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与我们现在普遍的生活习惯有关,高血压不仅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

当我们想到高血压的成因和管理时,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酒精摄入;但部分人群表示:饮酒明明可以舒张血管,应该能够起到降压的目的才对。那么,戒酒对高血压真的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戒酒对高血压好吗?

酒确实会导致血管扩张,但这种效果并不持久,长期过度摄入酒精,会致使血管壁逐渐增厚,弹性显著下降,进而促使血压持续上升

更为严重的是,酒精还会对心脏的收缩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加剧心脏的负担,迫使心脏不得不加大工作力度来泵送血液,这无疑加剧了血压的升高趋势。

我国学者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他们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11年)的纵向数据,抽取了12577名成年人作为数据分析对象,探讨饮酒行为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无论男女,饮酒频率高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饮酒频率低的人群,在饮酒频率> 2次/周的男性中,随着饮酒频率的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升高。

最重要的一点是,各饮酒组的患病率均高于不饮酒组[1]。

由此可见:饮酒仍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频繁饮酒的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压持续处于高值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酒精则会进一步加剧这种风险。

一项发表在《JAMA网络开放》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减少酒精摄入量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这项研究总共纳入了超过2万名研究对象,随访后发现,持续大量饮酒组的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减少饮酒组,进一步分析得出,减少饮酒可将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2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两项研究均表明,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此外,酒精还会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许多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而酒精可能会与这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这不仅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还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完全戒酒一定是维持身体健康的最优选择。

对于那些社交场合难以避免饮酒的患者,或者是长期嗜酒、难以戒断的患者,也应严格控制饮酒量。

在《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第三部分——高血压的治疗中有明确指示,要想治疗高血压,除了药物治疗,限酒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指南中建议老年人应严格控制酒精的摄入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应不超过25克,女性则不应超过15克。白酒、葡萄酒(或米酒)和啤酒的每日摄入量应分别控制在50毫升以下、100毫升以下和300毫升以下,以确保高血压得到有效管理[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戒酒对于高血压疾病一定是好的,即便无法完全戒断,也应该大大减少饮酒量。大量饮酒对身体的损害是深远而全面的,它像是一把无情的剑,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不仅会对以上提到的血压、心血管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身体各个重要脏器发出“攻击”,引发一系列严重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有哪些?

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肝脏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

酒精进入身体后,它作为我们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就会在其中被代谢成乙醛,能够直接损伤肝细胞,日积月累,易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即脂肪肝的形成。

如果不加控制地继续饮酒,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而肝硬化更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治疗难度大、周期长,严重者还需要肝移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酒精还对胃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当我们长期且大量摄入酒精时,胃黏膜会不断受到这种有害物质的侵袭,导致胃黏膜逐渐变薄,失去其原有的保护屏障功能。最初,患者可能只会感到轻微的胃部不适,如果饮酒习惯没有得到改变,将进一步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生。

这时患者会感到更加明显的腹痛、腹胀,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病情继续进展,还会引发胃内大出血或胃穿孔等急危重症疾病,患者会迅速出现休克、昏迷等严重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神经系统的损害,饮酒初期,酒精会使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随着饮酒量的增加,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出现感觉障碍、步态不稳、反应迟缓等。

长期下来可能会损伤大脑神经,导致记忆力明显减退,同时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来说,酒精的扩血管作用还可能诱发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是肝脏、肠胃和神经系统会受到损害,酒精对于人体几乎是百害而无一利,它还可能削弱免疫系统,导致机体易患疾病;会干扰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骨骼肌肉系统出现问题;还会导致癌症风险增加等等。除了对身体的伤害,还会对心理方面造成影响。

酒精具有成瘾性,长期饮酒的人容易出现酒精依赖

这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成瘾者往往会出现行为异常、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破裂等,这些问题又会进一步加重个人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形成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时间沉迷于饮酒,其对人体的伤害是全面且深远的,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对饮酒量进行严格把控,以防范由此产生的种种健康隐患。

高血压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其发生不仅与饮酒有关,还有诸多因素都是它的潜在“推手”,我们需要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详细了解,以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除了饮酒,还有哪些因素易导致高血压?

不良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之一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摄入过多,而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摄入不足,这种不均衡的饮食习惯对血压有着显著的影响。

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体内水分和钠离子潴留,进而增加血管内的压力,长期如此,便容易引发高血压。而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会导致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进一步加剧高血压的病情。

其实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高血压患者,都需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盐分和油脂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摄入,这样才可以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和并发症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除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血管弹性减弱等问题,进而影响血压的正常调节。

缺乏运动还会导致肥胖问题的产生,这同样是高血压的风险因素之一。

对于肥胖者,他们的身体通常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会导致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血,从而使血压升高。

他们体内脂肪含量也过高,这不仅增加了心脏的负担,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进一步加剧高血压的病情。

这一部分人群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以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人,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等生理反应,从而使血压升高;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会影响血压的调节机制,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为了降低精神压力对血压的影响,人们应该学会放松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同样重要的,二者相互影响,也相互促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以上几点外,还有疾病因素、药物因素、遗传、年龄等会影响高血压的发生。

为了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我们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综上所述,通过两项实证的调查研究,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戒酒对高血压是有好处的。

不仅可以降低血压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还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坚持,我们可以逐步减少酒精的摄入,甚至完全戒酒,从而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凡凡 , 刘庆庆 , 李元杰 , 等. 中国成年人饮酒与高血压的关系:来自 CHNS的调查结果[J]. 酒精, 2020;83:83-88. doi:10.1016/j.alcohol.2019.09.004
[2]董奥康, 李大仁, 卢承永, 等. 以前饮酒过量者酒精摄入量减少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J]. JAMA网络公开赛, 2024;7(3):e244013.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4013
[3]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31(06):508-538.DOI:10.16439/j.issn.1673-7245.2023.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