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必定要再火一次,哈尔滨工业大学必定火上加火,因为普京来中国只有两天的行程,就专门去了一趟哈工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工大是东北人的骄傲,如果有人问哈工大跟清华北大比,谁是第一?哈尔滨人一定会说:哈工大绝对不输清北!

普京的眼不拙,哈工大早已名声在外,它是全球唯一具有核打击能力的高校,被称为“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被视为高等教育领域里的“常青藤”。它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我国985工程类、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之一。

哈工大不仅是全球第一个拥有“核打击”能力的高校,并且是第一个在校园里发射卫星,并成功送上月球轨道的高校。它不仅研制的火箭刷新了国家记录,还参与了国家超级天眼的的建设。

哈工大到底有多少No.1?我板着指头跟你算一算,至少还有1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球罐加工无模胀形技术世界第一

哈工大王仲仁教授发明的无模胀形技术。从内部加压使多面壳体变成圆球,既不需用压力机,也不需用模具。采用该技术可以制造液化气球形储罐、压力供水罐、球形供水塔等一批设备。

王仲仁教授因此荣获第36届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尤里卡发明金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被誉为“球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星箭一体化飞行器国际首创

该项目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星箭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利用该成果研制的“快舟一号”卫星于2013年9月25日成功发射。

它解决了飞行器快速研制、快速发射、快速应用的核心技术问题,实现了我国固体运载器机动发射卫星首次成功,创造了我国遥感卫星最快成像纪录。

第三个:反射面结构系统全球首创

朋友们肯定知道“天眼”,天眼就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哈工大研究完成天眼项目主动反射面结构系统,此项技术为全球首创。

由于哈工大的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1996年6月7日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哈工大星”,哈工大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获小行星命名殊荣的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个:人机协同在轨维修试验全球首次

航天员与空间机械手进行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为国际首次,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完成。

该项试验主要面向航天设备在轨组装及拆卸任务,探索人机协同完成在轨维修典型作业,为空间机器人在轨服务积累经验。

第五个:新一代磁聚焦型霍尔电推力器技术全球领先

哈工大于达仁教授团队开展的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和磁聚焦方法研究,先后突破了霍尔推力器的宽范围磁聚焦技术、热电磁耦合设计技术、低频振荡控制技术、低功耗高可靠空心阴极、耐溅射氮化硼特种陶瓷材料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航天飞行样机的小羽流发散角高性能可靠稳定放电,羽流发散半角15°,居国际领先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个: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规模世界最大

2017年12月28日,我国启动“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这是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实施的首个重大国家计划,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七个:高轨卫星对地高速激光通信试验世界首次

2018年1月23日,我国新一代高轨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三号搭载的激光通信终端,成功进行了国际首次高轨卫星对地高速激光双向通信试验。此次试验由哈工大马晶、谭立英教授所带领的卫星激光通信团队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八个:超大运载火箭燃料箱箱底试制世界首次

哈工大苑世剑教授团队提出的新一代流体高压成形技术攻克了超大超薄曲面整体结构成形中起皱和开裂缺陷并存的国际性难题,在国际上首次直接成形出运载火箭直径3m级燃料贮箱薄壁整体箱底,成功摘得火箭上的“王冠”。

第九个:首个将微小型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

2018年5月21日,“龙江二号”绕月小卫星随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搭载发射,2018年5月25日22时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哈工大成为世界首个将微小型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的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个:解析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结构世界首次

2019年8月28日,哈工大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团队在《自然》上在线发表题为《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组装的结构基础》的研究文章。该研究首次解析了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TCR-CD3)复合物(包含全部8个亚基)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

除此之外,哈工大还有一些No.1。

在校友会发布的全国理工类大学排名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居前三甲;

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仪器科学学科位居世界首位,名列前茅。

哈工大的工科实验班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工科实验班主要培养的是为推动尖端武器装备发展的国防高层次人才,主要服务对象是战略、战术导弹、第四代战斗机、核潜艇和强激光武器、高分工程等重大型号和工程。近五年来,为国家培养了630余名航天、国防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对岸俄罗斯大学仅仅500米,坐船只需5分钟,这是全世界两国之间距离最近的大学。普京又是连任后第一个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元首。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年在河南省高考理科录取分数线是659分,位次2043,在东北的大学中录取分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