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冬天格外寒冷,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发生了低温灾害。

史庆云响应政府号召,收拾旧衣物准备捐赠给受灾群众。

没想到一件压箱底的衣服,不仅揭开了她自己被隐藏多年的身世之谜,同时还揭开了我军特工消失56年的谜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身份有什么特殊吗?这件衣服又藏着什么玄机?

这件衣服已经在史庆云家的柜子里躺了很久,是一件大襟棉袄,养母张君在1976年亲手为她缝制。

史庆云知道养母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但一直很疼爱自己,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自己。

尽管觉得这件衣服款式过时不精致,毕竟也是养母一番心意,史庆云仔细叠好,压箱底放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养母张君已经离世多年,再次看到这件棉袄,史庆云的内心五味杂陈。

她很想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可是也一直在想念张君。

史庆云打开棉袄,随意摸了两把,突然发现棉袄的夹层中似乎有一层硬硬的东西。

用剪子沿着针脚线挑开后,果然露出来一张发黄的纸片,另外还有11封信件也藏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纸片,史庆云想起来,当年张君把棉袄给她的时候,脸上的神情很复杂,还一再叮嘱她一定要仔细保管。

难道这里有什么大秘密吗?或者会和自己的身世相关?

她迫不及待地将纸片一一打开,发现其中有一张是证明信,信中赫然写着“代号我叫张世杰,代号素云,我们生了女儿小云”、“送情报时半路上被敌人发现”、“当天晚上不幸就牺牲”等字眼。

信末落款处,还签着晋察冀妇救会主任戎冠秀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庆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小云是她的小名,“张世杰”这个名字她更是熟悉。

这是养父去世时最后念叨的名字,现在却出现在证明信上!难道他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史庆云开始回想起之前养父去世的细节,她觉得自己的身世背后一定还藏着什么秘密。

早在1998年,史洪全就有心想和史庆云坦白她的身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奈何他重病在身,奄奄一息说不出什么话来,可看着女儿泪眼滂沱的样子,心里总是觉得放不下。

史洪全强撑着睁开眼皮,深呼吸一口气,用全身力气说出“张士杰”这个名字。

史庆云还想再追问两句,但史洪全很快失去了意识,彻底离开了人世,这个名字也只能成为史庆云心头的疑问。

当时史庆云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只是沉浸在父亲离世的伤心中,母亲张君也早早离世,她成了一个孤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父亲遗言中唯一出现的名字,她很疑惑,但也无从打听,只能自己偶尔纳闷。

史洪全的后事处理完,史庆云开始收拾房间,她想留住父母最后的温度,结果巧合下发现抽屉角落里有一个棕色小药瓶。

药瓶的口被蜜蜡封得严严实实,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庆云打开它,发现里面放着一块红布,红布里面又包着一封血书,模糊的字迹上还按着手印。

上面写着:

“今有子城哥把张义存密保,小名小云,生日,1942年4月16日4时46分,张士杰,史子城,定不面。”

小云就是史庆云的小名,父母都这样叫她——这样看来,父母大概是她的养父母了!

张士杰是养父临终时还在念叨的名字,那史子城又是谁?史庆云一番打听,才知道这是养父的曾用名。

所以是张世杰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史洪全?自己就是那个孩子?这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生父,一个是养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庆云大概推断出了事实,但仍有很多疑问:

张世杰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呢,而且还要约定“不见面”?当时战争年代新生儿如此稀少,他干嘛要狠心把亲生女儿送给别人?

层层叠叠的疑问,但找不到人解释,史庆云也只能暂时忘却这件事。

一直到2006年,她在养母亲手缝制的棉袄中发现了另外的“证据”,这才把所有的事完成了逻辑闭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信中所说,“素云”“张世杰”这两个名字都是代号,这两人真实的名字是“李淑敏”和“李景春”,是史庆云的亲生父母。

之所以要以代号行事,是因为两人都是地下交通员,身份需要保密。

李淑敏原本是山西省灵丘县人,1918年生,由于家中贫困,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大户人家做童养媳。

“丈夫”比李淑敏小十岁,根本就是个淘气娃娃,“婆婆”又是个封建礼教的传统妇人,把李淑敏当做粗使丫鬟使唤。

李淑敏每日起早贪黑,除了干活就是干活,身体劳累不说,还要忍受“婆家人”的苛责打骂。

终于有天她不堪忍受这样的生活,偷跑到外面,躲进了平山县的一处山洞。

路过的八路军情报员发现了她,对这个孤苦女孩同情不已,带她回到了组织,带给晋察冀妇救会主任戎冠秀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戎冠秀是带领当地妇女投身抗日救国的巾帼英雄,她打心里同情李淑敏,李淑敏也万分感恩八路军的恩情,主动提出想“跟着八路走”。

