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黑头发,淡黄色的皮肤,脸部轮廓偏向于平面化,但同属东亚蒙古利亚人种的中日韩三国人的长相却仍有不小的差异。而产生这种差异的最根本原因无疑是基因,除此之外文化和气候也会对人的外貌产生一定的影响。

几年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推出了一部介绍世界各国“大众”脸的视频。这是耗时十年,结合将近20万张照片重组出来的“标准”脸,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日韩三国男性标准脸对比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出现多次民族融合。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属于蒙古利亚人种,不过其中又细分为北亚人种、东亚人种、南亚人种。除此之外中国又包含了高加索人种(新疆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马来人种(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如广西、云南等)。

中国民族以汉族为主,长相特点可以参考兵马俑,颧骨较为突出,脸型消瘦。不过南北的汉人长相也有较大区别,长江流域以北的汉人单眼皮居多,长江流域以南的汉人双眼皮居多,总体单双眼皮比例接近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兵马俑

单从长相来说,韩国人和日本人显然更接近一点,韩国人有相当高比例的通古斯血统,长相典型特点就是,脸盘宽大且较为扁平,眼睛小且多为单眼皮。通古斯人种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蒙古、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哈萨克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古斯人典型长相

日本是单一的大和民族,而大和族是一个混血民族。现在的日本人大多为绳文

人和弥生人混血。绳文人是日本的土著,绳文人为来自南岛的矮黑人,典型特点为大眼睛,深眼窝,体毛较多。弥生人则来自中国和朝鲜半岛,眼睛小,脸部平滑。所以日本人的基因较为复杂,是典型的混血民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绳文人

总体上而言,中日韩虽然同属蒙古利亚人种,但是族群起源不同。而对于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中国(汉族为主)的说法,几乎是不成立,从基因上来说,日韩更为接近(都有较高的通古斯血统)。日本人的南岛血统(矮黑人)大约占了55%,通古斯血统占了40%,汉族血统仅占5%。

单个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其实不好分辨,但是一群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则很好分辨,因为这三个国家的人整体上,样貌、穿着打扮,和行为习惯都有比较大的区别。

再说说历史上儒家文化圈的越南,越南人明显肤色要黑一些,虽然主体民族还是靠近东亚,但毕竟越南已经地处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当地长相还是明显的东南亚面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格上:越南人身高比较汉族人要矮小很多,很难有大胖子,都是那种紧实的小骨架。

皮肤毛发:有接近汉人的黄白色,也有接近印尼的褐色,总之大部分较汉族更暗沉一些,体毛极少,胡须很稀,头发比汉族卷曲一些,有些更粗硬。

脸型眼睛:眼球更突,双眼皮宽,眉骨深一些,唇厚、鼻梁塌鼻头宽、脸颊下颌突,整体介于东南亚与汉人的过渡。

去蒙古旅游,大家总会与成吉思汗的画像不期而遇:圆脸、宽阔的下巴、小眼睛、低鼻子且鼻端向两侧摊开,这种相貌和我们看过的都很多朝鲜人、蒙古人非常类似。蒙古人的体貌特征如下:

1、眼褐色,斜向鼻,颊大颧高,鼻平唇厚,头面圆,带橄榄色,颐下少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圆脸,下巴宽,眼睛细小,额宽而鼻塌;

3、蒙古人种有一些极不同于其他种族的特征,如上身长,腿短,眼睛有蒙古褶,黄皮肤,脂肪多,手足小;

4、典型的蒙古人种的特征是:皮肤色素沉着轻微乃至中等,上眼睑有内眦褶,头发黑色,直而硬,面庞较胖,高颧骨;胡须和体毛稀疏;虽在不同人的笔下,蒙古人的基本特征却还是相同的:眼睛小,脸面大,颧骨高,鼻梁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