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950年12月31日黄昏,中朝军队在西起临津江畔的高浪浦里,东至昭阳江畔的麟蹄,约200公里宽大正面上,向“联合国军”三八线防御阵地发起了全面进攻。

这是中朝联合司令部成立后,志愿军和人民军首次在统一指挥下共同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第三次战役的展开

志愿军第一线投入6个军(第38、第39、第40、第42、第50、第66军)共约23万人,加上人民军3个军团(第1、第2、第5军团)7.5万人,战役编成内兵力超过30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面“联合国军”基本防线上有美军2个军(第1、第9军)和韩军3个军团(第1、第2、第3军团),兵力相对不足,特别是摆在一线正面的8个韩军师,战斗力更为薄弱。

韩国战史对这条沿三八线设置,代号为“B线”的“联合国军”基本防线有如下评述:

整个战线长达220公里,都是山岳地带。在战争中精疲力竭的第一线各师,担负宽达20~30公里防御正面,各师以连、排为单位占领据,点式阵地,编成主抵抗线,但没有强大的预备队,阵地纵深也很浅,因此,万一某一点被突破,整个防线就有崩溃的危险。

志愿军入朝后连续三个战役都是攻势作战。第一次、第二次战役是以攻对攻的反攻;第三次战役则是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的进攻,攻坚突破和向纵深发展是战役的主要行动样式。

这场以疲惫之师对惊恐之敌的进攻作战,就是以这样的气势拉开了帷幕。

2、第三次战役的“稳进方针”

第二次战役西线主要作战行动刚一结束,彭德怀和志愿军总部就开始构思下一个战役的进攻方向和目标。

12月8日13时,志司向西线6个军下达开进部署令,确定:

“为粉碎美伪军固守三八线企图,第一步决以消灭伪一师、伪六师、美廿四师、骑一师为目的,限于十六日拂晓前到达战役攻击准备位置,拟于十七日开始战役进攻。”

当时选定的攻击目标,直指平壤以南的中和、祥原、遂安地区之敌。

同日18时,彭德怀向中央军委报告:

“下一战役十八九日可开始攻击,估计月底可结束”;如果能够按计划达成歼敌目标,就越过三八线并相机攻取汉城,如若不成,则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停止作战,待明年再战。

12月13日,毛泽东来电要求必须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接此指令后对8日13时所作的部署进行了调整,并于15日22时与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解方一起,对各部重新下达向三八线攻进的预先号令:

为粉碎敌企图以三八线为界,重整残部准备再战之阴谋,奉毛主席命令,决心继续向三八线以南前进,求得在汉城、原州、平昌线以北地区,歼灭美、伪军一部。第一步以市边里、涟川为目标攻击前进,如市边里无敌,则攻歼涟川之敌。

按这一部署,西线各军进至12月8日13时电指定的集结位置,休息两天,筹补粮秣,查明当面情况,尔后继续向三八线以南前进。

19日,彭德怀电告中央军委:

“已遵示越三八线作战”;“拟集中四个军首先歼灭伪一师后,相机打伪六师。如果战役发展顺利时,再打春川之伪三军团,如不顺畅即适时收兵”。

在这个电报中,彭德怀提出了一个指导性意见:“我军目前仍应采取稳进。”

洪学智和杜平在各自的回忆录中记述了彭德怀这个“稳进方针”的形成过程。

据洪学智记述:

彭德怀在决定发起第三次战役时,对朴一禹、洪学智、韩先楚、解方等说:我们一定要慎重,要适可而止。政治上要求我们突破三八线,我们就坚决突破三八线,以后采取“稳进”方针。

他还说:

突破就是胜利,千万不要打得太远了、太深了,否则,困难很多,对我们不利。歼敌,能歼多少算多少,歼多了更好,歼少了也没关系。总之,突破三八线,看情况适可而止。

杜平的记述更为具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写道:

接到毛泽东要求打过三八线的指示电后,彭德怀首先表示同意,然后征求其他志愿军领导人意见,让大家谈谈三八线怎么过法。洪学智讲了大家最为关心的供应问题,韩先楚和解方就军事工作提出一些设想,杜平本人谈了对政治工作的意见。听完大家的意见,彭德怀没有表态,看来还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他要大家继续考虑。

接下来,杜平讲了这样一个情节:

接连几天,彭总又抽起烟来,饭后下盘象棋的唯一爱好也取消了,大家都尽可能的不去干扰他,到第四天,彭总饭碗一放,就提出要“杀”一盘,大家都很高兴,围上来观战,韩先楚是个急性子,看彭总走棋不慌不忙,要彭总快一点,彭总笑笑说:“这叫稳进方针。”

说完把棋盘一掀,谈起第三次战役的“稳进方针”——专打南朝鲜军,目标缩小,能吃就吃,适时收兵。

3、何以“专打南朝鲜军”?

