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5月8日,故园——方向明绘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朱春林主持活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委员会委员、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王铁牛,中国油画学会艺委会委员秦文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棕,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王治平,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林森,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画家、博士生导师孙文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于洋等出席研讨会。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2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本次作品展聚集了画家283张油画、水彩及素描作品,记录了他30多年的绘画心路。方向明的创作由19世纪法国巴比松画派筑基,以柯罗、米勒、卢梭等大师为典范,“面向自然,对景写生”。无论是大山水,还是小人物,亦或是乡间景,都注重表现对于自然现实的真实感受,致力于表现乡土风景和自然环境中的劳动者。方向明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沉浸式生活体验的方式开展居乡写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观展(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以描绘乡村景色为主的巴比松画派为方向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养料,尤以米勒为师,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与虚构的历史风景画拉开距离。这使方向明的绘画不仅表现自然景观与现实物象,而且致力于探究自然本源和生命本质,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对现实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的诗意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画作展陈(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方向明热衷于写生。面对瞬息万变的自然景物时,他的笔触流露出南方人的灵巧、热烈。无论布面油画还是纸本水彩,都强调表现自然景观的光影效果,注重观察自然环境的瞬间变化。通过截取最有画面感的场景来组合人、物、景的微妙关系,力求再现真实存在的现实场景。通过强化环境的自然性与人物的真实性,实现主体情思和客体物象的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家方向明(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方向明的作品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他的作品和他的艺术实践中,体现出现实主义艺术精神。他扎根到生活的土壤里,用真情实感表现身边的农民形象,表现他们的情感和生活状态。”研讨会上,王铁牛表示,方向明以家乡的大自然为创作对象的作品,充满了情感和温度,具有鲜活的生活和人文气息。

孙文刚表示,方向明坚持用面对自然写生的方式进行创作,用眼观察、用心体会。“方向明画得非常充分,每一张都有技巧,画得非常完整。然而他说自己废掉很多画,当然,这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一个画家对于自己作品的态度。”孙文刚说道。

于洋表示,好的画家是画出来的,既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走出来的。“我们经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终是画万卷画。如果没有画万卷画,万里路和万卷书也是没有意义的。体现在方向明的画里,我们看到这种行路、读书的叙事性,被很好地和画结合了起来。”于洋进一步阐释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