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公告,拟同意新设置24所本科学校,并予以公示。其中备受关注的是设置我国首所康复大学,驻地为青岛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吸引大众的眼球,是因为之前人们没有听过以康复为名的大学。康复大学(筹)官网目前已经上线,其显示康复大学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据了解,康复大学首任校长拟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中央部委机构组建,是山东省主办的一所以研究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的国家级重点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效果图,来自康复大学(筹)官网

历经10年,首个康复大学终落地

早在10年前,时任中国残联主席的张海迪就提出了建立一所康复大学的设想。作为残疾人,她更能体会到残疾人接受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张海迪曾经说过,“虽然这些年来,一些大学设立了康复专业,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还要建立更规范、高标准的康复学科,加快培养更多人才、引领康复事业向着更高水平、更高标准去发展,使更多残疾人解脱痛苦,恢复功能,为他们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2015年,中国残联正式提出建设康复大学的设想并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三个国家级专项规划。

2017年1月10日,国办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支持建设康复大学,加快培养康复人才”,被写入规划。

2017年1月23日,国办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将“建设康复大学”作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措施之一。

2019年3月9日,经中国残联、山东省多次会商,康复大学最终落地青岛。

2020年3月,校区正式建设开工。5月,形成校园建筑单体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021年3月12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建成康复大学”被写入规划。

2021年3月17日,康复大学(筹)建设推进会在青岛举行。会上,山东省委批准中国工程院董尔丹院士为康复大学(筹)领导小组副组长挂帅筹建工作。

2023年2月,中国残联组织召开康复大学筹建工作专题会议。同年11月,随着青岛市中心医院成为康复大学直属附属医院,至此,康复大学已建成由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康复大学青岛医院、康复大学青岛康复医院组成的附属医院体系。

2024年,康复大学将开始招收本科生。

从提出设想到正式落地,康复大学历经10年终于落成,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的首所康复大学,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康复大学(筹)官网显示,康复大学坚持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为补充,规划招生规模10 000人,其中本科生5000人,研究生50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园图,来自康复大学(筹)官网

老龄化社会到来,康复医疗前景广阔

毫无疑问,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预计这一数字在2035年前后将突破4亿,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约5亿。这些老人有中长期照料、居家照护、慢性病管理及身体康复等需求。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约1011亿元,有望于2024年突破2000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康复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2686亿元,2022年至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8.5%,整体市场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然而,由于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加上人们对康复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我国康复医疗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巨大缺口。

根据《柳叶刀》2020年发表的关于康复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我国康复需求总人数超过4.6亿人。根据估算,要想满足这一巨大需求,康复医院的医师数量至少应为4.5万~6万名,而2020年全国康复医疗行业执业(含助理)医师数量仅为1.64万人,占整体执业(助理)医师规模的比重不到0.5%。

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委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

除了老年人,年轻人也越发重视养生,注重疾病的预防,年轻人开始喜欢去康复科接受各种治疗。

在上海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门诊诊室里,康复科科长冯媛媛(化名)就笑着分享了他们的新变化。

她表示:“和很多社区医院不同的一点是,我们医院周边商务楼宇林立,因此来我们康复科治疗的患者除了附近居民,还有不少上班族白领。除了帮助他们缓解腰痛、肩颈痛等亚健康的问题,我们还想通过一系列的特色门诊让他们知道,社区医院的康复科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康复科成为医院最受欢迎科室,你愿意去吗?

临床上,常听到一些科室的医生抱怨累,没有下班点,医患关系紧张等,所以一些不加班的科室备受医生青睐。《2024医疗春招报告》分析了11万+个岗位、63万+用户的投递选择,并收集了4546份求职者反馈的真实问卷。

在“最受欢迎科室”的投票中,康复科一马当先,从去年的第二名跃升为第一名,成为了医护最想去的科室。在医改之后,传统的高耗材、高费用的科室收入优势减小了,而康复科这种人力成本高、干净清闲、下班准时无夜班的科室更吃香了。

同时,一个科室想要长期发展下去,病源是永恒的问题。无疑,康复科的前景是非常好的,因为其病源是持续增长的。

最关键的是,人们的医疗观念正从“治病”向“防病”转变,而康复科迎合了这一思想转变。

康复医学在人体保健、老年康养、机能恢复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科室服务的病种非常多,有神经康复(如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骨科康复(如骨折)、言语康复(如智力障碍)、认知康复(如注意力障碍)、产后康复、老年病等,如此多的需求也决定了康复医学科的治疗技术会有很多,有人力物理治疗与机器辅助治疗,包括了针灸、磁疗、刮痧、红外线、蜡疗等。

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在实施了DRG和药品零加成后,在绩效的计算上,康复科计入绩效的项目在逐渐增多,康复科医生的工资也开始增加。

在康复医学科工作多年的一名北京医生表示:“康复科工资也不低,最起码工作几年后就能有1万+的月薪,在大城市的三甲,不少月薪都在1.5万以上。不过需注意,康复科的轻松是有条件限制的,如果患者是做理疗,那就相对轻松些;但如果是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就会比较辛苦,比如帮助患者抬肢体一抬就是几十分钟,能把医师累得够呛。”

政策的持续支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对康复医学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你愿意去康复科工作吗?

编辑丨王申冲

审核丨邢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