12月19日深夜,彭总亲自起草了给毛主席的电报,陈述他对第三次战役的意见。

12月21日,毛泽东复电彭德怀,指出:

打法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即目前美英军集中于汉城地区,不利攻击,我应专找伪军打。就总的方面说,只要能歼灭伪军全部或大部,美军即陷于孤立,不可能长期留在朝鲜。如能歼灭美军几个师,朝鲜问题更好解决。就此次战役说,如果发展顺利,并能找到粮食,则春川、加平、洪川地区可能寻歼较多伪军。

毛泽东还指出:

此次战役“主动权在我手里,可以从容不迫地作战,不使部队过于疲劳”。对于彭德怀提出的适可而止、适时收兵的意见,毛泽东给予肯定,指出:“如不顺利则适时收兵,到适当地点休整再战,这个意见也是对的。”

这样,就在战略、战役两个层面统一了对作战方针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彭德怀又与其他志愿军领导人商议,并征求各军意见,确定了具体的作战部署。

此时,韩先楚奉彭德怀之命到一线指挥作战,在对敌情和战场形势作了深入分析后,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19日12时,他致电彭德怀建议:

以第38军“经涟川东直进加平,围歼该处之敌,断春川伪军与汉城之联系,得手后以一个师向春川攻击,主力集结加平及西北地区”;第39军“经涟川向春川南前进,速占洪川,断伪军南逃退路,后以一个师向春川前进”;第40军向加平攻进,如敌增援,则与第38、第39军一起,“以三个军主力歼灭之”;第42军至华川及其以南;第66军经平康至春川东南,包围春川之敌;第50军向东豆川地区前进;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向开城、汶山前进,与第50军控制威胁汉城之敌,配合东面作战”;人民军第3、第5军团速向荣州、原州前进。

“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一带的防御部署,以华川-春川-原州的中央公路(29号公路)为界,该线以东全部由韩军防守,以西是美军第1、第9军的责任区,但其一线防御也主要由这两个军编成内的两个韩军师(第1、第6师)担任。

韩先楚建议建立以春川为中心的基本战役布势,着眼点在于尽可能多地歼灭一线布防的韩军。

对于集中于汉城方向的美英军主力,他的意见是先在其侧翼形成“威胁”之势,下一步再视情施以侧后攻击。

据美军战史记载:

李奇微当时判断,中国军队可能将其最强的力量集中在第8集团军防线中心地域的西侧,这预示着“主要进攻将来自穿过元山至汉城走廊的33号和3号公路”;而在它的东面,可能实施次要攻击,“或者是在西南方向经由春川至汉城的轴线,或者是向南经由29号公路,穿过春川和原州,企图侧翼包围汉城上方的第1军和第9军”。

韩先楚建议以打春川为重点,显然超出了李奇微预计的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稍后,彭德怀、洪学智、解方正式下达作战部署令,按此部署,西线志愿军6个军编组为2个突击集团,当时称作左纵队和右纵队。右纵队由第38、第39、第40、第50军组成,配属6个炮兵团,担任主攻,由韩先楚统一指挥,在永平以西宽30公里的正面实施突破,朝议政府方向发展进攻。

左纵队担任辅攻,由第42、第66军组成,配属1个炮兵团,由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委周彪统一指挥,在永平以东宽36公里的正面实施突破,向加平、春川方向发展进攻。

4、第三次战役的战场选择

第三次战役的主要战场,位于三八线以南、汉江以北、临津江以东、北汉江以西之间地区。这个地区的东、西两面有江河阻隔,正面有高山屏障,是一个口小底大、易守难攻的袋状地形。

自三八线向南,有两条主要通道:

一为京元公路(美军地图标为3号公路)上的议政府走廊,二为由华川经春川、洪川通往原州的中央公路(美军地图标为29号公路)。

志愿军越三八线向南进攻的路线,基本上是沿这两个主要通道向南延伸的。美军认为,这条路线,与半年之前朝鲜战争爆发时人民军南下发展进攻的路线大致相似。

彭德怀分析战场地形特征及敌方部署特点,指出:

从战术上看,临津江由东北而西南,沿涟川而汶山,乃敌之天然侧翼依托。春川位北汉江、昭阳江汇合点,春川至加平为一大蓄水池(供发电用)。连川至春川(位北纬三十七度五十二分五秒间)是南北分水岭,正面狭小,山川交错,两翼依托大江,是一良好防御地带,为汉城北面屏障。如有较强部队防守,攻占不易。但现为伪一、六两师驻守,该经两次败溃,新兵多,想不难攻占。杨口、麟蹄以南,原州、平昌以北,系一大山区,虽有南北道路,然深山峡谷,极为险要,就地取给,亦感困难;大兵团迁回、展开不易。

彭德怀将这次进攻作战主战场置于汉城以北,以突破临津江为重点,正是考虑了这一地区的地形及“联合国军”布防的特点。

他认为:

