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 共和党籍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月和总统候选人提名的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密谈,打破了长期僵持的关系。据光明网援引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两人会谈数小时后,德桑蒂斯同意动用自己的捐款网络为特朗普竞选筹资。特朗普已锁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其竞选阵营的筹款额远不及民主党籍现任总统约瑟夫·拜登阵营。如无意外,特朗普将在今年的大选投票日再次对决拜登。

之前,美媒公布最新民意调查,尽管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官司缠身,面临多宗刑事诉讼,但他的支持率还是来到了49%的高点,稳步领先于美现任总统拜登的43%。民调显示,拜登的支持率已经下降到39%以下,为该份民调史上最低,这也就意味着,拜登成了过去70年来最不受欢迎的美国总统。数据显示,有61%的登记选民认为,拜登执政非常失败。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美国人不认同其执政成果。相比之下,认为特朗普执政失败的比例已经从当年的55%下降到了4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的民意调查显示,由于拜登和特朗普都未能充分吸引选民,美国人对今年的总统选举的兴趣有所下降。在一对一的竞争中,特朗普以微弱优势领先拜登,但当考虑到第三方候选人时,拜登则略占上风。然而,只有64%的美国选民对大选表现出“非常感兴趣”。然而,无论结果如何,美国选民的意愿和选择都将是决定性的因素。随着选举日的临近,两位候选人的策略和表现将更加受到关注,而他们如何应对国内外的挑战,也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选举命运。

随着特朗普民调领先优势的扩大,民主党的检察官们加大了追捕力度。不过民主党每对特朗普起诉一次,特朗普的民调就有所上升,而他用于诉讼的筹款也源源不断地增加着。虽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将听取关于特朗普参选资格问题上诉案的口头辩论,其裁决或对今年大选产生重大影响,但特朗普大概率将代表共和党参加今年美国总统选举。市场担心他再次入主白宫后,可能对美中关系采取更强硬的态度。“我爱他们,我爱每个人,但他们知道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特朗普说道。

就近日一系列数据来看,显然特朗普已经占据优势,这对共和党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大胜,而拜登所在的民主党要想赢得这次大选,恐怕并不容易。种种迹象表明,拜登此前为了打压特朗普做出的努力收效甚微,甚至底牌都已耗尽,却仍无法确保拜登就一定能够连任。现在只要选情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很有可能影响到拜登选票,搞不好美国总统或将直接换人。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说白了,还是与拜登任期内的施政情况有关,美国民众对他的政绩一直持负面看法。

财联社报道,随着美国的石油储备已经减少到接近四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拜登政府最近加大了采购力度,提高了愿意支付的采购价格,以尽快补充该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在美国能源部作出此项变化之前,交易员一直在抱怨向政府出售石油的规定,因为在市场动荡和地缘政治不确定的时期,这些规定往往跟不上快速变化的风险管理方式。根据新规定,石油储备的采购价格将在卖家被告知他们中标的当天即确定,这将使得交易员可以迅速启动对冲机制。

在美国舆论中,拜登经常遭受批评,他的政敌们总是从各个角度抨击他:一方面指责他对中国过于软弱,另一方面则指责他在大国关系管理方面不善。因此,拜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需要采取更多反华政策以树立自己的强硬形象,但同时也需要与中国保持定期沟通,制造一种假象,让外界认为中国对拜登政府做出了让步。只有这样,他才能赢得舆论的支持。美国目前对中国采取虚实相间的态度,这种战略模糊更多是为了迎合拜登政府当前面临的选举压力,而非反映美国的真实意愿。

另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美之间的禁毒合作得以恢复,美方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但近期,又有美国政客以及媒体开始把美国芬太尼泛滥的锅甩给中国,这无疑将给中美禁毒合作带来负面影响。布林肯若想要在禁毒议题上取得进展,关键不在于如何说服中国与美国合作,而是如何让中国相信,美方不会一边要求中国协助打击芬太尼贩运,另一边又在芬太尼问题上诋毁抹黑中国。如果布林肯拿不出可信的方案和说法,就算中美这次能够谈出成果,后续也未必能够推动成果落地。

近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一次听证会时表示,她预计到今年年底,美国财政部将完成美国主体对外投资限制实施细则。拜登政府早就规划好了各大高官在对华问题上的表面分工——雷蒙多专门负责宣布各种反华政策,是唱黑脸的,主要受众是反华阵营;耶伦则负责到处宣传“中美友谊”,是唱红脸的,主要受众是亲华阵营。现在的拜登政府所想的,就是讨好各路阵营,最大化自己的大选优势——如果真要对华摊牌,又何必如此小心翼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分析认为,今年将举行的美国大选或将为两国关系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保持在各领域的沟通以及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合作,将有助于减缓美国国内政治可能对中美关系带来的冲击。孙成昊表示,除了禁毒之外,中美还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合作。

之前,拜登政府出台对华投资的限制措施,美国的商人们同样能绕过限制令,继续同中国合作。当然,拜登也清楚这一点,知道收效甚微,但他依旧会这样做。原因并不复杂,正如通信技术专家项立刚所说,明年大选,拜登的竞选压力很大,现在美国政坛反华情绪高涨,展示对华强硬态度,出台打压中国的措施成为拜登拉取选票的工具。在这种政治氛围下,拜登并不看重这些措施实施后的具体效果,也不考虑美国企业是否因此利益受损,只关心明年能不能连任,能不能保住民主党的执政地位。

为什么之前拜登政府会派耶伦和布林肯访问中国,就是为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拿出点成绩来,让自己的人气有所回升。目前美国选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民意调查显示,特朗普比拜登略有优势,但是选举形势依然充满变数。拜登在巴野之战中的发挥以及民意调查都会对选举前景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究竟鹿死谁手还不清楚。两位总统候选人和他们的竞选班子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战略,为自己赢得选举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拜登政府,在需要集中精力应对年底大选的情况下,仍要努力管理中美关系,避免过度对华施压,对中美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对美方的承诺做出了积极回应,但中国并未完全相信拜登的话。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中国也提出了和为贵、稳为重,信为本的三大原则,敦促美方将承诺落到实处。拜登的保证已经从不支持“台独”等关系中美关系的基本原则部分,也新增了不遏制中国发展,承认中国发展对世界有益等更具体、能够缓和双边经贸合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