岳华山的游客感受是:“一去就后悔了,山上的道路密密麻麻全都是人,像条长龙一样,连拍个照都得排队,没有丝毫的愉悦感。宾馆都贵得不行,真是花钱买罪受。”

这样的感受绝非个例。相关学者分析认为“黄金周”最根本的问题在于“黄金周”旅游的集中性,对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造成巨大压力,旅游产品供不应求导致旅游供给质量下降,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不良体验,突击性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实际效果也受到质疑。

这样的情况下,休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5:双稳健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走势》报告,正式提出建议: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

当时,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从经济角度出发分析认为,“黄金周”的含金量正在打折扣。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认为,“黄金周”制度该功成身退了。因为“黄金周”已经完成了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历史使命。不断膨胀的旅游人群已经让交通、住宿、景区等不堪重负,衍生出了诸如卫生脏乱差、安全事故多发、景区被破坏、旅游体验差、接待地居民生活受打扰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到了“弊大于利”的阶段。

课题组通过研究认为,“黄金周”的经济功能也难以为继。实行“黄金周”之前五年,国内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是22%,实行“黄金周”之后,七年平均每年增长率是12%,下降了10%。“课题组对近20年来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1999年之后的旅游总体收入呈平稳略降的趋势,直观地说明了‘黄金周’制度的引入,并没有对旅游总体收入的增加起到明显促进作用。”蔡继明说。

蔡继明的观点也得到部分旅游从业者的认同。一位旅行社总经理表示,那时的几年,旅游企业的风险越来越大,由于“黄金周”会造成瞬时峰值,使供应商如酒店、饭店变成卖方市场,旅游企业必须提前拿大笔押金去预定,风险倍增。

文化古建筑专家罗哲文也担心游客过于集中会给一些文物古迹造成破坏。他说:“‘黄金周’过度超载,会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造成重大损害,在这方面教训非常多,我们也一直在呼吁解决这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4月30日,游客在西安城墙景区参观游览。新华社发

当然,也有不少人不同意缩短五一假期。

据成都商报报道,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认为,缩短五一“黄金周”是极端错误的,春天是人们渴望旅游的时候,现在把五一“黄金周”缩短了,就意味着把人们旅游的需求给抑制了。广东省政协委员、珠影一级编辑祁海也坚决反对缩短五一假期。他表示:“一些人认为‘黄金周’弊端明显,是因为只看到‘黄金周’的旅游、交通等问题,却没看到其休闲价值、家庭团聚的独特价值。”

为充分吸纳民意,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就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超过80%的网民赞成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即使在争论较大的将“五一”调整出的两天和新增加的1天,用于增加三个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问题上,也有超过60%的网民表示支持。

最终,国务院再次修订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假期缩短为1天,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每个节日放假1天。由此一来,7天的大长假由原来的三个减为两个,借助调休,还增加了三个小长假,“黄金周”集中休假带来的压力得到了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4日,游客在江苏淮安的金湖水上森林景区游玩。新华社发

调休一时爽,节前节后累断肠

虽然假期增多了,但调休也明显多了起来。以2023年为例,元旦、春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都有调休,几个月就来一次。

制定者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在我国7个法定节假日中,春节、端午、中秋是按照农历来确定的,元旦、劳动节和国庆节是依照公历,清明节是按照节气,这就导致节假日与公历中的双休日不够衔接。如果不调休,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部分节假日与双休日之间间隔一个工作日、造成节假日“碎片化”等情况,形成很多“单蹦”。调休就是在节假日总量固定的前提下,为避免节假日“碎片化”所做出的有效政策安排。

2023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后,相关部门随后发文解读“调休就是在节假日总量固定的前提下,为避免节假日‘碎片化’所做出的有效政策安排”,“最小干预,尽量不打乱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长短结合,更好满足群众出游要求和休假期盼”。

但说到底,调休并没有增加放假时间。凑出来的小长假,始终要还回去的。节后连续上班,也让不少打工人感叹,调休放假后大家更累了。

一位在北京的妈妈2023年接受采访时就说:“如果说在家带娃是一级累,那带娃旅游大概就是三级累,如果选在十一假期,带3岁的娃到热门景点旅游,那就是十级累了。今年国庆假期,我就是体验十级累的选手,一个人带着儿子刷广州长隆和珠海长隆两个乐园。我上一次这么累,还是连续两周加班到后半夜的时候。”“在我最累的那天,还见到两个带娃出来玩的爸爸妈妈,在一旁说‘太累了,轮流打个盹吧’,然后妈妈趴在餐桌上睡了、爸爸陪娃玩,那一刻我真的酸了,找了个地方嚎啕大哭,娃也跟着一起嚎。”