以志愿军3个主力军从战线中央并肩实施主要突击,以志愿军1个军和人民军1个军团于右翼配合策应,以强击弱,不难达成战役突破的目的。而东部山区,由于地形阻隔,大部队迂回、展开不便,只能作为辅助方向,在此以志愿军2个军和人民军2个军团分路突进,能打到哪儿就打到哪儿,不再向西作大迂回动作;如果发展顺利,便以第66军或第42军占领春川、洪川,以人民军一部占领襄阳、江陵,控制东海岸山区,以便运储粮弹,准备春季攻势。

27日,韩先楚接志司通报,得知抱川地区有美军1个团;另据侦察,在永平以东以南抱川至议政府之线附近发现美军炮兵阵地和守备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这一情况,韩先楚于当日再对第38军部署作出调整,确定该军在“歼灭伪六师后,再围歼抱川之敌,及防抱川敌西援”。

具体部署:

除以2个师向东豆川方向进攻外,以1个师进占抱川以南仙坛里一带,“控制有利阵地,监视抱川之敌,截断该敌向议政府之退路(速将公路破坏),如敌逃窜则截击之”。同时,建议第42军以一部进至抱川东南,保证主力翼侧,并配合第38军共同监视抱川之敌。

议政府是汉城外围的一个小城,现如今也只有十四五万人口,因古代李氏朝鲜在此地设置议政府而得名。

从军事上看,该城的价值在于扼揪哥岭地沟带入口,是防卫汉城的一大重镇。自汉城经议政府向北,有两条通道,一条过东豆川里经涟川、市边里,至平壤(33号公路);另一条过抱川经金化、平康,至元山(3号公路)。议政府正处在这两条南北重要通道的交叉点上。

道峰山、水落山、天宝山等环绕在议政府周围,为这个军事重镇增添了一道天然屏障。

韩先楚按彭德怀的意图,将主攻方向放在东豆川里-议政府轴线上,但当他发现抱川附近配备有美军时,仍然相当小心,不仅立即调动兵力加以监视,而且建议左纵队与之采取协同动作,作截击、围歼的打算。

5、第三次战役方案有多完备?

29日11时,韩先楚发出电令,再次明确总攻开始时间及有关协同事项:

突破三八线,歼灭伪六师,作战二天,于三十一日黄昏开始总攻。

三十八、三十九军统应于三十一日十六时四十分炮兵开始射击,十七时步兵开始总攻。

四十军应于三十一日廿时开始攻击(炮兵可于黄昏时,每连以一门炮试射二三发即停射,以便夜间能准确掩护步兵攻击)。步炮协同,通联,共同看地形,确定突破及射击目标,互架电话。

步兵突破后,炮兵以一部火力过临津江,支援步兵纵深作战,江无法通过应将炮火尽量前移。我随四十军指,突破时在仙游洞(涟川西)。

从志司与韩指之间往来文电看,彭德怀将主要方向作战指挥全权委托给了韩先楚,韩先楚则按彭德怀确定的战役方针,对右纵队4个军行动作具体部署,并对左纵队2个军行动提出建议,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先楚认为,这次战役的攻击对象是已经摆好了阵势的预有防御准备之敌,进攻准备必须充分,要等到后续部队全部到齐,并作必要休息,组织好协同,调整好位置和时间后,方能充分发挥作战威力。

为此,他“要求各军要有高度的政治积极性、责任心,多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敌人”。

12月28日,韩先楚以志司前指名义发出第三次战役战术思想指示。

在分析了此次战役特点及利弊条件后,韩先楚指出:

过去两次战役,我们是运动战打分散敌人,山大、公路少,于我有利;那时敌人疯狂分散进攻,也容易形成战机。现在敌人退守汉城、春川集中防御,河流多,交通便利,而我军交通多为敌人破环。作战地区内的山小,地形较开阔,敌人飞机、大炮、坦克易发挥效能,利于防御。但敌人已尝到我军作战英勇、战术高明,其作战信心大大减弱,士气极低。我军是进攻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我军上下已摸到敌人的“底”,信心坚强,这些都是对我军有利的条件。

该指示将此次战役的战术指导思想概括为这样一段话:

“口子不宜张大,不要到处抓着敌人吃不下,必求全胜,必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层层包围敌一点或一股,将其干脆歼灭,并尽量吸引敌人增援,集结主力求得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

可见,第三次战役发起之前,志愿军总部不仅对战役部署作了认真研究,不断予以调整完善,而且加强了对部队行动的战术指导,注意抓具有关键意义的战术环节,指挥筹划的精细程度超过了前两次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是因为部队在前两次战役中,积累了许多对美军、韩军作战的经验,为在较高层次上的总结提炼提供了素材,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二是由于这次战役的发起虽然较为勉强,但总的来说是有准备的主动作战,准备时间也比前两次战役长一些(各部进入进攻位置有4天或更长一些的准备时间),这就使战役的计划性有所提高,对作战问题的研究和准备就有可能做得更细致一些。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