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寺院早就不只关乎信仰。

在上班和上进中,选择上香,早就成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在旅途中,把寺院当作目的地,更是关乎建筑、艺术、哲学、文学的综合体验。

“南朝四百八十寺”,整个江南寺庙林立、佛像众多,虽然在无休无止的王朝更迭中变为往昔,却形成了江南寺院的大环境,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就能串成一条temple walk(寺庙游)的路线。而在这些路线里,我们又形成了自己的偏爱,是内心对于深山藏古寺的追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为什么,江浙的年轻人异常喜欢去寺庙,可能因为南方多山麓,而寺庙大多都是在山上,是爬山游玩后绝佳的中途休憩地。寺庙像是建造在深山的后花园,它不同于城市公园的嘈杂和人造的模拟自然的景观,寺庙更可以说是围绕自然而生长出的建筑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教圣地、观音道场,普陀山寺院众多,香火极旺。不过大多数人都奔着三大寺(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和南海观音,两天一晚甚至就花一天,匆忙来去。

其实,散落在山海之中的小寺庙才是普陀山的灵魂。3大寺、88庵、128座茅蓬的记载虽已成历史——很多复建或是消失不见,余下的依然如珍珠般。

伴山庵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庵”是一种庙宇形制,次于寺,并非“尼姑庵”,现在普陀山已全部改为“禅林”或是“禅院”,但当地人依然改不过口)。结庐于半山之上,院外梯田造型,伴山庵是一处自由的幽静地。可以从短石阶找出口逐步登高,也可以走不动脑子的半环形阶梯直达。庵门不大,喘着粗气,像是拜访朋友家,只是上去需要一点体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雨曾为伴山庵题写“伴山有月”匾额。看到过一个说法,月属太阴之象,伴山有月,即伴山有尼也。伴山庵的确为普陀山现在为数不多的尼众庵院。

当家华智师父,大概可以颠覆人们对出家人的刻板印象。声音犹如小姑娘,开口还能聊星座。她是射手座,故而能与我常聊。聊正事,比如心是无自性的,是空的,所以可以幻化出梦、幻、泡、影、露、电;也聊闲事,比如尼众吃素如何保持身体所需能量,她们会加餐坚果,提供油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堂喝茶,五观堂用餐。我在那里吃到了最好吃的素斋,清爽干净有味。

中秋应邀参加拜月。中秋是大节,比春节更加,山中大寺都有非常正规的仪式,也很难加入。小寺院则不同,独成一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来位尼众在院子忙着布置,正殿香炉后,“伴山有月”匾额下,月饼、水果、斋饭、鲜花、香火被一一摆放出好看的造型,楼上尼众的寮房灯光开启,窗帘拉上,从外面看,就像点了一盏盏橘暖的夜灯。

华智师父现已离开了普陀山,伴山庵依然隔绝又圆融。今年初,我为一趟禅修课推荐了伴山庵,香樟树在,旷达的空地台阶是冥想的好地方,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台宗发源地,天台山寺院众多,这几年多少因为台州菜逆袭,以及星野嘉助酒店的入驻,天台也被人揭开了面纱。国清寺是第一打卡地,还得在冬末,去看隋梅。

而在天台,还有“国清松、高明钟、万年柱、塔头风”的天台四绝之说。塔头风指的就是智者塔院。隋塔没有塔头,都说在其后背佛陇山的智者塔院里,安放着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真身塔。

国清寺往上,没有任何标志,导航说“目的地已到”的地方有一条往上的石阶,岭上一条南北向碎石路横在山脊,周围是荒地。还是没有指示,凭第六感穿进竹林,迎面遇上两位吹洞箫的路人。

疏林简净,山风徐徐。

悬有“智者塔院”四字门牌的斑驳门墙已经封闭,现在的首站般若心经塔院,跟着前面轻声细语的一僧一民,绕着走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院不像严格意义上的寺庙,没有大雄宝殿,形容布置更像一户农家。沿着篱笆墙,左手是“即是灵山”黄色照壁,和真觉讲寺相对。智者大师被称为东土释迦,他在此修炼,于是就有了“即是灵山”的说法。进入讲寺,穿过院子,智者大师真身塔坐南朝北。

隋开皇十七年,智者大师在石城圆寂,弟子们将他的灵骨运回天台山,安葬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佛教徒死后,人们就用石头在剩下的骨头架周围堆起来形成石堆,变成石墙再建起塔,只有高僧才能享受塔葬。

中国佛教里有一种独特的参禅方式叫“农禅并重”,寓禅于农,农中悟禅。这在天台特别有体现,寺院全然一幅生活的样子。天王殿里晾着谷子,寺院下面在种田,屋外工地上晒着黄豆。在万年寺,还误入过僧寮,菜园里种着土豆、毛豆、白菜等家常蔬菜,僧人用一根长竹竿夹起树上的柿子往箩筐里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结构小院落建在后坡上,院门敞开,风铃清脆,院子里一排竹靠榻,喝完的红枣茶正待添水,僧人递过来一个柿子,肥猫晒太阳。

这塔院也是,仿佛不兴佛事,只问生活。只是这风,已经吹了上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城湖州因两座寺院而火了,一座是铁佛寺,1500 多年的历史,以及寺内三件宝贝,但都不抵百年树龄的红梅盛开,每年二月头上的一周内,游客趋之若鹜;一座是仙顶寺,它的闹猛在深秋银杏叶黄时,因为黄叶期较长,不像赏梅那样时间紧迫,也更为从容。

