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德新社最新相关新闻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近日发表相关言论,再度对拜登政府最新发布对中国进口新能源电动车汽车加征100%的关税一事,表示极度的不满和反对,并且号召欧盟国家联合起来抗议这一提议。他在讲话中,指出美国所做的加征中国新能源电动车一事,纯粹就是在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助长贸易保护主义风气,而贸易保护主义只会让所有的物品不断地溢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相当于德国总理朔尔茨直接把话挑明了,美国自己作的孽,却是让整个欧洲国家来承担这个苦果,而在整个欧洲国家中,德国遭受的经济损失是最大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又有什么依据呢?

这主要是由于德国,受到地缘和人口结构、矿产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国内市场往往不足以消化其全部生产能力,导致普遍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而这一病症不仅仅是德国国家独有的,而是存在于整个欧洲国家,乃至众多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国家。因此,这些国家极度国际贸易来平衡供需,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这样才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国家繁荣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一旦脱离全球贸易体系,德国及其类似欧洲国家断掉与海外市场的联系,将会严重威胁到德国及其类似国家的经济循环和稳定性,经济直接陷入瘫痪状态,那到时候国家离自取灭亡就不远了。而美国逼迫欧盟国家缩紧对华贸易的进出口,就是在逼迫欧盟国家主动断开与全球贸易的通道,至这些国家的生存和经济于危险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种事情已经在德国身上发生过一次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愈发紧张,矛盾凸显。加之,“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一事直接掐断了德国从国外进口天然气的主要途径。要知道,在俄乌冲突前,德国大约55%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而此次管道爆炸以后,德国在短期内从俄罗斯获得天然气的可能性都没有。德国因为天然气资源短缺的问题,直接陷入了一个被动地步,换句话说,德国经济的命脉就是这么容易被人掐住咽喉。

这次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一事,给了德国一个很大的教训。因此,德国往后都不可能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而是要积极处于全球贸易循环,这也是整个欧洲国家应该懂得的道理。所以,德国总理朔尔茨和德国车企,才会对美国制裁我国新能源电动车一事,不断地提出抗议和反对,德国失去“北溪”天然气管道后,再也经不起失去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打击,美国这是在执意把德国逼上绝路,也不怪德国在我国新能源电动车事上,如惊弓之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整个欧洲国家倘若一味得跟随美国的脚步走,到头来只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整个欧洲国家倘若不能及早拥有国家的战略自主权,不能及早地意识到这一点,恐怕迟早会成为美国餐桌上的一道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