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国际局势对美国而言,似乎已逐渐失控。

自从美国大学中掀起“支持巴勒斯坦”的浪潮并席卷全球后,巴勒斯坦方面不断传来好消息。

先是联合国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涉巴勒斯坦入联决议,接着土耳其因“巴勒斯坦不断恶化的人道主义悲剧”,停止了与以色列的所有进出口贸易,然后是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申请逮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更为关键的是,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已有近150个国家给予了正式承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不是所有国家的行为,而且很多都与以色列矛盾不深或关系一般,但这一趋势的影响却不容忽视。特别是挪威、爱尔兰、西班牙三国同日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时,法国方面的表态,无疑再一次将欧洲与美国之间的裂痕公之于众。

法国外交部长斯特凡纳·塞茹尔内在当天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对法国来说,承认巴勒斯坦国并非禁忌。”“这一决定必须是有用的,也就是说,能促使在政治层面向前迈出决定性的一步。”他补充称,但法方认为,现在不是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合适时机。

法国的立场实际上已经相当明确了,那就是他们确实承认巴勒斯坦国,只不过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公开表态。

作为欧洲领头羊之一,法国这一表态也暗示着当前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承认巴勒斯坦。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欧洲国家将加入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队伍,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

从这一角度来看,挪威、爱尔兰和西班牙只是这一趋势的先行者。

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

以色列对此反应很激烈。以色列外交部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称,以外长卡茨已下令立即召回以色列驻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大使进行紧急磋商,并下令召见三国驻以大使,“强烈斥责”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

在外交纷争的应对措施中,召回大使被视为一种较为严重的手段,其严重性仅次于断绝外交关系。然而,自巴以冲突以来,召回大使已成为以色列对不友好国家的惯用威胁手段。就在今年三月,为了表达对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哈马斯去年10月7日的那场空前袭击中,对涉嫌的性暴力行为“保持沉默”的不满,以色列方面甚至召回了其常驻联合国的代表吉拉德·埃丹。

在美国的庇护之下,以色列一直显得无所畏惧,甚至连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都不放在眼里,更别提区区三个小国了。但问题是,如今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色列的这种行径无异于自绝于国际社会。

5月以来,随着新一轮停火谈判无果而终,加沙局势愈发艰难。过去一段时间,以色列军队加大了对加沙北部和南部多个地区的轰炸行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据新华社报道,由于物资供应不足、安全形势不稳,联合国援助机构5月21日暂停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分发食物。有联合国官员说,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濒临崩溃。

在以色列不断地猛烈轰炸下,这片仅有365平方公里的土地,已有四分之三的建筑被彻底摧毁,化为废墟。战火更是无情地夺去了成千上万巴勒斯坦人的生命,而幸存的数百万巴勒斯坦人则被迫聚集在南部的拉法地区,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在极度的困境中,生命危在旦夕。可以说,现在的加沙地区,如同人间地狱。

而随着加沙战事持续,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若是不尽快就巴勒斯坦国的前景作出一种表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也许会进一步蔓延,特别是对欧洲而言。

从表面上看,以色列的目的是吞并整个巴勒斯坦,但实际上,他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吞并巴勒斯坦之后,他肯定还会继续扩张,这将会引发更多国家的卷入,导致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一旦如此,中东这个火药桶就彻底爆炸了,而这对于欧洲而言,可谓是相当棘手。

原本俄乌冲突就已经引发了欧洲能源危机,若中东这一长期不稳定的地区再生冲突,无疑会使欧洲的能源困境进一步恶化。而且近期普京访华后,中俄战略互信大幅度地提高,一旦俄罗斯最终全面靠向中国,欧洲像以前那样享受极其廉价的俄罗斯能源、粮食、市场的好日子将彻底成为历史。这恐怕也是此次欧洲此次承认巴勒斯坦来表达对美以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冲突还将导致大量难民涌入欧洲。面对这些难民,欧洲若不接纳,将受到国际社会的指责;而接纳则可能力不从心,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体系的动荡。

因此,欧洲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如果不能实现战略自主,就只能成为美国的附庸和“输血袋”,最终沦为无谓的牺牲品。为了避免这种命运,欧洲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策略,寻求自保之道。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这三个国家和法国的表态,这不仅表明国际社会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外交和对话来解决争端,也是对“两国方案”的有力支持。

显而易见,中国一直倡导的“两国方案”在解决巴以问题上展现了其独特的智慧,已然成为推动全球和平的最优策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响应中国倡议,携手共进,为实现世界和平贡献力量,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更重要的是,上述三国现在的立场一定程度上是站在了反对美国霸权的阵营当中。如果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加入这一阵营,美国的霸权地位将受到严重冲击,最终可能会走向崩塌。届时,美国还如何与中国对阵呢?

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那将是人心向背和大势所趋的必然结果。现在,美国真的需要深刻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