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近日,乌军在俄乌前线发现俄军开始使用一款全新的“乌龟坦克”。

这种坦克除了正前方和正后方留出了空袭外,其余地方全部用厚厚的钢板给围了起来。俄军用这辆“乌龟坦克”充当头车,领着一队装甲车队往前突击。乌军自杀式无人机、子母弹轮番上场,硬是炸不掉俄军的这辆“乌龟坦克”。

随后,俄方也主动公布了关于“乌龟坦克”的一些改装细节。显示这款“乌龟坦克”的改装主体是一辆T-72型主战坦克,除了安装有厚厚的钢板充当“乌龟壳”之外,还在坦克前方安装了一具KMT-4型扫雷具,专门用来扫除乌军布设的反坦克地雷。

此后,战场上还出现了T-62坦克改装的“乌龟坦克”,说明这种改装思路已经得到了俄军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俄罗斯的乌龟坦克。

当然,这种“乌龟坦克”已经彻底放弃了炮塔的旋转功能,也将态势感知能力舍弃得干干净净,基本上只具备前向的观察视野。

但是,“乌龟坦克”的优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浑身重甲,FPV等自杀无人机基本上从哪个方向都难以将其击毁,作为突破敌军防线的“重锤”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事实上,坦克在发明之初就是以突破阵地为目标的,比如一战中的英军、德军、法军重型坦克基本上都是一个大铁壳安装1~2门炮,并没有装备旋转炮塔,主要射击方向就是前方。直到法国FT-17轻型坦克问世,才终于有了旋转炮塔的设计,也有了现代坦克的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一战的坦克,在FT-17轻型坦克之前,坦克是没有炮塔的。

即使有了旋转炮塔坦克,各国仍然没有忘记无炮塔战车,这就是突击炮或坦克歼击车。这些没有炮塔,但装备比同等级坦克威力更大火炮的战车,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没有了炮塔,这些战车除了能够安装更大口径的火炮外,往往会进一步增加装甲防护,使其防御力大幅增强。这其中的代表就是德军的“费迪南”坦克歼击车、“猎虎”坦克歼击车、“突击虎”自行臼炮等。比如“猎虎”坦克歼击车的前装甲厚达250毫米,超过了“虎王”重型坦克的装甲。

美国也为了能够突破齐格菲防线而研制了T-28重型坦克,事实上是一种无炮塔坦克歼击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走厚甲巨炮路线的德军坦克歼击车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为突破齐格菲防线而研制的美国无炮塔的T28重型坦克。

二战结束后,无炮塔的坦克歼击车虽然也发展了一段时期,但最终被功能更加齐全的主战坦克所代替。在这段时期内,也涌现出了苏联SU-101、ASU-57、ASU-85、SU-122-54、“268工程”等坦克歼击车,而瑞典的无炮塔S主战坦克本质上也是一种坦克歼击车。

无炮塔坦克歼击车最大的缺点就是火炮的射界非常小,如果要大范围调整火炮的射界就必须依靠车体转动方向,显然比有炮塔的坦克更加麻烦,也容易暴露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冷战时期苏联研制的各种无炮塔坦克歼击车。

然而,在无人机肆虐的现代战场上,无论是俄罗斯的T-90M主战坦克,还是美国的M1A1主战坦克,亦或是德国新型的“豹”2A6主战坦克,无一例外在无人机的穿梭打击下一辆辆殉爆,这逼得坦克兵们将坦克的防护力摆在了生死攸关的地位,而能够做的就是为坦克四周焊接上一层又一层的钢板,这客观上导致了炮塔无法旋转,仅有前向一部分的射界。

这种“乌龟坦克”事实上就回到了二战和冷战时期的经典坦克歼击车模式。在当前大规模坦克战不再会发生的情况下,坦克个体的生存性远超过机动性和火力性,即使是主动防御系统也无法代替重甲带来的安全感。

因此可以大胆猜测,在下一代坦克或者战车的研制中,或许我们应该重新拾起无炮塔重型坦克歼击车的思路,研制或者改装突破型的“乌龟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未来无炮塔坦克会重新出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