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哭,你别害怕,我俩能照顾你们,我只要能动,就一定会帮着你,放心没问题。”王桂莲用质朴的语言劝慰着躺在床上的邻居。一言为重百金轻,当口头承诺逐一变为真实行动,“感谢”二字仿佛都不足以承载这段珍贵的“邻里情”。66岁的王桂莲和老伴儿于树发自2021年起,就开始义务照顾患有渐冻症的邻居张树琦,用心用情托举起生命之重,成为了温暖“渐冻”家庭的一缕阳光。

双港镇格林第二社区的张树琦今年67岁,在2019年被确诊为渐冻症。由于渐冻症仍是国际上的一道没有解决的难题,更没有特效药,所以经过辗转治疗,张树琦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开始加重,2020年下半年就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他与妻子高丽萍没有孩子,卧病在床后,全靠妻子一人照顾。2021年,高丽萍结识了热心的王桂莲,至此,一段跨越血缘的“邻里情”把两个家庭紧紧相连。

“我觉得丽萍太不容易了,一个人那么瘦弱地扛着丈夫翻身子,擦洗,亲戚也不在身边,我看不过去,一定得帮帮她。”王桂莲说。于是,她经常帮着高丽萍一起照顾张树琦,翻身锻炼、喂饭喂药,去医院拿药、外出采买物品,只要高丽萍一通电话,王桂莲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被病魔缠身,在社区、亲友以及王桂莲的帮助下,这个“渐冻”家庭尚能维持生活。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2024年3月,妻子高丽萍在照顾丈夫时,腰部骨折,必须卧床静养。一边是完全不能自理的丈夫,一边是只能躺着的妻子,两口子一下子陷入了绝望。而一通电话的到来,让夫妻俩泪流满面。

“我们俩是孤老户,遇上这个事情,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接到了王姐的电话,她义不容辞地就说来照顾我们俩,他们家儿子也是满满的正能量,开车带着我去看病敷药,我太感激了。”高丽萍激动地说。为了更好照顾张树琦和高丽萍,王桂莲还把老伴儿于树发一起叫来帮忙,全天候照顾着这两个卧床的病人。这两个月以来,于树发24小时照顾着张树琦,喂流食、擦身体,一天翻身好几次;而王桂莲买菜、做饭、洗衣,帮高丽萍擦洗身体,还总是劝慰二人,要树立信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像一把伞,为这个“渐冻”家庭挡住了风雪;像一道光,温暖了绝望的心。

虽然“渐冻”的脚步依然在跟时间赛跑,但张树琦始终心怀感恩,他说:“我现在唯一能动的就是头,还有这张能够表达‘感谢’的嘴,于老弟24小时守着我,吃喝拉撒全靠他,这份邻里、朋友之间的友爱和善意太重了,我多想给他一个拥抱,郑重的道一声‘谢谢’。”

远亲不如近邻,互助友善的邻里关系是中国传统邻里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根植于中国人血脉的文化基因。于树发、王桂莲夫妇用小爱托举大爱,用凡人善举诠释了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情真意切,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微光成炬,照亮了一个家庭的前行之路。

来源:津南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