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户政大厅,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理了难事,这个窗口开通后更便民了!”为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公安局治安大队户政大厅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为契机,以亲民、便民、利民为宗旨,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窗口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畅通各族群众诉求渠道,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王佳琪 摄)

开通“亲民之窗”,增进“警民之情”

坚持推进常态化学习,着力提高民辅警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并主动接受各族群众监督,组织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民辅警现场为各族群众答疑解惑,以真诚热情的态度服务群众,通过树立民族团结进步服务标杆,激发比、学、赶、超动力,营造户政大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和良好的办事环境。

5月14日,辖区一名盲人群众来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民辅警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从录入信息、照片采集、快捷缴费、指纹录入全程专人耐心“一对一服务”,告知群众避免前往风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并提供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热线,充分体现警民“鱼水情”。

开通“便民之窗”,聚焦“解民之急”

“警察同志您好,我家住在格日朝鲁,常年在外地经商,我的名字是蒙古族名字,字数多,您看能帮帮我更改一下名字吗?”近日,辖区群众白先生向当地户籍派出所提交了更改姓名的申请。户政大厅以群众办事“只跑一次”为目标,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精简申请材料,简化办事流程,减少跑腿环节,仅一天内就为白先生解决了难题。“没想到现在的业务办理这么方便,衷心地感谢你们!”白先生连连称赞道。

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和“一站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模式,业务“一次性办好”、咨询“一次性告知”,着力提升网上可办率至100%,全程网办率至98%,承诺办结时限压缩比例达76.98%,切实把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落到实处,打通服务各族群众“最后一公里”。

开通“利民之窗”,服务“想民之想”

在提升窗口政务服务质效过程中,还全力推进“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结合业务条线和各族群众办事需求实际,解决业务办理中存在的“疑难杂症”,由业务骨干“坐诊”,按照“登记受理——研判流转——分级办理——跟踪问效”工作运行机制,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公安的这个窗口真是太给力了,要不是有民警帮我,这次身份证问题就得耽误我的大事!”就在不久前,民警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了解到辖区群众包女士因身份证更新后号码不同,导致无法报名考试,最终经多方协调联动并帮其开具了证明,解决了她“办不成的事”。

此外,还充分利用窗口贴近群众的优势,加大对户籍服务管理、“跨省通办”业务、网上办、预约办、外地办等便民措施和民族政策知识的融合宣传,让办事群众在了解户籍业务知识和办理流程的潜移默化中提升民族团结意识。

下一步,扎鲁特旗公安局户政大厅将持续以服务各族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提升各族人民群众满意度为落脚点,用心服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日常,推进窗口服务现代化水平,着力把为民服务的小窗口打造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平台。(王佳琪 卫立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