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芜湖,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他,但是提起美食,那肯定能排的上号!今天就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领略一下芜湖美食吧~

荷香烧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荷香烧麦,历史悠久,内有乾坤。烹饪大师王荣余在传承宫廷菜系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成就了这道荷香烧卖。

原料选用糯米、香菇、荷叶等保健食材。一打开荷叶,米饭的鲜香就夹着荷叶的清香,扑鼻而来。

小笼汤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料多为肥瘦相间的猪前腿肉,辅材为生姜、小葱、香菜及各种调味品。小巧玲珑,形似宝塔。采用“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的地道吃法,咬一口,则满口生津。

如今,以耿福兴、四季春等为代表的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创新推出了蟹黄小笼汤包,松针蟹黄汤包(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色小笼汤包等,形成了芜湖独特的小笼汤包派系。

虾籽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虾籽面是芜湖市的一道传统小吃,属于徽菜系,曾经是安徽芜湖当地人最念念不忘的“奢侈品”,甚至只能在生病、生日时才能吃到,如今,虾籽面已成为寻常百姓的“平价享受”。虾籽面采用青虾的籽,配以多种佐料,制成膏汤,再加手工揉制的小刀面,煮制而成。面有韧性,味极鲜美,营养价值高。

无为板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为板鸭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清道光年间已闻名,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在保留原有板鸭风味的基础上,挖掘民间传统配方,与现代加工工艺相结合,精心研制而成。成品具有“鲜嫩爽口、回味无穷”之特点。

八宝葫芦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宝葫芦鸭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传统菜。鸭肉鲜嫩,馅心糍糯疏散,滋味咸鲜香醇。舌尖上的中国三(寿宴)代表菜之一。

工艺流程:整鸭剔骨-配料切丁-略烫调味-酿制八宝陷-扎口修型-抹糖扎制-蒸制入味-浇汁点缀。

红米炒河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之物,芜湖“小红稻米”因其糙米表皮略显红色而得名,亦称“芜湖小红米”。本菜选用芜湖小红米、无为蟹肉配上芜湖经典小菜咸菜苔,旺火炒至,口味咸鲜微酸,米粒和蟹肉混合口感“三位一体”回味无穷。

渣肉蒸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评为“芜湖特色名小吃”,“安徽省优秀名小吃”的芜湖小高渣肉蒸饭,位于黄山路百年名校芜湖一中老校区的大门口,自1985年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

它选材精良,采用新鲜的猪腿瘦肉和芜湖米市的南陵糯米,合笼而蒸,上层渣肉,下层糯米饭,热腾腾的蒸汽将渣肉和糯米的沁香融为一体。渣肉柔软细嫩、嫩而不柴、油而不腻,蒸饭黏韧、软硬适中、糯而清香,送入口中,口齿留香。来一笼渣肉蒸饭,再配上一碗嫩白如玉、入口即化的特制豆腐脑,就能解锁地道芜湖人的标配早餐。

百子酥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源于清光绪年间,衍圣公孔令贻家内厨为纪念孔令贻携子上朝恭贺慈禧六十大寿的荣光,特意在五花肉内嵌入莲子,加冰糖煨入甜口,创作出此道菜品。百子酥肉便由受此启发研发而成。1958年9月,曾被毛泽东主席品尝后,称赞为“安徽第一红烧肉”。传承至今已历经四代名厨。

香芹鲜虾藕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史书记载源于隋炀帝时期,如今在继承传统芜湖年俗特色菜肴“藕圆子”的基础上,创新地将虾仁、香芹等当作主料,加以煎制,油腻少且口感更为细嫩爽滑,营养更为健康丰富。同时改圆形为饼形,便于煎制的同时,还寓意“一元复始、阖家美满”。

南陵奎湖漂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漂鱼之于芜湖,就好比火锅之于重庆。“奎湖漂鱼”是以奎潭湖产鲜活3斤左右鳙鱼(俗称胖头鱼),用奎潭湖甘甜湖水烹制而成。其独特的加工方法一直未能被摹仿。其最特色之处,一是湖水煮活鱼,保持其鲜嫩度;二是采用了芜湖的味之根本“水大椒”作为其主要调料,使得汤汁红润,色泽透亮,鲜美至极。并以其肉质细腻、味道独特、汤汁鲜美而备受食客青睐,最负盛名。