作为老家湖州的人,自认为对家乡也算知晓,却在年近 40 才愕然:居然就在主城吴兴区的芦山村有这么一座仙顶寺,那棵引人们争相观赏的古银杏据传还是南梁昭明太子所植,距今也是 1500 多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深秋,仙顶寺就会被染得满目金黄,树下落满黄叶,像金黄的地毯铺了一地。

湖州少高山,就算是“顶”,开车直接上山也没多久时间,还可以经南宋古道登山。去年底再去,银杏树周围被圈起来,不允许人们入内。

最初我以为是类似“和银杏树合影要拍照”之类的借机收费,一问才知,去年的黄叶相较往年少了很多,怕辜负了前来看黄叶的人的期待。

银杏下固然就有银杏果,我家每年会捡了果子后回去微波炉爆几颗吃。在仙顶寺,银杏果是一种商品,30 元一斤,50 元两斤。也不完全是,“小红书”上招募采茶义工时,银杏果就成了福袋;发起“晒一晒你家乡的小众寺院”活动时,评论点赞最高者也免费结缘千年古树银杏果。银杏果前缀了“前年古树”时,果然显得小众又高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仙顶寺常年招募义工,在寺院里包吃包住,打理寺院日常,也包括社交媒体的宣发和维护,是很多年轻人都想尝试的生活。寺院也是个小社会,相比那些规模宏大、人事复杂的著名大寺,小寺院更接近于生活本来的样子,说是禅修,无非是柴火斋饭、晾晒咸菜、剥茶树果,义工们提到最多的还有树下的秋千,无限美好。也因此,对于寺院“网红”,人们也持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寺院也怕巷子深,有人则觉得人从众扰乱了寺院的清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前应邀在慈溪达蓬山下小住,据说是徐福东渡的起点。达蓬山下据此意境造了酒店,配上温泉,少女时代的我口出狂言:仿佛来到了小京都。

慈溪一直让我有这种感觉——尽管小xx这种说法真的太俗,而且不正确。只当描述一种意境。

每个地方都有那么一两个寺院,但慈溪的五磊讲寺被称为“浙东第一古刹”,让人很想探个究竟。

车行过开阔平静的杜湖水库,一路蜿蜒,直冲五磊山顶,周边并无可留恋之地,讲寺属于整座山,外头的景区也全为寺院作陪衬。

五磊寺初建于三国赤乌时期(赤乌:孙权年号),而“五磊”二字的来由也很直白:五座山峰层峦叠嶂,磊磊相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寺宏伟,并非一时间让人看透,通过塔林、山门、放生池、殿宇等,一步一景,依山势层阶而上,把人带去更清幽的佛地。想到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在《古寺巡礼》里提到的一个观点:不能把帕特农神庙放在一片松林里,哥特式寺院和柔美的松树枝也不搭调。的确,寺院这种建筑的意境除了本身的建筑,还在于它所在的国土、城市、原野和森林。松树、杉树、樟树映衬了这座这栋古刹的清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磊寺出过不少高僧,清初宏觉禅师、清末谛闲法师。近代律宗祖师弘一法师在此创设“南山律学院”,山门前还留有弘一法师手书经。弘一像是某种加持,在我们后面的两个年轻游客嘟哝着:看来五磊寺还挺有名的,弘一都来过。

讲寺,不兴香火,所以清寂替代了热闹,便也更少见到僧人。“高僧”是过去的语境了,如今大概只能做到“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古寺的地方一般都藏风得水,深幽宝藏,五磊讲寺所在的五磊山也是,峰峦叠嶂,怪石嶙峋,山上有藏云溪流经,莲花池汇聚。当地人每天都来此,用一个个矿泉水桶取水,俨然“小虎跑”。因为水好,也成就了秘色瓷,“夺得千峰翠色来”的主要产地慈溪上林湖就在五磊山下。未能进得僧寮,不知道他们用来泡茶的是不是秘色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绍兴上虞是一座当之无愧的内涵小城。

前两年,因为东山新开了一家酒店东山大观,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才被人和实地联系了起来,住客都很喜欢酒店为他们推荐的国庆寺,清幽之中很有禅修的意境。

说国庆寺,必先说谢家。“东山再起”的主角谢安曾隐居于此,而其侄子的孙子谢灵运流连于东山写了《山居赋》。如今国庆寺所在的地方原先是谢安家,由谢安祖父谢衡修葺,因为宁静清幽的环境,也成了他们聚会交流的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悬挂在国庆寺门前有一副对联——托迹山水得真趣,放怀天外极大观,又不难嗅到,谢安的隐居更像养精蓄锐,等待一个时机放大招。如今,这也成了山腰间那家奢华酒店的名字由来,酒店也渴望传承到谢安的这种旷达的心态。

可能是深山藏古寺的气场,东山再起后,东山国庆寺也因谢安出山“舍宅为寺”,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登临感慨的场所,自然留下众多诗词篇章。

国庆寺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寺院,寺后是谢安墓——尽管这座墓是明朝时迁过来的;往下走至半坡,抬头望去可见“太傅祠”三个大字。太傅这个官位,差不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级别。主殿正中则悬挂有“东山流芳”。进门,奉祀有晋太傅文靖、康乐、袭康乐三公的雕塑,木雕造型栩栩如生,左右两侧悬挂有淝水大捷和东山高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实说,国庆寺本身并无多少古意,和大多数修葺一新的寺院相类,形制也非常规整。但它的妙处,是和商业化的庙宇形成两种风格,即使不礼佛,也可以感受到某些启示。而当寺庙和酒店相关联,寺庙本身也有了某种拓展的机会,成为现代人两天一晚休闲旅行中的优质内容,是一种新的联结。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编辑 / 王学硕

撰文 / 蒋瞰

图片 / 蒋瞰、视觉中国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