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在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苏联称其为“哈勒欣河”战役)当中,苏军面对的对手无非就是日军和伪满军,不会再有其他的对手。

但实际上,在那场战役当中,和苏军交战的对手实际上有三支军队,只是在日军和伪满军之外,第三支和苏军交战的部队规模非常有限(实际上只有一个排)。

由于这支军队参战规模实在是非常有限,所以很多研究这场战役的人往往都没有注意到这支部队的存在,就更别提这支部队在那场战役当中的具体报销情况了,那么,这支军队究竟是谁呢?

其实,这支在诺门坎战役(苏联称之为“哈勒欣河”战役)当中参战的第三支军队是很多人并不熟悉、组建于1938年3月的“浅野支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浅野支队”,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甚至从“浅野支队”这个名字上会误会这是一支正规的日军部队(就像“安冈支队”那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溃散的沙俄白军士兵。

其实,“浅野支队”是一支日军搜罗的沙俄白军溃散士兵组成的一支杂牌军,最初组建于1938年3月,按照日军同类操作的习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也由日籍军人担任,由于这支军队的首任指挥官是日军少佐浅野诚,所以按照日军习惯,这支部队被称之为“浅野支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命令越过国境线》里被俘的白军军官。

这支“浅野支队”在组建以后通常并不担负正面的作战任务,他们通常为日军侦查苏军的动向、部署等情况,偶尔也会执行暗杀个爆破等任务,电影《远东特遣队》里提到的白俄支队可能说的就是他们,而苏联电影《命令不许开火》里的日本渗透分子和《命令学过国境线》里被俘的白军军官大概率也是这支部队的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建之初的“浅野支队”有250人,后来在日本人的大力扩充之下“浅野支队”人数在1942年达到顶峰,3500人(也有4000人的说法),几乎达到了旅级规模。

组建之初的“浅野支队”名义上隶属于伪满洲国军队系统,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其下辖4个分队,分别用其日籍指挥官的姓氏命名(这四个分队日籍指挥官的姓氏分别是鹫尾、朝仓、栉田和大村),相对应的,“浅野支队”也有不少俄籍指挥官,例如其骑兵指挥官是雅科夫·斯米尔诺夫上校,步兵指挥官则是压力山大·古卡耶夫少校,不过“浅野支队”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日籍军官手中,

“浅野支队”的成员除了溃散的沙俄白军成员之外,还有很多是被裹挟而来的国境线两侧的俄罗斯族青壮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浅野支队”的成员虽然大多是一副白人面孔,但是却穿着标准的日军98式军服,武器除了像普通日军那样拿着日式军刀之外,也配发有38式步枪和南部式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军在诺门坎缴获的日军火炮。

现在让我们回到1939庙的诺门坎战役,在那场战役当中,“浅野支队虽然只参战了一个排,但损失并不小,目前已知,“浅野”支队当时的损失是一亡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阵亡的是米哈伊尔·纳塔罗夫,于1939年7月22日诺门坎战前线阵亡以后,被以非常隆重的仪式安葬在圣尼古拉教堂的院内,很多日军和其他白军流亡军官参加了他的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诺门坎战役当中,“浅野支队”的成员通常不承担直接的作战任务,他们通常以信号兵和翻译的面目出现在前线,例如前边提到的米哈伊尔·纳塔罗夫就是信号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米哈伊尔·纳塔罗夫,“浅野支队”在诺门坎前线的损失还要包括N·B·科索夫上校, 他的腿被苏军弹片击中,受了重伤,后来因此成了跛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历史的车轮走过1942年以后,“浅野”支队随日军打回老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在这个背景之下,不但“浅野支队”的士气越来越低落,就连日军对浅野支队”的赞助也大不如前,由于上述原因和兵员补充困难,“浅野支队””的规模在1942年达到峰值以后,变的越来越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4年,“浅野支队”甚至叫名称都保不住了,他们成为满洲国军“松花江俄军支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1945年以后,“松花江俄军支队”再次改称“满洲国骑兵第一单独支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1945年8月苏军发起远东战役的时候,这支军队已经只剩下了24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德三投降以后,知道大事不妙的“浅野支队”高层决心赶在苏军进攻之前遣散部队里剩余的士兵,只留下24名军官看守“浅野支队”的营房和仓库等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军发过来以后,“浅野支队”仅存的24秘密成员没有和苏军发生正面对抗,他们都投降了,不过由于他们大多存在历史问题,在战后他们受到的待遇我们都能猜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