而在湖北的徐先生带父母去恩施自驾游。前两天的旅行爬上爬下,让徐先生体力耗尽。“第三天我们原计划要去的两个景区,也要爬台阶。因为体力不支,我们都表示走不动了,于是取消了所有行程,直接返程回家”。他最后总结:“这三天的旅途,我基本一直在开车。三天开了接近900公里,其中有一半是山路。而且景点玩起来都比较消耗体力,超出我们的预期。工作日一直坐在办公室的工位上,国庆假期坐在车座上,相比之下,我觉得还是上班更轻松。”

到假期结束的时候,则要开始为调休“还债”了。

对很多单休、轮休或需要假期值班的单位职工来说,调休可能把原本只有一天的休息也“调没了”,调来调去最后导致“连轴转”、不得休息。网络上有大量网友的分享。一位天津的网友表示,“我们这种单休的就要连上7天或者9天,去年春节连上了11天”;浙江的网友留言,“清明回来连上了7天,单休的人就和没休没什么区别”;广东的网友说,“对单休的人来说,五一其实等于只休了1天加上1天的周末,一共2天”。

所以网上有这样的声音也就不足为奇了:“调休一时爽,节前节后累断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华社发

除了调休,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对于调休这种方式,其实一直都有不同的声音。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琪延表示,政府部门对于假期的设置、调整都是有所权衡考虑的,一方面不能假期过多影响正常的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给大家拼凑出更长的假期以便出游或走亲访友。这也是为什么,“调休”一再被吐槽,但是替代方案还难以出台。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卢汉龙则认为,现行的休假制度,计划经济色彩太浓厚。一刀切的“挪假式休假”拼凑起所谓的“黄金周”,不仅抹杀了多元化选择的可能,拉动的也只是旅游和相关的快速消费品的消费,这种消费还是较为低端的。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吴必虎认为,调休存在的基础在于人们对长假的刚需。他解释说,近十几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逐渐向城市、甚至一线大城市聚集。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无论是回家探亲还是出外旅行,都确实需要有长假。但目前,我国的长假供给还比较少,“你看每年特别堵,大家都抱怨得不行,为什么第二年还是会出去,因为他没有选择。”吴必虎说。“抱怨这么多,政府为什么还要坚持集中放长假,因为要解决大多数人‘有没有’的问题”、“如果不强制放假,企业可能找各种理由不让休假”。

角度不同,看法自然不同。不过有一点业界的看法相当一致:目前休假制度还会在新场景、新需求下继续变化。

有不少人认为,落实带薪年休假,很可能是接下来破局的假日模式。相关的设想是这样的: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之后,广大工薪阶层可以更加自由、分散、多样化地休假,这样集中休假带来诸多拥堵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2014年,蔡继明又在《人文杂志》上发表题为《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我国节假日制度的建议》的文章,再次倡议应强力推行带薪休假制度。蔡继明当时指出,从维护劳动者休息权的角度,带薪休假制度势在必行。如果将带薪休假制度完善起来,那么人们既有时间长途旅行,也可以错开时间、地点,“黄金周”调整带来的遗憾就可彻底消除了。

而且带薪年休假在我国早有法律依据。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202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的“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引发热议。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鼓励引导地方制定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对于休息日和法定年节假日安排也提出许多探索性方案。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时至今日,带薪年休假依然是一个不断被舆论提及、呼吁的话题。

2023年,有媒体援引人社部一项调查数据表示,有近半数的人没有享受到带薪年休假。按照在职职工工龄计算,我国人均带薪年休假约为10天,而实际上人均享受带薪年休假天数仅为6.29天,民营企业职工甚至不足4天,超过72%的民企职工未完整享受过年休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打工人自己也“不敢休”。“请假比较困难,需要跟其他同事交接,怕添麻烦”、“大家都没休,自己也不好意思请假”。此外,社会竞争压力加剧也让打工人不敢轻易休息。有受访者向记者表示,正处在“向上走”的年纪,大家都做一样的工作,就没法选拔人才,只有利用休息时间额外多做一点,才能在竞争中有些优势。也有受访者表示,当前“薪资下降、裁员规模还是有一些的”,整体的竞争压力导致不敢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今社会,个人的不确定性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人们的自我认知、心理情感、日常行为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们对工作-休闲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走向分化。有人很卷,有人更愿意“躺平”,不同的需求也让休假制度无法一刀切。

对于近期的趋势,吴必虎是这样看的:如果假期总量如果不增加、带薪休假还没具体落实,那么调休可能就是目前唯一能为人们提供长假的方式。

文字:新快报记者 邱治

参考资料

廖保平:中国古代的休假制度

曹灿明:中国休假制度变迁研究

陈肖涵、邢占军:我国休假制度的演进、困境与优化

海南周刊:1999年我国首设黄金周引发旅游热潮

新京报:多放一天假,可行?不行?

重庆瞭望:反对调休的声音应当被听见

北京晚报:中国式休假福利变负担 国外休假不“拼”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