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生于一九二四年,广东潮安人。幼年时期,林若在家乡读书,广泛阅读进步书籍,逐渐萌发爱国主义思想,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主动探索拯救国家与民族之道路。中学时期,林若参加我党领导之抗日救亡运动,深感唯有我党方能拯救国家与民族。一九四五年五月,林若义无反顾加入我党,成为正式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党之后,林若积极引导进步青年投身爱国运动,宣传我党革命思想。一九四七年,林若身份暴露,在组织帮助下,转移至东江游击区工作,担任东江第二支队教导员等职,协助我军解放广东,见证解放战争之胜利。

广东解放后,林若留任广东,担任中山县土改工作队队长等职。广东土改进展缓慢,背后复杂因素颇多,林若未被困难吓倒,严格执行我党土改政策,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民真实想法,坚持不懈地做思想疏通工作,保障当地土改顺利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林若陆续担任东莞县委副书记、东莞县委书记等职。至一九六六年,晋升为湛江地委第一副书记。然同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一九六七年,林若亦受冲击,被迫暂停工作,直至一九七一年方得复出。

复出后,林若任湛江地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等职,期间顶住重重压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努力减少“四人帮”造成之损失。粉碎“四人帮”后,林若重获重用,一九七七年任湛江地委书记,一九八二年晋升为广东省委书记(时设有第一书记)。

一九八五年,广东省委取消第一书记,林若遂任广东省委书记,全面主持省委日常工作。任职期间,林若坚定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完善特区建设,稳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陈出新,促进广东省改革开放进程。同时,大力抓好两个文明建设,为广东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若一生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始终保持艰苦朴素作风。至一九八八年,王光美到广东时,欲至林若家中探访,然被林若拒绝。王光美以为其家中富丽堂皇,翌日未打招呼,直赴林若家中,发现家中家具简陋,且多为修理之旧家具。王光美大为感动,未料一省委书记之家如此朴素。

林若不仅严于律己,对家人要求亦极严格。林若有三子,皆无一为官。其长子为工程师,次子在东莞企业工作,三子为大学老师,皆为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