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双方出于战略考虑,主要投入陆军进行较量,作战方式比较扁平,典型反映为轻步兵和炮兵的攻防战和互相压制杀伤。下边看看双方炮兵在作战中的力量对比。

先介绍一下解放军和越军所属炮兵的编制装备情况。在70年代,解放军和越军装备的火炮种类大多相近,大量是苏军体系的火炮及其改进型。另外,越军还装备了部分缴获的美制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我军炮兵编制分为预备炮兵和队属炮兵两种。其中预备炮兵即总部直辖炮兵和军区直辖炮兵,通常以师为单位;队属炮兵即军、师、团所属炮兵,通常以团、营为单位。另外还有步兵营、连所属小炮兵,一般归入队属炮兵序列。

我军预备炮兵师一般辖5个团,编制152加榴炮、130加农炮、130火箭炮、122榴弹炮、122加农炮,每团3个营,编制一种火炮,共36门;队属炮兵的军炮兵团辖1个152加榴炮营、1个122加农炮营、1个85加农炮营,共42门。师炮兵团辖1个107/130火箭炮营、1个122榴弹炮营、1个85/76加农炮营,共60门。

另外还有步兵团营属火炮,其中团辖2个炮兵连,编制100毫米迫击炮、82毫米无坐力炮,共15门;营辖1个炮兵连,编制82迫击炮、82无坐力炮,共10门。步兵连还编制1个60炮班,有2门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越军炮兵,和我军一样,也分为预备炮兵和队属炮兵。其中预备炮兵为师、团编制,队属炮兵为团、营编制。不过越军实力有限,炮兵编制和火炮数量比我军要弱不少。

越军的预备炮兵团一般辖2-3个营,编制130加农炮、85加农炮、122榴弹炮、107火箭炮,共24-36门;队属炮兵团一般辖3个营,编制105/122榴弹炮、85/76加农炮、37/57高射炮,共26-36门。

越军的步兵团营属火炮方面,团辖3个连,编制82/120迫击炮、75/82无坐力炮、60炮,共30门;营辖1个连,编制75/82无坐力炮、82迫击炮、60炮,共10门。另外步兵连编制1个炮班,有60炮2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越军的炮兵力量弱,通常在作战时要得到上级加强。一般会将120迫击炮、82迫击炮、82无坐力炮、75无坐力炮、60炮和37/57高炮2-6门逐级向下加强。此外,越军还使用一些二战留下来的57战防炮,作为步兵营连的反坦克火炮。

由上述可知,越军炮兵的编制和数量远逊于我军。作战中全面被我炮火压制,根本无法抵挡,最后一败涂地。在28天作战中,我强大炮兵支援步兵打进敌人纵深40多公里,歼敌5万余人,显示了“战争之神”的威力,成为我军取得胜利的首功之臣。

中国炮兵,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