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赤水河云南段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薄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首次!赤水河云南段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薄鳅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赤水河云南段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一些新物种不断现身。4月21日,我们首次监测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长薄鳅。”4月26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下称“云南管护局”)镇雄管护站负责人申睿欣喜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4月21日,为摸清保护区鱼类资源状况,及时掌握保护区内重要水生生物的动态变化情况,云南管护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赤水河镇雄段开展了水生生物多样性资源监测工作。

此次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在赤水河镇雄县庙子落水洞河段采集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薄鳅。这是长薄鳅在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首次监测发现,表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小型鱼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加,长薄鳅栖息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测量,本次采集到的长薄鳅规格为:全长15.2厘米,体长12.5厘米,体高2.7厘米,体重20克。

近年来,云南管护局全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巡护监管,持续开展鱼类栖息地修复工作,科学开展增殖放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据今年3月20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通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监测种类由2020年的36种上升至2023年的42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识卡片】 长薄鳅(Elongate loach),别称:薄鳅、花鳅。吻圆钝而短,口较大,亚下位,口裂呈马蹄形。须3对,吻须2对,口角须1对。眼很小,眼下缘有1根光滑的硬刺,末端超过眼后缘。头部背面具有不规则的深褐色花纹,头部侧面及鳃盖部位为黄褐色,身体浅灰褐色。腹部为淡黄褐色。背鳍基部及靠边缘的地方,有两列深褐色的斑纹,背鳍带有黄褐色泽。胸鳍及腹鳍呈橙黄色,并有褐色斑点。臀鳍有2列褐色的斑纹;尾鳍浅黄褐色,有3至4条褐色条纹。 长薄鳅为温水性底层鱼类,喜栖于江河中上游水边水流较缓处的石砾缝间,常集群在水底砂砾间或岩石缝隙中活动,涨水时有溯水上游的习性。是一种“不吃素”的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小鱼,尤其是底层小型鱼类。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