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六章:并不无辜的朱由检——不能被忽视的敌人(一)

本系列就要结束了,有些历史人物对于推动明朝灭亡的进程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码字的这几篇就补一些他们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丹汗,蒙古察哈尔部大汗,来自黄金家族的最后一任蒙古大汗。

林丹汗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他一直有一个梦想,恢复黄金家族的荣耀,将四分五裂的蒙古各部重新统一到成吉思汗的‘九斿【liú】白纛’之下。

但是这个梦想的阻碍非常大,早在他的高祖父库登汗时,就不得不违心地封土默特部的俺答为汗。所以我们熟知的俺答汗其实是蒙古大汗手下的副汗,不过他这个副汗管得有点宽,从蓟镇到祁连的数千里漠南蒙古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由于俺答汗的强大,作为正牌大汗的库登汗日子过得是如履薄冰,每天提心吊胆地随时都在警惕俺答汗的骑兵杀来。这样的日子实在是没法过,因此库登汗最终选择了率部众东迁辽西草原。

俺答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俺答汗

俺答汗没有当年也先成为蒙古大汗的野心,所以他对于库登汗主动离开蒙南十分满意。因此库登汗率察哈尔部东迁,他并没有阻扰;察哈尔部在辽西发展,他也没有进行干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为了防备察哈尔部西归,俺答汗命自己的长子辛爱·黄台吉率部进入口外的兀良哈地盘驻牧,以便监视察哈尔的动向。结果辛爱部和当地兀良哈各部结合,生成了其后对明末历史进程影响巨大的哈剌慎部。

库登汗东迁对明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俺答汗封贡后库登汗也想依葫芦画瓢封贡,然而奈何他实力不济,加上封贡的经济压力巨大,因此明廷没有同意。这彻底激怒了库登汗,于是他和他的子孙们其后一直不断进犯辽地,明朝后期与蒙古之间的冲突就此也集中到了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到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期间,在《明史》中整整纵横了七十年的北元小王子,最后出场的正是这位库登汗。

察哈尔部与明朝之间的战争互有胜负,但是察哈尔的实力在战火中不断增长,即便是明末最后的战神李成梁,也没能真正压制住它的壮大。

就这样,经过了库登汗、札萨克图汗(库登汗之子)、彻辰汗(札萨克图汗之子)三代大汗数十年的经营后,察哈尔部已然壮大成为了蒙古最大的部族。

彻辰汗死后,汗位传到了他的孙子林丹手中。

有蒙南蒙古各部中最强的实力(部众六万)在手,林丹汗重新统一蒙古各部的想法似乎是水到渠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林丹汗大概是前半生太过顺风顺水,因此他做事非常武断蛮横,对待下属非常严苛。要把分裂已久的蒙古各部重新统一起来,显然并不是只靠武力就能行的。

林丹汗的行事作风最后决定了他的悲剧。

而就在林丹汗为统一蒙古各部做着各种准备的时候,辽东的建州女真在自己的首领努尔哈赤的率领下迅速崛起。

客观的说,正是由于察哈尔部屡屡犯境,牵制了明朝大部分的精力,导致明廷无暇顾及建州;而努尔哈赤在女真内部挑起纷争厮杀,尤其是牵制住了女真中原本最为强悍的海西部,这也确实帮明朝缓解了辽地的边防压力。

所以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以及盲目的自信和国力不济,明廷无视疆臣不断发出的警告,对于努尔哈赤的崛起采取了容忍的态度,没有在他尚未发育成熟前对其进行任何大规模的打击以遏制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