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

据媒体报道称,英国《泰晤士报》日前刊文称,在向乌克兰提供坦克方面,美国和德国之间的争论,再次暴露出欧洲对美国的依赖。该报道还声称,很多分析人士批评称,德国实际上并不愿意为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只不过是迫于美国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美国和一些西方附庸承不承认,在这场由西方挑起的对俄代理人战争中,它们所支持的乌克兰很难有获胜的希望。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本身就是一个几乎可以比肩美国的军事大国,相比之下,乌克兰则是欧洲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尽管获得西方的全力支持,但这种靠外部输血才能维持战场消耗的国家,就像是没有根的浮萍。换句话说,一旦西方扛不住停止继续支持乌克兰,基辅当局就将丧失与俄军继续打下去的资本和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西方国家近期又掀起新一轮的对乌军援热潮,而且提供给乌克兰的基本都是它们自用的先进武器,其中就包括几乎所有型号的西方制造坦克、步战车、甚至爱国者防空导弹在内的高技术武器。不过,这反过来说明,在北约的东欧成员没有能力再继续为乌克兰提供苏制武器之后,西方这些幕后老板现在只能走上前台,赤膊上阵为乌克兰输血,给这个战争代理人在战场上续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拜登政府一再强调,无论乌克兰战争打多久,美国就支持乌克兰多久。不过,拜登政府的相关言论,更像是一种政治宣传。近期,美国不但从韩国紧急采购10万枚155炮弹支援乌克兰,同时还将原本为以色列储备的、只允许该国在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的30万枚155毫米炮弹,都一并搬出来支持乌克兰。更甚的是,美国五角大楼日前还证实,它们近期已从驻韩美军抽调了一大批武器弹药,用于维持对乌军援的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意味着,西方及其附庸在对乌军援方面,几乎已到了黔驴技穷的窘境。在这一轮军援过后,西方还能拿出什么武器提供给乌克兰?估计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的那帮政客心里都没底。另外,欧洲各国和加拿大反战抗议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民众对乌克兰局势态度的变化,正在给这些国家对乌军援举措产生深远影响,这也就是德国政府在对乌提供坦克问题上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只是北约其他成员国,就连作为北约主导者的美国,近期国内的反乌情绪也开始高涨。根据最新民调显示,有超过60%的受访民众都反对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武器。不只是民众,就连国会的很多两党政客,也都开始对拜登政府对乌军援政策提出质疑。而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也正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旨在调查拜登政府对乌军援的详细金额。由此可见,在北约多国掀起新一轮对乌军援热潮的背后,是西方对乌军援行动已黔驴技穷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而易见,一个自身丧失造血能力、严重依赖外部输血维持战争的国家,能够在战场上维持多久,主要取决于西方军援的热情和力度。更何况,西方和乌克兰现在所要面对的,是一个具备毁灭地球的军事大国。近期,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视察该国兵工厂时,向外界展示俄罗斯强大的军工生产能量。另外,俄罗斯近期对于与乌克兰的和谈表现得异常的冷漠,这就说明俄罗斯正准备在乌克兰战场上与西方耗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形势的发展,令很多反俄阵营的政要和专家感到非常失望,甚至不得不公开承认俄罗斯是无法战胜的。据媒体报道,法国一名军方高级人士日前对媒体说,乌克兰军队获胜的机会窗口已经被关闭,因为俄军已经加强了阵地,这使得乌军的任何攻势都将变得复杂化。另外,有欧洲的地缘政治分析人士也承认,西方为乌克兰提供坦克,与其说是给乌克兰提供获胜的手段,倒不如说是努力恢复乌军与俄军的战场均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这并非有意唱衰乌克兰的论调,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在此之前,因说错话而被迫辞职的前乌总统办公室顾问阿列斯托维奇也承认,“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很难有获胜的机会”。而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西方不可能利用代理人战争打败俄罗斯。与其把纳税人的税金用在这场毫无获胜希望的战争中,倒不如用来改善民生”。由此可见,随着西方对乌军援热情和力度的减弱,乌克兰在这场代理人战争中,似乎已难以避免失败的下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