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筱惜)6月8日至10日,武夷山累计接待游客10.1万人次。“我们将文化、旅游和民俗深度融合,创新消费业态,丰富游客出行体验,各类蕴含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民俗体验游,受到游客青睐。”武夷山文体旅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体验非遗文化、参观历史博物馆、打卡城村汉城遗址……“新中式”出游项目备受关注。

6月8日是假期首日,恰逢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在武夷宫宋街景区的非遗集市看到,手艺人现场展示茶百戏、古法造纸、竹刻竹编等非遗技艺,身着汉服的游人穿行其中,仿佛置身于宋朝时期的街巷。“沉浸体验拉近了年轻人与非遗的距离,既风雅又接地气。”董晴儿来自山西,被这里的传统文化所吸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龙鱼戏非遗技艺。 (张筱惜 摄)

兴田镇南源岭村特别推出乡村大戏台,打造互动式消费新场景。南词、三角戏、傩舞、茶歌舞、龙鱼戏、拔竹桥等非遗民俗文艺展演,让游客体验了别开生面的民俗文化之旅。

“这种体验游,内涵丰富、参与性强,能把传统文化潜移默化融入整个旅途。”新加坡游客赵静告诉记者,在为期两天的旅程中,她乘竹筏游九曲溪、逛武夷宫非遗集市,还特意体验了武夷茶制作技艺,充分感受当地文化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国游客品尝武夷岩茶。 (张筱惜 摄)

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戴五彩绳……“民俗游”也热度不减,餐饮住宿等服务业打出了“民俗牌”,纷纷“上新”端午特色菜单和产品,以满满的“仪式感”掀起一波消费热潮。走进酒店、茶馆、商铺,端午习俗场景随处可见,端午文创产品触手可及,成为游客旅途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此外,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依然是众多游客感受国家公园自然之美和人文底蕴的首选目的地。数据显示,端午期间,1号风景道迎来游客1.46万人次,新开通的251旅游公交专线累计运送游客约5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