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潜艇和航母在作战层面本就是冤家对头,航母这种兵器在自身发展之初,就是设计出来专门针对反潜任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海军制造的大量护航航母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保护海上交通线,并围剿纳粹德国的潜艇狼群,近年来,中美之间在西太平洋同样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没有硝烟的“海空较量”,这也成为中美两军特殊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些媒体曾称,“潜艇和航母,分别可以看作是中美两国武装力量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西方媒体不断爆炒解放军潜艇与美国航母的对抗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今天我们就来回顾和盘点近30年代来,中国潜艇和美国航母之间的较量。

一、一次中美舰艇“照面” 令美军对中国潜艇部队刮目相看

中国海军两艘改进型039宋级潜艇停靠码头

西方媒体对解放军潜艇与美国航母对抗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溯到21年前。

1994年10月,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海军“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在黄海附近游弋时,探测到水下的无线电通讯,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开始进行追踪,结果证实是一艘正在返航途中的中国汉级攻击核潜艇。这次相遇纯属偶然,中国潜艇并未上浮,也没有与美军航母战斗群有实质性接触。当时,美国媒体和防务专家对事件的结论是:刚刚踏上现代化道路的解放军海军对于这种“偶然遭遇”的情况缺乏经验。

美国海军“小鹰号”航母战斗群

饭还要一口口吃,斗法还要一幕幕演。必须指出,中国作为传统陆权国家,我们年轻的海军在广袤的大洋与老牌海洋霸权国家斗法,必然吃一堑,长一智;向对手学习,哪怕向敌人学习,打一仗,进一步。中国潜艇在经历了1994年的尴尬之后,随后就给美国海军“当头一棒”。

美国媒体曾广泛报道,2006年,中国海军一艘039型常规动力潜艇曾在日本冲绳岛海域跟踪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但没有被美军发现。之后,这艘潜艇在鱼雷攻击射程内浮出水面。两年多后,美国军方高级官员首次证实并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景。美军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曾证实,当时“小鹰”号航空母舰的确没有料到中国海军的潜艇会如此靠近自己,也并没有发现这艘潜艇。

基廷上将称,“小鹰”号的确没有料到中国海军潜艇会如此靠近自己。基廷说:“事实上,这艘潜艇距离‘小鹰’号航母还不到10英里(约16公里)。我们真希望没有发生此事,可那艘潜艇还是浮出了水面,似乎要向我们发出什么信息。”对“小鹰”号毫无反应的原因,基廷上将解释说,当时太平洋局势稳定,‘小鹰’号并没有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因此没有发现附近有中国潜艇。基廷说:“如果我们加强戒备,‘小鹰’号的反应肯定不同。”

二、中国潜艇穿过12艘美军舰艇贴近美国航母 让美终生难忘

2007年,同样的好戏再次上演。据英国媒体报道说,“在2007年10月的一次美军太平洋演习中,中国潜艇突然出现在演习现场,并接近了搭载有4500名官兵的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这令美国军事官员瞠目结舌。”

文章称,事件发生的地点位于日本南部和台湾之间的海域,这艘中国潜艇至少已经越过了12艘保护“小鹰”号航空母舰的美国舰船。美军造价昂贵的监测设备也没有能够侦测到这艘潜艇的存在。当长约160英尺的中国“宋”级柴电攻击型潜艇浮出水面的时候,它已经到达了向美国航母发射鱼雷或者导弹的射程之内,而且肯定已经进行了多次模拟攻击演练。

中国“宋”级柴电攻击型潜艇近图

该报道援引“北约高级官员”的话说,“这次事件令美国海军惊慌失措。美国人根本不知道,中国快速发展的潜艇部队已经达到了如此先进的程度,或者说已经构成了如此的威胁”。北约官员甚至夸张地说“这次事件带来的冲击不亚于苏联人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空间时代所带来的影响”。

据外国媒体称,在这次对抗之后,美国航母在2007年11月,美军“小鹰号”航母为了刻意向中“示威”,取道台海返回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但在行经台海途中,却遭解放军039型潜艇和准备访日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盯上,“小鹰号”航母为此异常地在台海停滞。

167号“深圳号”导弹驱逐舰

当时“小鹰号”航母沿着台海中线以东向北缓行,解放军039型级潜艇和“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则在中线以西靠中国大陆沿岸跟随,而这期间美军并没有发现遭到跟踪监视,直到负责跟踪的039型潜艇被美军驻日P-3C反潜机发现后,“小鹰号”航母才得知除遭到一艘水面舰跟随外,还有一艘解放军潜艇也在水下早已经占据了攻击阵位。在双方对峙长达28个小时后,危机才宣告解除。

在这次中国潜艇和美国航母罕见的正面较量中,中国潜艇的隐蔽攻击能力让美国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