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航天日谈太空安全:"星球大战"离我们有多远?

前言:今年4月有两个特殊的日子,一个是我们刚刚送走的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5日),另一个则是首个中国航天日(24日),巧合的背后恰恰反映出太空安全已成为当前航天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太空安全俨然已成为当前航天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图为天基动能武器想象图

自人类开展太空活动以来,航天技术发展始终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太空安全问题也因而由来已久。冷战期间,太空安全以核威慑背景下的国家政治与军事安全为中心,并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就此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进入新世纪,国际太空领域呈现“拥挤、竞争、对抗”新的战略格局,安全问题增多、风险加大,太空安全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动向。

一方面,太空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已融入全球经济、社会与安全整体架构,使得太空安全与其他领域安全密不可分,对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际上太空活动参与者数量与类型迅速扩充,太空轨道频谱资源紧缺加剧,带来的复杂与混乱引发更多的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太空碎片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目前直径大于10厘米的太空碎片达22000多个,而直径更小的太空碎片则不计其数,发生太空碰撞的风险显著上升,人类太空活动与相关系统面临共同威胁;此外,西方军事强国加快发展太空对抗技术与手段,太空军事化已成事实,太空武器化难以逆转,全球太空安全治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太空安全上升为对国家安全与发展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影响的重要安全领域,与核安全、海洋安全、网络安全并称当今时代日益凸显的四大新安全领域。

被太空碎片“包围”的近地轨道

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太空安全面临严峻复杂的内外形势。从外部来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战略目光转向太空,太空领域大国竞争与对抗日益加剧。美国大力争夺太空军事霸权,全力打造其主导的“国际太空联盟”,对其他国家太空力量发展进行严密封锁和限制,严重威胁他国国家安全和太空权益。我国太空力量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航天强国相比,在航天工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太空军事力量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在国际太空规则制定中还缺乏应有的话语权;从内部来讲,我国太空领域发展长期存在多头管理、重复建设、技术垄断等痼疾,国家太空领导管理体制还不适应市场竞争与创新发展的需要,太空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还缺乏系统配套的政策法规。此外,还存在着卫星应用范围与效益有限,太空经济与产业发展活力不足,民用与商用航天发展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

直面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以习主席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着眼国家安全全局与长远发展,从战略高度对国家太空安全进行科学筹划与顶层设计,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推进国家太空安全体系建设。

资料图:“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左)与“神舟8号”(右)对接模拟图。

全面实施“太空优先”国家战略

太空安全体系建设影响广、投入大、风险高,必须倾举国之力才能取得突破、赢得优势。为此,必须确立“太空优先”的国家战略意志,并从政策法规、制度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要尽快制定颁布“太空基本法”,通过立法确立太空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将发展太空事业、维护太空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要进一步加强太空领域集中统一管理,健全国家太空领导管理体制,为国家太空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加大太空领域投入,建立先进、自主、健全的太空科技创新与工业体系,夯实维护国家太空安全最重要的基础支撑,将太空强国发展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要全面推进太空领域军民融合战略,大力扶持民用和商业航天发展,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思路,改变现有封闭垄断的太空产业格局,探索建立促进太空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营造有利于太空产业发展的商业生态环境。

近年来,中国航天产业蓬勃发展。

加快太空支援力量体系建设

维护国家太空安全,根本要求就是捍卫国家太空权益,保护国家太空资产,抵御来自太空的威胁与挑战,而这一切都有赖建立强大的太空支援力量。美国和俄罗斯之所以被称为太空强国,很大程度上是他们都拥有实力强大、体系健全的太空支援力量,并在其各自国军事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应着眼太空技术与支援长远发展,全面加强太空支援力量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未来的先进太空支援技术与装备,大力推动太空支援理论创新、指挥信息系统研发,全方位提升我国太空力量,为维护国家太空安全锻造可靠管用的战略利剑与盾牌。

太空机械臂技术同样是军民两用。

全方位培养造就太空安全人才

太空领域高新科技密集,人才层次高,属于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的尖端行业,人才队伍的高度与厚度决定了国家太空安全的根本竞争力。维护国家太空安全,归根到底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立足世界太空科技发展前沿、创新意识与能力突出的太空专业人才,以及精通太空战场特点规律、能够驾驭先进太空技术与装备的太空军事指挥人才。要以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和型号任务为牵引,着力培养以航天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为代表的高层次战略科学家队伍,造就引领国家太空安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帅才将才。要以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为牵引,以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和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为基本路径,加快培养具有太空技术背景、熟知太空军事行动、指技融合的新一代太空军事指挥人才。要以太空领域军民融合发展为契机,充分整合军地教育资源,大力培养太空安全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装备保障等方面的大批专才,夯实国家太空安全体系建设的人才基础。

高度重视太空安全软实力建设

包括太空知识普及、太空文化传播、太空国际合作和太空国际规则制定在内的软实力建设,也是国家太空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普及太空知识、传播太空文化是增强全民太空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比如,美国星球大战系列科幻电影让神奇的太空场景与星球大战的场面在全球广泛传播,不仅吸引众多优秀人才投身太空行业,也引领带动了太空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展现了太空安全软实力建设的强大作用与影响。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资源传播太空安全知识、宣传太空安全意识,使维护国家太空安全成为全民自觉。太空技术与应用带动性强、国际影响力大,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富有吸引力,使得太空国际合作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以卫星导航产业化、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国际化为主线,以“一带一路”地区为重点方向,大力推动太空领域国际合作,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提升我国在国际政治与外交领域的影响力。

太空作为全球公域,包括规范、准则和法律在内的国际规则是引领和规范太空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维护国家太空安全权益的有效手段。要以提升在太空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为目标,围绕太空武器、太空碎片等热点问题,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太空国际法研究,积极参与全球太空安全治理的各种机制与平台,主动发出维护全球太空安全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