这个在旧社会被打压的喘不过气的女孩,终于窥得一丝光明。

“童养媳”李淑敏变成了“地下交通员”素云,她跟着戎冠秀一路学一路干,全身心投入了地下情报员工作。

情报员当然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素云随时面临着敌人的死亡威胁,稍不留神就会暴露自己,甚至会暴露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小心再小心,工作越来越熟练,有时迎面碰见日本兵也镇定自若,俨然是位成熟的共产主义战士。

1941年春,素云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幸被敌人发现,幸亏碰上了自己的同志张士杰。

两人之前就认识,又在危难情况中共同脱险,年轻人很快生出情愫,结为一对情投意合的伉俪,有了温暖的小家。

隔年4月,素云生下女儿小云,然而她没有特别休息,在孩子刚满三个月的时候就重新恢复了情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她怀抱着孩子再次进行情报传递工作时,却不幸被敌人围捕,场面万分危急。

素云当机立断,将情报偷偷藏到了史庆云的襁褓里,又把女儿放在路边的草垛中,自己被敌人抓走了。

这位体弱志坚的女子面对敌人的拷打,没有说出一个字,始终保守这组织的秘密,结果遭到敌人残忍的屠杀,壮烈牺牲了。

史庆云和襁褓里的情报都安然无恙,但她从此失去了生母,一直被组织上的女同志们照顾着,吃着军粮长到三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场凶险,情况多变,没有人能保证一直把小庆云带在身边。

父亲张士杰也要随时上前线杀敌,实在没精力照顾她,只能上报组织,请求组织为他联系帮忙收养史庆云的人家。

这户人家就是史家,曾用名史子城的史洪全,和妻子张君收养了这个三岁的孩子,为她取大名史庆云,视她如亲生骨肉。

这既是对夫妻俩膝下无子的慰藉,更是对烈士的缅怀。

史庆云串联起所有信息,她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否还在世?当年照顾自己的伟大战士们是否还有人记得她?

根据那封证明信,她前往晋察冀边区试图寻找戎冠秀,但对方早已逝世,再无线索。

她又根据血书里的内容,明确了当年帮着联系收养的八路军医院叫做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于是带上那只装着血书的药瓶前往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听好一圈之后,她得知当年的证明人中有一位叫邢竹林的医生,曾在这家医院工作,目前身体健康,退休在家。

2007年春,史庆云终于辗转来到邢竹林家中,激动的告诉他自己的身份——“我是小云呀!我长大了!”

邢竹林对当年的事仍有印象,看着面前已经年过花甲的“小云”,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真好啊,真好,你还活着,我还能再见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邢竹林给小云讲了很多当时的细节,包括他当年如何联系的收养人,张士杰又是如何签下“不见面”的协议……

张士杰签下协议后奔赴战场,平安归来后其实是想见见女儿的,但当时已经声明不再打扰她,也不想轻易废除约定:

危险的时候把孩子送人,安全了又想要回来,这未免对收养人太不公平。

他只是悄悄在史庆云身边转了几圈,看孩子健康成长,自己也能安心作战杀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张世杰改名张建国,如今仍然活在世上,不过已经是风烛残年,头脑也不甚清醒。

不管他请不清醒,认不认识自己,那都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啊!

史庆云毫不犹豫前往医院,想再见生父一面,那个惦记自己安危、想让自己健康成长的生父,究竟长什么样子?

当史庆云来到病房,大哭着说出自己是小云的时候,已经多日神志不清的张建国居然眨了眨眼,滚下一粒浑浊的泪水,嘴里似乎还嘶嘶喊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了却了一生最大的心愿,史庆云来到病房后没几天,张建国就离世了。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史庆云找到了母亲素云的安葬地,将父母安葬在一起。

在父母面前,她痛哭一场,仿佛自己还是当年三岁的孩子。

2011年,国家民政部追认素云为革命烈士,并将她的雕像和戎冠秀的雕像陈列在一起,坐落在解放石家庄烈士陵园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们的神态温和而坚定,仿佛依然在镇守着中国的疆土

当年的夫妻、战友、同志,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雨,终于在如今安定盛世中得以团聚。

新中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烈士的生命换来的。

战乱年代的“素云”们数不胜数,正是有他们当年抛头颅洒热血,才有我们如今的盛世平安。

今天,他们的精神依然在一代代传承着,我们也要永远铭记先烈的付出,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